一直以來,心血管植入型電子器械(CIED)患者被列為磁共振(MRI)檢查的禁忌。近年隨著心律學、電子材料學、計算機醫學應用學等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和MRI兼容性CIED的出現,MRI已不再把起搏器等CIED患者拒之門外。筆者就近年來CIED患者行MRI檢查的有關研究進展做一綜述,旨在為今后該研究提供參考。
1.MRI與CIED的臨床地位及臨床應用進展
CIED包括心臟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轉復除顫器(ICD)、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左心室4極電極導線等,廣泛用于慢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及慢性心律衰竭的治療。目前全球約有超過150萬人植入了各類CIED,中國累計有15~20萬人植入了CIED。日本已植入MRI兼容的CIED達到10萬人,超過70%的緩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了MRI兼容的起搏器,而新近植入的患者兼容MRI的比例達到90%;2016年韓國植入MRI兼容CIED也達到了80%以上。相比于鄰國的飛速發展,我國MRI兼容的CIED還處于起步階段,迄今全國植入兼容的CIED比例不足5%[。
國內有學者呼吁,為了患者未來需求和診療安全考慮,應當積極倡導植入MRI兼容的CIED。如果患者因經濟問題未能植入兼容性CIED,可建議患者先植入兼容的起搏導線,以期在日后行起搏器置換術時,有選擇MRI兼容起搏器的機會。
目前,我國已經啟動了“放.心”MRI掃描工程,2016年國內20多家中心建立了院內臨床跨界交流協作,最終達成了兼容MRI起搏器植入患者MRI檢查共識。國內現用的Surescan起搏系統,擁有完備的MRI兼容導線,具備安全、方便的MRI檢查條件,通過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歐盟(CE)認證,為臨床提供了一套診斷治療和疾病管理的一體化全面解決方案。
2.磁共振檢查對CIED患者的影響及兼容改進研究
MRI對CIED患者物理學的影響是多方面的:(1)MRI強磁場的機械作用力:臨床常用的MRI場強有1.5T、3.0T,含1種或多種磁性金屬,如鐵、鈷、鎳及3種元素的合金,可對CIED產生直接吸引作用。(2)磁場熱效應損傷:磁場中產生的感應電流,經起搏導線傳導轉換成熱能,可導致周圍心肌熱損傷,包括心肌水腫和瘢痕形成,致起搏閾值改變。(3)電池干擾作用:MRI磁場可干擾起搏器的簧片,產生不可預知的簧片開關功能轉換,導致非同步起搏,引起嚴重的心律失常,磁共振場強越高,風險越大。目前的MRI兼容設備,大多限于1.5T以下的設備。為了解決CIED患者不能接受MRI檢查的難題,各家起搏器公司對傳統心臟植入器械進行了改進,研制可以兼容MRI的脈沖發生器和導線。
MRI兼容CIED原理是通過最小化使用電磁材料,改進內部電流,改進簧片開關及導線濾波等方法,以增強抗干擾能力。而且在行MRI之前,需通過程控儀將患者CIED的工作模式調整為MRI工作下的安全模式。MRI結束檢查之后,再次將植入電子設備恢復到MRI檢查以前的設置。MRI兼容的CIED必須滿足安全性和有效性兩方面的要求,安全性要達到降低MRI檢查風險事件;有效性是要求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減少偽影,同時診斷信息不受影響。
多項臨床研究顯示,MRI兼容的CIED在MRI環境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確定的。目前主流的起搏器廠家都推出了經認證的MRI兼容的起搏器,代表了起搏器發展方向。但MRI兼容的ICD和CRT的制作較起搏器復雜,目前選擇受限。相信未來將會有更多更好的MRI兼容的ICD和CRT面世。
3.磁共振兼容CIED的臨床使用現狀及進展
2008年第一臺MRI兼容的起搏器在國外上市,實現了植入心臟起搏器患者MRI檢查由禁忌到安全檢查的轉變。2011年以來,北京阜外醫院MRI兼容的CIED總體占比為9.8%,其中起搏器占11%;MRI兼容的CIED植入后,在平均7.9個月的隨訪中,僅有4.5%需要做MRI檢查。新近國內文獻總結了MRI兼容CIED的應用情況:(1)應用MRI兼容的起搏器安全有效,未見不良反應,檢查前后起搏器各項參數變化無統計學差異,與國外研究結果相似;(2)植入CIED患者有逐年增多趨勢;(3)患者選擇MRI兼容的起搏器的焦點問題是考慮安全性和價格問題;(4)MRI檢查的部位以頭顱最多,其次為骨關節。另外我國是肝膽疾病的大國,MRI膽胰管造影亦為常見檢查部位。但與國外報告不同的是,植入MRI兼容的CIED患者,術后將MRI用于診治腫瘤的比例不高,可能與我國腫瘤發病的流行病學特點與西方國家不同有關。
MRI兼容的CIE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個關鍵問題,目前我國尚無大規模MRI兼容起搏器安全性的調研資料。初步臨床證實,CIED患者行頭顱、脊柱、四肢、心臟的MRI檢查是安全有效的,患者MRI檢查后起搏器參數無顯著改變,也無不良事件和心律失常等發生;而且掃描頭像清晰,沒有偽影,能滿足臨床需求。由于ICD/CRT-D檢查時需要暫時關閉除顫功能,因此,在檢查過程中發生意外事件的風險增大,故要求在MRI檢查室內,常規配備MRI兼容的除顫器或體外自動除顫器,以防止意外發生以及應對意外事件發生時的應急處置。
檢查前由臨床醫師、影像科醫師、起搏工程師三者核準患者植入設備能否進行全身MRI檢查,非MRI兼容起搏器患者不能做心臟MRI檢查。如患者基礎條件差,如合并心肌病、心肌炎等,盡管患者植入了MRI兼容設備,建議仍然要謹慎選擇MRI檢查,尤其是對植入了ICD或CRT-D的患者。
4.非MRI兼容起搏器患者的MRI檢查
雖然MRI兼容起搏器患者不再是MRI檢查的禁忌證,但是對以往已經植入了非MRI兼容的起搏器患者,是否可以做MRI檢查,仍存在諸多顧慮和爭議。2013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SC)提出,植入傳統起搏器的低危患者可以在嚴格的監護措施下,施行MRI檢查。但必須行MRI檢查的情況下,應向患者告知起搏器可能發生的未知風險,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后謹慎施行。但時至今日,包括美國FDA在內的諸多起搏器廠家,都不建議對非MRI兼容的起搏器患者做MRI檢查。
5.MRI兼容CIED患者遠程管理下的MRI檢查研究
為了做好MRI兼容的CIED患者異地遠程MRI檢查,日本近年通過遠程遙控系統在多家醫院開展了此項工作,MRI兼容的CIED患者可以在異地通過專門網站,選擇在達到統一標準的醫療機構進行MRI檢查。檢查使用的導線和主機適配MRI掃描,并滿足各廠家其他指定條件,如導線電阻、除顫值等在標準范圍內。CIED主機儲存的數據系統可以進行遠程遙控,即使患者不去CIED植入術的醫院就診隨訪,通過網絡平臺,同樣可以在其他網絡醫院評價患者所植器械的現實狀態,如電池及導線情況、有無心律失常事件發生等,決定是否行MRI檢查。
MEI檢查后,可以隨時掌握患者活動量、心率變化等情況。由于遠程遙控系統的實時監測,能實時地監測CIED的工作情況,并根據患者個體情況,科學地指導患者生活方式,因此,該系統具有極大的臨床意義。目前開展MRI兼容CIED患者遠程管理下MRI檢查的各醫療機構,盡管管理方法有所不同,但均實行主管醫師、設備師、影像科醫師三結合的方式,共同協作管理。
6.問題與展望
我國CIED植入后做MRI檢查的需求量資料顯示,3年后需求做MRI的比例僅3.8%,而國外高達90%以上。總結分析原因有:(1)國內開展MRI兼容的CIED不足7年,時間短,資料積累不足。(2)患者和醫生了解不夠,觀念尚未普及,特別是醫生的認識不足,包括涉及到心內科、神經科、影像科醫師。許多醫師對這類器械不夠熟悉,常將這類患者拒于MRI檢查之外。另外,一些影像學醫師對兼容的起搏器了解相對較少,對有些植入了兼容的起搏器患者,仍然本著盡量不做MRI的想法,仍然拒絕為患者做MRI檢查。(3)2016年中華醫學會公布的《MRI檢查技術專家共識》中,建議以起搏器內置說明書為標準來決定是否可以行MRI檢查。在我國特殊國情下,因為傳統起搏器說明書對MRI禁忌的標注,以及MRI檢查規程對起搏器明文禁止的規定,沒有醫生會冒險為傳統起搏器患者行MRI檢查。(4)價格因素:MRI兼容的起搏器價格較貴(比普通起搏器價格高出2~4萬元),尚未納入醫保。
其他幾個期待解決的具體問題:(1)對需要溶栓治療的缺血性腦栓塞患者,在“黃金3h”內,因需施行緊急的內科溶栓治療,不能急診先行MRI檢查,因此,迫切需要MRI兼容起搏器盡快升級到起搏器在磁場中能自動開啟MRI檢查模式,以及備有與之相應的配套設備。(2)目前尚缺乏長期隨訪數據,證明磁場不會對起搏器的遠期壽命產生影響,尤其是對起搏器MRI兼容導線的耐用性需要長期觀察隨訪。(3)如果體內存在廢用導線(包括MRI兼容導線),在沒有清理之前,是否允許MRI掃描,仍然存在爭議。(4)MRI兼容起搏器相對較高的費用亟待各方面共同解決。有鑒于以上問題,國內相關學會開展了跨學科聯合學術活動,針對心內科、神經科、影像科醫師進行培訓,使其了解MRI兼容的CIED流程以及注意事項等,希望不久的將來越來越多的CIED患者,在施行MRI檢查時不再遇到阻力,使MRI兼容的CIED患者能夠安全、有效、順利地進行MRI檢查。
隨著電子工程學的發展,電子設備的成本會逐步下降,MRI兼容性能有可能會像“自動模式轉化”功能一樣,成為未來起搏器標準配置。隨著國內植入量的增加、隨訪時間的延長、器械的更新換代和價格的下降,今后必將有越來越多的患者選用兼容性CIED,也將積累更多的數據和臨床經驗。
據最新一期《風濕病學》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多攝入一些咖啡因,或能為心臟健康加分。為了降低心血管風險,目前醫生給出的建議大都與減少炎癥有關,包括少服用可的松藥物、不吸煙、降低膽固醇,以及控制高血壓等......
研究基于ASPREE試驗及隨訪數據,分析原本服用阿司匹林的健康老年人停藥影響。結果顯示停藥未增加心血管風險,且降低出血事件風險,表明無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停用阿司匹林或許安全。阿司匹林是心血管領域的百年......
盡管鈣和維生素D(CaD)補充劑可能影響老年女性的慢性疾病,但其對健康結果的長期影響的證據有限。2024年3月12日,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在AnnalsofInternalMedicine期刊發表了......
英國研究人員公布了一項重要的發現:首次人體嚴格受控暴露臨床試驗顯示,吸入特定類型的石墨烯不會對肺或心血管功能產生短期不良影響。這意味著石墨烯這種納米材料可以安全地進一步開發,而不會對人類健康造成重大風......
日本研究團隊開展的一項大規模調查顯示,出生時體重較輕的人,40歲以后患心血管病、高血壓和糖尿病的風險較高。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國立癌癥研究中心等機構組成的研究團隊日前聯合發布新聞公報說,他們以2......
肯塔基大學的一名研究人員解開了一個長達60年的謎團,這個謎團是關于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臟。KennethS.Campbell博士是英國醫學院心血管醫學部的轉化研究主任,他在分子水平上繪制了心臟的一......
近日,國際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發表了中國原創研究成果,一項有中華中醫藥學會絡病分會專家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脈絡學說營衛理論指導系統干預心血管事件鏈研究”的相關論文《中國通心絡治療......
現代社會對我們的健康和幸福帶來了很多挑戰,那些被認為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如上夜班、熬夜不睡和倒時差,已經嚴重擾亂了我們的生物鐘。現在越來越明確的是,生物鐘紊亂正在增加包括心血管疾病、肥胖和2型糖尿病在內......
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的科學家首次發現,在洪水事件中受影響的人們在事件后三至六周之間的死亡風險(包括心臟和肺部問題)顯著增加,甚至在洪水已經退去后仍然存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洪水。圖片來源:Hippop......
研究背景:了解青少年和年輕成年人心血管疾病(CVDs)的整體和特定類型負擔的時序趨勢以及其相關的風險因素對于有效的和有針對性的預防策略和措施至關重要。我們旨在在全球、地區和國家層面提供15-39歲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