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再次成為輿論風暴的中心,26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對媒體宣稱:一對基因經過修改的雙胞胎已于11月誕生,基因編輯使她們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多位生命科學領域專家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對此感到“震驚”甚至“憤怒”。
26日下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國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蔡續雨等120多位生物醫學領域科研工作者發表聯署聲明稱,這次試驗只能用“瘋狂”來形容。
無法排除潛在健康風險
報道稱,賀建奎的團隊采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修改的是CCR5基因,而CCR5基因是HIV病毒入侵機體細胞的主要輔助受體之一。
中山大學從事生命科學研究的李飛教授認為,這次基因編輯臨床試驗是“草率”的。原因之一是,還有一些科學上的問題沒有解決,比如存在引起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相關報道稱,有資料顯示在北歐人群里有約10%的人天然存在CCR5基因缺失。擁有這種基因突變的人,能夠關閉致病力最強的HIV病毒感染大門,使病毒無法入侵人體細胞,即能天然免疫HIV病毒。
“應該說,可能會降低一些患艾滋病的風險,但是這種基因編輯不能夠完全模仿CCR5基因的特異性缺失,因此是否真的能降低患艾滋病風險是不確切的。”李飛補充說,人體的每個基因都有相應功能,而且每個基因都有兩個拷貝,完全敲除與只敲除一個拷貝的結果完全不同,因此基因編輯對嬰兒會有一些潛在的健康威脅。而目前來看,這次基因編輯臨床試驗并沒有完全消除這種健康威脅的可能性。
“拿健康受精卵做試驗的目的何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黃志偉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提出質疑說,CCR5可能還具有其他功能,敲除掉可能會導致免疫系統受損。
“這項基因操作給剛出生的孩子們帶來的好處微乎其微,但是付出的代價是各種根本無法預測和治療的遺傳疾病風險。”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王立銘是發表聯署聲明的120多位科學家之一,他撰文指出。
技術問題還未解決
雖然目前CRISPR/Cas9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進展飛速,但李飛告訴記者,這次基因編輯嬰兒的臨床試驗依然有很多技術上的問題沒有解決。
“這次試驗沒有任何相關資料顯示,它解決了嵌合體的問題。”李飛說。
賀建奎介紹,這次基因編輯臨床試驗是在受精卵時期,把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導序列,用5微米細的針注射到還處于單細胞的受精卵里。
但李飛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細胞在早期階段分裂特別快,這時很難確認細胞中被編輯基因的最終狀態是否跟其他細胞一樣。這樣一來,人就很容易成為嵌合體,這本身就是不符合倫理的。
“第二個是效率問題,就是說有多少比例的細胞和基因被編輯了很難估判。”李飛解釋說,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脫靶效應,也就是說很難判斷其他基因是否會受到影響。
李飛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效率問題在細胞階段很難判斷,嬰兒出生后有可能進行判斷,但這時木已成舟,為時已晚。
倫理問題是最大拷問
倫理問題是此次事件最不應回避的拷問。
相關報道稱,這一基因編輯臨床試驗經過了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
南方科技大學26日下午發表聲明稱,此項研究工作為賀建奎副教授在校外開展,未向學校和所在生物系報告,學校和生物系對此并不知情。“對于賀建奎副教授將基因編輯技術用于人體胚胎研究,生物系學術委員會認為其嚴重違背了學術倫理和學術規范。”南方科技大學聲明說。
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發布聲明稱,原國家衛生計生委于2016年公布的《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明確規定“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在倫理委員會設立之日起3個月內向本機構的執業登記機關備案,并在醫學研究登記備案信息系統登記”。但經查,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這一機構未按要求進行備案。
該委員會已于26日啟動對該事件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并對媒體報道的該研究項目的倫理審查書真實性進行核實。
國際干細胞研究學會2016年公布的干細胞研究與轉化應用指南建議,科研人員應繼續遵守在體外培養人類胚胎不超過14天的慣例。該指南支持在接受嚴格監督的前提下,在實驗室中對人類精子、卵子或胚胎進行基因編輯。但它同時強調:現階段不應將其應用于臨床。
“我們呼吁相關監管部門及研究相關單位一定要迅速立法嚴格監管,并對此事件做出全面調查及處理,并及時對公眾公布后續信息。”上述120多位科研工作者發表聯署聲明說,潘多拉魔盒已經打開,我們可能還有一線機會在不可挽回前,關上它。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15日報道,火星土壤一般不適合種植植物,但美國科學家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使水稻的OsSnRK1基因發生突變,經過基因編輯的水稻能在惡劣的環境下發芽生長。研究人員稱,......
一項針對基因編輯小麥的田間試驗表明,這種小麥在烘烤時產生的丙烯酰胺(一種潛在致癌化合物)較少。相關研究2月9日發表于《植物生物技術雜志》。此前對嚙齒動物的研究發現,丙烯酰胺會導致癌癥,但它在人體內的危......
2月11日,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過去近5年,賀建奎出現在“生物技術治理共同體研討會——回望未來:CRISPR與社會價值”學術會議線下會場。他在報告中提起自己最近在做DMD(杜氏肌營養不良癥)基因編輯治療藥......
研究者發現,以往被用于診斷兒童疾病的一種基因測試(被稱為染色體微陣列芯片測試)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嬰幼兒猝死背后的原因。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研究員CatherineBrownstein最近在Advanc......
CRISPR-Cas系統廣泛存在于細菌、古菌和某些細菌的病毒中(bacteriophage),可以特異性識別并降解外源入侵的基因。根據CRISPR-Cas系統干擾機制的不同,這些系統被分為兩類,即Cl......
CRISPR-Cas系統廣泛存在于細菌、古菌和某些細菌的病毒中(bacteriophage),可以特異性識別并降解外源入侵的基因。根據CRISPR-Cas系統干擾機制的不同,這些系統被分為兩類,即Cl......
1月19日,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玲玲研究組在GenomeBiology上,發表了題為CRISPR-dCas13-tracingrevealstranscr......
1月19日,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玲玲研究組在GenomeBiology上,發表了題為CRISPR-dCas13-tracingrevealstranscr......
母乳是一種獨特的物質。許多營養素僅天然存在于母乳中,而不存在于牛奶或植物油中。但牛奶或植物油是當今大多數配方奶粉的主要成分。目前的嬰兒配方奶粉滿足宏量營養素需求(整體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以支持......
1月19日,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玲玲研究組在GenomeBiology上,發表了題為CRISPR-dCas13-tracingrevealstrans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