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名單遴選出各學科領域發表高被引論文數量最多的科研人員
費城,2018年11月27日——為加速科學發現和創新提供高質量數據及分析服務的全球領導者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今天發布了其2018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這也是該名單連續第五年發布。基于Web of Science數據,通過對過去十一年間的引文數據的分析,該名單遴選出了各領域中高被引論文數量最多即受到全球同行集體認可的最具引文影響力的科研人員。
“今年的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新增了跨學科領域,以彰顯那些在多學科領域具有重大影響但在任何單一學科領域的高被引論文又不足以入選該名單的研究人員。例如,今天的免疫學家可能既是生物化學家又是分子生物學家,化學家可能也是材料科學家,甚至是工程師。”科睿唯安高級引文分析師David Pendlebury介紹說,“新的跨學科領域的引入,不僅使高被引科學家名單突破了傳統學科類別的人為壁壘,也使該名單與當今科研發展保持同步和相關性。”
本年度名單主要看點:
1.全球來自21個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領域的4000多(人次)高被引科學家入榜。
2.2018年名單新增了跨學科領域(cross-field category),由此遴選出了約2,000人次在幾個領域發表的高影響力論文具有卓越表現的研究人員。入選跨學科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數量超過其入選總人次40%的地區包括瑞典(53%),奧地利(53%),新加坡(47%),丹麥(47%),中國大陸(43%)和韓國(42%)。
3.美國高被引科學家數量遙遙領先,高達2,639人次;英國546人次。中國大陸入榜人數較去年大幅提高,達482人次,另中國香港入榜50人次,中國澳門5人次,中國臺灣20人次。在科研機構中,哈佛大學依舊高居高被引科學家數量榜首。
4.在21個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學科領域的 4,058人次高被引科學家中,有194位即4.8%出現在2個ESI學科中,另有來自北美、歐洲、亞洲和中東的24位學者出現在3個ESI學科領域。
5.跟往年一樣,通過“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可以發現世界頂級的科研精英,其引文記錄顯示了他們在全球的頂級學術影響力,這其中包含了1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包括今年的兩位諾獎得主: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James P. Allison,以及經濟學獎得主William D. Nordhaus。今年的名單還包含了56位引文桂冠獎(Citation Laureates)得主, 他們是科睿唯安每年基于引文分析遴選出的“諾獎級”的研究人員,以及未來很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學者。
6.中國繼續強勢增長:僅中國大陸高被引科學家就已達到482人次,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僅次于美國和英國,其中36人入選2-3個學科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另有206人入選跨學科領域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包含了中國香港(51人次)、中國澳門(5人次)和中國臺灣(20人次)之后,中國高被引科學家達到558人次。
7.澳大利亞研究機構的表現持續走強,入選21個學科領域的一個或多個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數量在四年內增加了一倍以上,從2014年的80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170人次。 從名單分析顯示,自2014年以來,澳大利亞研究機構招募了大量的高被引科學家,同時其本土高被引科學家的數量也逐年上升。
8.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使美國的政府科研機構也成為亮點。國立衛生研究院是美國負責生物醫學和健康相關研究的主要政府科研機構,在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所在機構排名中位居第二,同樣為政府科研機構的中國科學院和馬克斯普朗克學會也都位列前十。
9.今年的高被引科學家分布于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超過80%來自下表列出的10個國家/地區,而70%來自前5個國家/地區,使其成為全球頂尖科研精英的聚集地。
“對科研工作的認可和推進,是一個國家或機構有效加速其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科睿唯安科學與學術研究業務首席執行官Annette Thomas指出,“2018年度的高被引科學家名單能夠一定程度地幫助機構了解其研究人員的學術影響力。他們為加速拓展前沿研究、為人類社會探索知識和創新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些貢獻使我們的世界更健康,更安全,更富裕,更可持續發展,也更穩定。”
科睿唯安的文獻計量專家通過引文數據分析對高影響力的科研人員進行遴選。該遴選使用了ESI獨特的科研表現評估指標及趨勢數據,基于來自Web of Science的學術研究論文和引用數據,該平臺是全球最大的科學和學術研究文獻資源平臺,包含了超過全球33,000種最具影響力的期刊。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共評選出250個項目。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49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4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2項,一等獎8項,二等獎54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39項,特等......
根據《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做好2024年度江蘇省高等學校基礎科學(自然科學)研究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要求,經學校遴選推薦,省教育廳組織專家評審,擬立項2024年度江蘇省高等學校基礎科學(自然科學)研究重......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截至2024年6月20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3117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868所,含本科學校1308所、高職(專科)學校1560所;成人高等學校249所。本名單未包含港澳臺地區高等......
根據《省教育廳關于組織開展江蘇高校重點實驗室申報建設工作的通知》(蘇教科函〔2024〕7號)要求,經學校遴選推薦,省教育廳組織專家進行評審,擬新增建設江蘇高校重點實驗室64個(詳見附件),現予以公示。......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金融監管總局辦公廳國管局辦公室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推薦工作的通知》(工信廳聯節函〔2023〕341號),現......
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2023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根據《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規定,經省科學技術獎各專業評審組評審、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
近日,新西蘭皇家科學院(RoyalAcademyofSciencesNewZealand)官方公布了其2023年院士增選名單,新西蘭皇家科學院自1867年成立以來,一直是新西蘭最高級別的學術機構,代表......
工程與材料科學部2023年重大項目會議評審專家組名單(匯總)(按姓氏拼音排序)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關規定,現公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2023年重大項目會議評審專家組名單(匯總)(按姓氏拼音排序)如......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2023年2月16日,科睿唯安發布2023年度《全球百強創新機構》報告。中國大陸今年有4家企業入選,分別是京東方、華為、螞蟻集團、瑞聲科技。”來源:......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關規定,現公布2022年度數理科學部“湍流結構的生成演化及作用機理”重大研究計劃項目評審會議專家名單:陳十一陳迎春鄧小剛符松何國威李存標李志輝陸夕云倪明玖錢戰森沈清孫曉峰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