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是公認的含油量較高的植物,常用來榨油。判斷油菜品質的關鍵指標之一就是油菜的含油量。油菜含油量的影響因素很多,包括品種類型、生態條件、栽培措施等,而油菜含油量的檢測,也有多種方法,如經典的索氏抽提法,另外還有核磁共振分析儀法和折光法等。下面我們就具體分析下核磁共振法和索氏提取法。其中根據索氏提取法,我們又研究生產了粗脂肪測定儀。粗脂肪測定儀的原理就是索氏抽提法。
核磁共振分析法:核磁共振分析法采用的是核磁共振分析儀,它有很多特點:快速、不破壞種子生活力,節約人力、水電及試劑,為大批量篩選高油分育種材料、開展高油分育種創造了條件。但是核磁共振法的前提是,我們需要用索氏抽提法建立工作曲線,因水中有氫原子,其氫核亦有核磁共振現象,菜籽含水量會在一定范圍內影響測定結果。另外,核磁共振也存在著缺陷:室溫對核磁共振儀也有影響,室溫相差1℃,油分誤差0.07%,因此,測定含油量時儀器須置于溫度相對穩定的環境中。
索氏抽提法:索氏抽提法是最為經典的測定脂肪含量的方法,同時也是標準中規定的方法。而利用索氏抽提,市場上又出現了含油量測定儀、或者也叫做油脂測量儀,就是專門用于測定脂肪含量的儀器。它合成了中間的一些步驟,使得操作更加簡單方便。索氏抽提法采用有機溶劑乙醚或石油醚將菜籽中脂肪提取出來,除去溶劑,計算含油量或油樣包和殘包重量之差計算含油量。它有很多優點:操作簡單,易于掌握,而且結果精確度高。因為油脂測量儀能夠達到很高的精確度。但是,它也存在缺點,即速度較慢,用于提取的乙醚、石油易燃易爆易揮發,因此最好在專門的實驗室內進行。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作物營養與栽培團隊研究揭示了氮驅動的葉片解剖結構變化促進油菜生長能力和抗逆性同步提升的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實驗植物學雜志(JournalofExperime......
3月19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油料作物營養與栽培團隊研究揭示了氮驅動的葉片解剖結構變化促進油菜生長能力和抗逆性同步提升的機制,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植物學期刊《實驗植物學雜志......
中新社陜西楊凌5月10日電(記者阿琳娜)記者10日從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育種團隊已培養出含油量為66%的油菜種質資源,這是目前已知的中國乃至世界上含油量最高的油菜種質。據了解,陜西省雜交......
中新社陜西楊凌5月10日電(記者阿琳娜)記者10日從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育種團隊已培養出含油量為66%的油菜種質資源,這是目前已知的中國乃至世界上含油量最高的油菜種質。據了解,陜西省雜交......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作物基因組學與抗病性改良創新團隊創制出一種同時具備抗菌核病和灰霉病能力的油菜新種質,為油菜抗病性遺傳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資源和種質材料。相關成果近期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
華中農大油菜團隊聯合小麥團隊在GenomeBiology發表了題為“CharacterizationofnovellocicontrollingseedoilcontentinBrassicanapu......
8月14日,由湖南省農業科學院主辦的湖南油菜種質創新及生產應用學術交流會在長沙召開。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廷棟作了題為《油菜育種進展與多功能利用》的報告,聚焦油菜雜種優勢利用育種及飼用、薹用等油菜多功......
23日,從湖北建始山區油菜周年高產高效技術集成模式觀摩會傳來喜訊,經專家成熟前測產,中國農科院油料所選育的高產高油優質菜油兩用油菜品種“大地199”在油菜—大豆輪作示范中,每畝采摘300公斤菜薹后,菜......
近日,在湖北省荊州市油菜高密高產高油技術模式觀摩會現場,專家測產指出,采用耐密高產高油新品種和密植高產高油新技術(即“雙密”高產高油技術),江陵縣馬家寨鄉150畝稻油輪作區連片種植的油菜新品種“中油雜......
近日,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和廣東開源環境科技責任有限公司通力合作,利用轉基因技術創制出一種可用于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的專用型油菜。由于該油菜對土壤中多種重金屬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