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初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出臺,到大氣、水、重金屬等污染的“重典”防治,再到綠色貿易、綠色信貸等政策的積極展開,排污權交易、生態補償試點的深入推進……我國打響了聲勢浩大的“環境保衛戰”,全力為百姓營造一片碧水藍天。
水和大氣污染防治是環保重中之重
呼吸清新空氣、喝上干凈的水、吃上放心食品,是百姓生活的基本要求,也是各級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來我國水環境明顯改善。根據環境保護部提供的數據,與2005年相比,2010年重點流域國控斷面中,I—III類水質斷面比例從 2005年的24.4%上升為44.2%,劣V類水質斷面比例從36.4%下降為25.8%。同時,污染物減排效果也比較顯著。到2010年年底,重點流域COD(化學需氧量)的排放量下降了15.3%,完成規劃確定減排任務的1.3倍。
“十一五”以來,我國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也穩步推進。在經濟快速增長的情況下,全國大氣環境質量基本穩定,二氧化硫排放總量顯著下降,部分城市空氣質量有所好轉。為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先后出臺《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等政策,限制高排放、高耗能行業盲目擴張。
為實現減排目標,我國建立了嚴格的環境準入制度,提高了火電、鋼鐵、水泥等高污染、高排放行業環境準入門檻,頒布實施清潔生產標準,建立落后產能淘汰機制,實施經濟補償政策,依法淘汰落后生產能力。五年來,累計關停小火電裝機容量7683萬千瓦,淘汰落后煉鐵產能1.2億萬噸、煉鋼產能 0.72億噸、水泥產能3.7億噸,有力地促進了產業結構優化,降低了工業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
在發展中保護 在保護中發展
松花江是東北人民的母親河,也是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但大量化工企業沿江而建,不僅造成了松花江污染,也帶來下游飲用水安全問題。“十一五”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目前松花江流域水生態系統正在逐步恢復,東方白鸛等珍貴水禽已經在天河畔穩定棲息。
重慶鋼鐵是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隨著城市飛速擴張,在為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同時,它也成了重慶主城重要的污染源。2011年9月重鋼進行環保搬遷,遷出重慶主城區,在位于遠郊的長壽區重建,實現工業再造,優化了城市產業布局。
這都是我國加強水污染和大氣污染防治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我國始終堅持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在發展中解決環境問題。如何在新形勢下走出一條“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境保護新道路,實現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表示,我國環保工作的總體考慮是: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牢牢抓住水、空氣、土壤三大要素,從原來的“先污染后治理”,轉變到同時、同步治理,既還好“舊賬”,又不欠“新賬”,逐漸扭轉環境惡化的趨勢,讓人們生活得更踏實、更安心。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將進一步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將更加完善,資金、法規、科技等保障體系整體水平將穩步提升。污染防治工作也將實現向防治與生態保護并重的轉變。
據了解,今年4月,國務院批復了《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強調做好松花江等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努力恢復江河湖泊的生機和活力,促進流域經濟可持續發展。《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也在醞釀出臺中。
讓環保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隨手關燈、拔下電源插頭、少開一天車等良好生活小習慣,如今已滲透到普通民眾生活的每個細節中。
縱觀這一年,從普通百姓對環境的關注,到促進經濟發展綠色轉型的嶄新發展思路,無不顯示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漸成公眾意識。
周生賢表示,未來我國將加快綠色發展,推進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繼續探索環保新道路,推進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相融合,讓污染減排的倒逼機制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早日讓人民群眾呼吸上清新的空氣,喝上干凈水,在良好的環境中生活。
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認為,要實現“碧水藍天”就必須強調綠色轉型,這既包括觀念更新,也有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型。
對政府部門而言,城市必須有節制的發展,如果高污染高消耗的產業仍然占到GDP很大比重,施工現場遍地開花,就很難實行。
企業生產也要轉型。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有關專家建議,應把防塵控塵資金納入建筑工程預算的“硬成本”,建立綠色施工和積塵監測制度,對達不到防塵控塵要求的工地責令停工整改。加強對大建筑工地的監管和渣土車的治理,減少揚塵污染。
人人是污染的受害者,也是污染的制造者,應積極倡導公眾綠色出行。為這個后果“買單”只有一條路,樹立環保生活理念,開展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綠色消費,轉變生活方式,主動減少PM2.5等大氣污染物的排放,讓環保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2020年度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公告根據《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經有關專家、單位提名和專家評審,并通過廣泛公示,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批準44個項目獲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其中......
各有關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為推進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建設工作,根據《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規定,我部組織專家對11個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
關于征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發電設施(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索引號000014672/2020-01761分類應對氣候變化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0-12......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管理辦法》的通知,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建設和運行管理,增強重點實驗室對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支撐引領......
2020年8月3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秘書處關于征求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等16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就16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時間截止到20......
財政部網站7月15日消息,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和上海市當日通過視頻連線方式舉行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揭牌儀式。標志著我國生態環境領域第一支國家級投資基金——中央財政出資100億元、總規模885億元......
對于生態環境的變化,需要客觀科學地從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兩個方面科學系統分析,而對于生態環境的治理和恢復從科學上來看是一個漫長的系統工程。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衛星氣象研究所所長張興贏對于當前我......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北京市通州區生態環境局公布了大氣污染在線源解析建設項目中標公告。本次采購涉及顆粒物在線源解析質譜儀、PM2.5在線源解析質譜監測系統-車載款(不含車)、VOC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環境保護是新時期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4月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在出席“水與發展縱論”第二期線上活動時指出,“到2035年之前,環境質量改善仍然是環境......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3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意見函。此次發布的標準包括《水質滅菌指示微生物(枯草芽孢桿菌黑色變種)的鑒定生物學檢測法》《水質總銦的測定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水質揮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