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建設,近年來,中國科協每年都會聯合中國工程院開展示范院士專家工作站評選工作。2017年,四川省入選的4家院士專家工作站中瀘州就占了2家。作為一個不以科技見長的內陸城市,院士專家工作站的設立給瀘州帶來了什么?
了解微生物發酵規律,新窖有了老窖香
2012年成立的瀘州老窖四川省院士(專家)工作站是四川省首批院士(專家)工作站。瀘州老窖釀酒歷史悠久,其傳統釀制技藝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統和老工藝如何與現代和科技對接,進而推動傳統工藝走向標準化、智能化,一直是瀘州老窖思考的話題,而這些正是瀘州老窖院士(專家)工作站著力服務的方向。
面對研發生產中的實際需求,瀘州老窖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立以后,有針對性地引進了著名微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鄧子新和大食品方向著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兩位院士不僅為工作站規劃了研究方向,還在人才培養和科研成果應用與轉化等方面給出了切實的建議。一方面與瀘州老窖共同制定了從釀造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布局產學研合作項目的思路,另一方面又通過開展項目等方式,對釀造原料、微生物選育及發酵工藝優化等對行業關鍵技術難題開展研究,為瀘州老窖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老窖為什么容易出好酒?原來這與老窖中微生物的發酵有關。院士(專家)工作站專家、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院長許正宏說,如果我們能通過現代技術手段,了解老窖發酵過程中哪些微生物變少,哪些微生物變多,并通過培養去了解它們的發酵規律和行為;同時,把老窖中的微生物分離出來進行人工培養,強化到新窖的窖泥中去,就能模擬老窖中微生物的發酵機制了,讓新窖變得老熟起來。
許正宏說,院士(專家)工作站通過開展對微生物選育及發酵工藝優化的研究,全面系統地了解了白酒生產各個環境中微生物生態分布,建立了國內首個釀酒專用微生物菌種資源庫,形成了人工窖泥培養核心技術、窖池養護核心技術及其配套的釀造核心技術等3大技術。“我們通過人工調控手段,使新窖產生出類似老窖的品質酒,從而讓人們喝到更多好酒。”許正宏說。
此外,院士(專家)工作站聯合瀘州老窖科研團隊還創新了釀酒微生物功能強化和白酒品質提升技術,使出酒率較傳統生產提高10%以上,優質品率增長15%以上,噸酒耗糧下降10%,酒質口感更協調,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同時,還建成了高粱種植、釀造生產、資源循環利用等多個產業化示范基地,帶動農戶增收,產生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據介紹,瀘州老窖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立數年來,陸續與2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聚集了一支以院士牽頭,由40余位專家和120余位配套研發人員組成的人才隊伍。以院士(專家)工作站為契機,瀘州老窖形成了“研發—中試—產業化—企業服務”一條龍推進的技術創新體系,科技創新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聚集資源智力,借力鑄造大國重器
瀘州北方化學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瀘州北方)隸屬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是我國輕武器、中小口徑武器、高膛壓武器發射藥主要研制和生產單位。2013年成立瀘州北方院士專家工作站后,使瀘州北方的制造工藝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瀘州北方院士專家工作站由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澤山掛帥。上世紀90年代起,王澤山就在瀘州北方開展起發射藥及裝藥應用、含能材料應用等研究。
“院士專家工作站是一個重要的創新平臺,也是一個培養創新人才的平臺。作為科研院校,我們更側重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而瀘州北方作為企業擁有工藝、設備、市場等優勢。在院士專家工作站這個平臺上合作,我們可以實現產學研上的互補,也能培養出更多基礎與實踐相結合的人才。”王澤山說。
依靠院士專家團隊的高端智力,瀘州北方成功研發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極大提升了產品結構的優化和經營效益。2016年以來,院士工作站與瀘州北方共同承擔的科研項目先后獲得國防科技成果獎二等獎1項、兵器工業科技進步獎4項、四川省科技進步獎1項。在院士專家及團隊的帶領下,瀘州北方先后參與了某海軍榴彈武器裝藥和外貿某武器裝藥技術研究,并同國內其他發射藥專業研究單位開展競爭性研究,通過試驗驗證和現場演示,成功爭取到榴彈武器裝藥項目的研發工作,為公司的產品結構調整做出巨大貢獻。
瀘州北方院士專家工作站的成立聚集了一批優質的專家資源,進站專家包括南京理工大學肖忠良、西南科技大學裴重華、北京理工大學羅運軍等7人。2018年1月,發射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芮筱亭也加入了工作站。
依托工作站,瀘州北方以人才培養為主線,開展傳幫帶活動。以兵器集團首席科學家趙其林等為主,公司配套研發團隊已形成18人規模。至今,培養的創新人才比例達到了公司科研人員總數的49%。
據介紹,未來,工作站將圍繞公司軍品發展主線,以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為動力,國家重大專項“高能毀傷”項目、火炸藥專項等為抓手,加強發射藥配方及裝藥技術、制造工藝技術、軍民融合技術等研究,提升整個火炸藥行業的技術水平。
不盲目追求建站數量,提供特色鮮明的服務
據介紹,院士專家工作站是我國院士、專家及其團隊與企業等建站單位為優勢互補、合作共贏而建立的長期穩定的產學研協作平臺,主要開展發展戰略咨詢、技術聯合攻關、人才培養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合作。2003年,首家院士工作站——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成立以來,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近5000家。
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2003年成立首家院士專家工作站以來,受到各方積極響應,數量不斷增多、規模不斷擴大、運行效果日益凸顯,成為科技高端智力服務創新發展的有效方式。院士專家工作站也成為中國科協圍繞組織和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服務基層、服務企業,推進產學研結合的好創意、好形式。
據了解,2017年,中國科協在全國10個地區開展首批工作站認證建設試點工作,認證院士專家工作站2024家,預計2018年認證數量將超過4000家。
院士專家工作站如何建得更好?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表示,中國科協將深入挖掘工作站作為科技成果高效轉化器的內涵機制和內在功能,充分發揮科協組織的獨特優勢,努力把工作站建設成為廣大企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基地、高新科技成果向企業轉化的重要通道、科協組織開展創新爭先活動的重要陣地、地方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2018年2月,瀘州市委為王澤山院士工作站頒發了激勵資金100萬元,并授予王澤山瀘州市“榮譽市民”稱號。瀘州市科協副主席張連俊表示,科協將繼續發揮“紐帶”作用,堅持根據瀘州實際情況制定工作方案,合理設置建站標準,防止盲目追求建站數量,努力提供科協特色鮮明的服務。
4月23日,第九屆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第九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中科院院長、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侯建國主持會議,學部主席團成員出席會議。會議聽取了中科院副院長、學部主席團執行委員會秘書長高鴻鈞關于近期深化院......
4月23日,第九屆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第九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中科院院長、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侯建國主持會議,學部主席團成員出席會議。會議聽取了中科院副院長、學部主席團執行委員會秘書長高鴻鈞關于近期深化院......
作為全球常見且高發的惡性腫瘤,乳腺癌可謂女性的“頭號殺手”。隨著我國癌癥防治水平的不斷提升,乳腺癌防治取得了哪些進展?今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新藥(抗腫瘤)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徐兵......
三年來,B站的知識類創作者數量同比增長86%,知識類視頻投稿量同比增長199%。除了何同學、羅翔老師、汪品先院士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知識區UP主外,B站累計入駐名師學者645位,也是全網入駐院士最多的平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261.shtm......
2023年,是兩院院士增選之年。近日,中國科學院在京召開2023年度工作會議。會議部署了2023年全院重點工作。其中包括:深入推進院士制度改革和高水平科技智庫建設,穩妥有序完成2023年院士增選工作;......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簡稱“《方案》”)。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方案》是落實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有關意見的重要具體舉措,針對性強,力度大,進一步加......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領銜的中國海洋大學科研團隊在大洋東邊界流與氣候變化研究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進展。團隊首次利用高分辨率地球系統模式揭示了世界大洋主要東邊界上升流系統對全球變暖的響應與控制機理,改......
中國建筑國際集團有限公司17日在香港舉行“中國建筑國際集團院士工作站”揭牌儀式,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在香港建立的首個院士專家工作站。據介紹,中國建筑國際集團將依托院士專家工作站,發揮專家的引領作用,以“......
直播時間:2023年3月4日(周六)20:00直播地址:(直播間鏈接)中國科學報微博(直播間鏈接)科學網微博科學網APP科學網視頻號科學網B站科學網抖音【直播簡介】2009年,電影《阿凡達》上映后風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