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是人們膳食中最重要的營養成分和能量的來源之一。油脂品質的優劣和食用方法的合理與否,對人們的營養乃至健康有很大影響,因此油脂的營養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如果人們對油脂的攝入總量、種搭配以及食用方法控制不當,非但不能促進人體健康,甚至會產生一定的負而影響。因此,引導人們全面、系統地掌握油脂與營養之間的內在聯系,在日常飲食中合理地控制食用油的攝入量、正確選擇食用油的品種,并以科學合理的方法食用,對改善人們膳食結構和保持營養全面、均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至關重要。
1 食用油脂的營養
膳食中油脂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為人體提供熱量。油脂中含碳量高達73%~76%,高于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碳量。lg脂肪產生能量約9kCal,相當于蛋白質或糖的2.5 倍,是飲食中熱量的重要來源。同時,油脂又是人體細胞組成的重要成分,在保護內臟、維持體溫、維持人體正常新陳代謝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另外,油脂還提供人體無法合成而必須從體外攝入的必需脂肪酸(如亞油酸、亞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和各種脂溶性維生素(如VA、VD、VE 和VK 等)。
1.1 脂肪酸組成對油脂營養的影響在油脂的分子結構中,脂肪酸的分子量占整個甘油三酯分子量的95% 左右,其類別主要是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它們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對油脂的營養起著主導作用,所以,油脂的營養主要取決于脂肪酸的組成。
1.1.1 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被認為是膳食中使血清膽固醇升高的主要脂肪酸。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過多是導致血清膽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具有致動脈粥樣硬化作用,有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險。但不是所有飽和脂肪酸具有相同作用,最易使血脂升高的是豆蔻酸和月桂酸。而硬脂肪酸由于在體內轉化為油酸,故不易影響血液中的膽固醇的濃度。
1.1.2 單不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油酸,它幾乎存在于所有的天然油脂中,具有降低血糖、調節血脂及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的作用,有預防動脈硬化的效果。膽固醇可分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具有預防動脈病變的效果,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則是形成心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實驗證明:人體攝入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會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一起降低,而單不飽和脂肪酸只會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當人體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每升高1mg,心腦血管病的死亡率就會下降
1.1.3 多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參與構成磷脂,是細胞的重要構成物質,維持體內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的運轉,缺乏時影響細胞膜的正常功能。但大量攝入時,由于過度的氧化作用,易產生致癌物質。在不飽和脂肪酸中,有些脂肪酸人體不能合成而必須由食物供給的,所以稱為需脂肪酸。其中有亞油酸、亞麻酸、花生四烯酸等。
它們分為兩個不同的系列,即n-3和n-6.亞油酸、花生四烯酸為n-6系列,亞麻酸為n-3系列。n-6、n-3系列必需脂肪酸都有保護血管,抗動脈硬化作用,而n-3系列對腦發育相當重要。根據國外最新的流行病學和臨床實驗提供的數據,n-3型多不飽的脂肪酸酸的攝取量和冠心病的發病率呈負相關,40~80歲的男性病例攝取較多的魚肉可降低心臟猝死的危險。在英國對2033名恢復期心肌梗塞的患者研究發現,吃富含n-3型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海魚組死亡率明顯低于不吃海魚組。
2 類脂物對油脂營養的影響
油脂是多種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天然油脂中95%以上的主要成分為甘油三酯,除此之外還含有一定量的非甘油三酯成分,一般稱為“類脂物”或“脂肪伴隨物”.油脂中的非甘油三酯含量隨著原料及加工工藝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成分復雜不一,其中含有許多特有的有效成分。這些特有成分,提高了食用油脂的營養價值。
2.1 維生素E維生素E是各種生育酚的混合物,至今已知自然界有八種類似物存在,即生育酚及相應的生育三烯酚。它是一種具有生命價值的營養物質,是人們必須從植物中攝取的維生素之一。它既是重要的營養物質,也是油脂中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可增加油脂的氧化穩定性,對延長油脂的保質期有著積極的作用。生育酚具有抗不育、預防冠心病和癌癥等作用,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護神經系統、骨骼肌、視網膜,延緩衰老,維持心血管系統的正常功能,對內分泌、呼吸、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等正常功能的發揮都有不同程度的有益影響。維生素E 對光、熱、堿和金屬污染敏感。脫臭之后的維生素E損失了1/3.而維生素是應盡量保留的,如果某種油脂的氣味是人們所喜愛或習慣的,作為烹調油,就沒有脫臭的必要。
2.2 磷脂磷脂在粗植物油中的含量視油料品種、制取方法而不同,一般為0.1%~3%.大豆油中磷脂含量較高,約為1%~3%.磷脂對人體雖具有調解代謝、增強體能、健腦補腦、消除大腦疲勞、增強智商,提高人體記憶力、降低人體血液膽固醇、調節血脂、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保護人體肝臟、防止脂肪肝、防止膽結石、防止老年骨質疏松證、防止克山病等功能,并且對油脂具抗氧化增效的作用。
2.3 色素油脂中的色素主要是天然色素,包括類胡蘿卜素和葉綠素兩類。自然界最多的胡蘿卜素是β-胡蘿卜素,其次是α-胡蘿卜素,γ-胡蘿卜素很少。β-胡蘿卜素被肝臟中的胡蘿卜素酶氧化,碳鏈從當中斷裂成醇,即兩個分子維生素A1,因此,胡蘿卜素是維生素A 源,具有生理學價值。而且,胡蘿卜素能吸收光能,起抗氧化作用。無光照射時,由于其高度不飽和性,而較油脂更易氧化,從而保護了油脂。同時有研究表明,它還具有抑制癌細胞增殖,提免疫力等作用。因此,胡蘿卜素兼有著色和營養增補的雙重功能。正因為油脂中的天然色素主要是胡蘿卜素,所以,除非是用于特殊用途的淺色專用油,比如色拉油、人造奶油等,作為烹調油,沒有必要脫色。
2.4 甾醇動物油脂中的甾醇主要為膽固醇,植物油中的甾醇是多種甾醇的混合物,如豆甾醇、β- 谷甾醇、麥角甾醇等等。油脂中甾醇的含量視油品而異。以小麥胚芽油(1.30%~1.70%)、玉米胚芽油(0.58%~1.0%)、米糠油(0.75%)等含量較高。植物毛油,經過精煉,特別是堿煉和脫處境,一半左右的甾醇流入下腳。脫臭之后甾醇類物質損失了46%.植物性甾醇作為油脂的功能性成分,它們的存在不僅不會使油脂的性質劣變,相反,能使油脂的性質更好。植物甾醇的生理活性主要體現在:能有效地降低血清中膽甾醇水平,起到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具有抗炎作用;具有阻斷致癌物誘發癌細胞形成的功能,促進皮脂分泌及溫和保持水分,以維持潤濕、柔軟的生理活性和表面活性等等。正因為植物甾醇的營養功效,作為烹調油,應盡量保護其存在及活性。
油脂是人類食品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用油脂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求有優良的感官品質和質量穩定性,保證食用安全,還要有一定的營養功能性,如反式酸含量低,含有豐富的天然維生......
在油脂精煉加工工藝中,通常把油脂煙點作為油脂精煉度與新鮮度的指標,而油脂煙點一般是使用煙點測定儀測定的。當油脂加熱過程中,會產生薄煙,通常我......
煙點是油脂質量指標中最重要的指標。正確掌握并出具客觀的檢測數據,是各個油脂企業和檢測機構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標志之一。傳統的油脂煙點測定,一般都采用目視法,目視法會由于不同檢測者的主觀偏差,而造成結果的......
煙點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油脂經加熱至逸出分解物時,首先發覺到發煙時的溫度。煙點是油脂在空氣中被加熱時對其穩定性進行衡量的指標之一,因此,用煙點儀測定油脂煙點,稱為判斷油脂品質的重要步驟之一。而油脂煙點在測......
煙點測定儀是測定油脂煙點的專業儀器,油脂在加熱過程中未達到某一規定溫度時即持續產生少量青煙,那么我們認為油脂煙點不合格。產生煙氣的物質大多是......
在油脂的品質檢測中,油脂煙點的測定時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通常是使用煙點測定儀來完成。而隨著油脂精煉行業的深入,很多企業都配備有專業的煙點測定......
我們常常聽到別人在說油脂的煙點,但是究竟什么是煙點呢?可能很多人就不是太了解了。實際上在油脂的精煉中,可以使用煙點測定儀來測定油脂的煙點。而煙點一般就是指油脂加熱,直到產生油煙溫度。人們往往存在一個誤......
我國利用食用油脂來煎炸食品的歷史較為悠久,而油脂經長時間加熱,品質漸漸下降。使用煙點測定儀測定后發現,其煙點也會隨著食用油脂加熱劣變而發生相應的變化。食用油脂加熱劣變表現物理化學性質的改變有:粘度增大......
煙點是油脂質量檢測中的最重要指標,也是所有油脂檢測機構的必檢項目。隨著技術的革新,煙點也可以直接利用煙點測定儀進行檢測了,用儀器代替目視法,不但提高了檢測效率,在準確度方面也有了很大提升。植物油在出廠......
煙點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油脂經加熱至逸出分解物時,首先發覺到冒煙時的溫度,用這一項指標來判定油脂品質也是行業標準之一。當油脂未達到某一規定溫度時就產生少量青煙就能判定為不合格。當然,煙點的測定是需要借助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