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12-12 14:10 原文鏈接: 于洋博士等發現基因組長片段DNA插入的新機制

      我們身體中每個細胞的基因組DNA每天都會面臨成千上萬次的損傷。所幸的是,細胞中有一套能夠修復各種類型損傷的機器來保證基因組的完整性(genome integrity)。修復DNA損傷的機器在從酵母到人所有的真核生物中都是非常保守的,因此酵母作為模式生物被廣泛應用于DNA修復(DNA repair)方面的研究。在所有類型的DNA損傷中,DNA雙鏈斷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s)是最嚴重的。DNA雙鏈斷裂如果得不到正確的修復往往會引發癌癥。對DNA雙鏈斷裂修復機制進行研究不僅關系到人類健康,還有助于對一些基本的生物學問題如基因組的突變、重組和進化的理解。DNA雙鏈斷裂主要通過兩種途徑進行修復:同源重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HR)和非同源末端連接(nonhomologous end-joining, NHEJ)。同源重組依賴于完整的同源序列進行修復,因此保真性高。而非同源末端連接不依賴于模板,保真性差,修復產物通常帶有幾個堿基對的插入或缺失。

      之前,人們檢測非同源末端連接的修復產物,偶爾會看到一些長片段DNA序列——來自可移動的遺傳元件如轉座子、細胞核基因組其他區域以及線粒體DNA——會插入到DNA雙鏈斷裂部位從而影響基因組的完整性。長片段DNA的插入在癌癥基因組里普遍存在【1】。有意思的是,最近在產生抗體的B淋巴細胞中V(D)J位點也發現了來自基因組其他位點的長片段DNA插入。插入長片段DNA的B淋巴細胞產生的抗體能夠特異性結合瘧原蟲抗原。因此,這種長片段DNA的插入增加了抗體的多樣性【2】。另外,最近在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產物中也發現有長片段DNA插入。但是,人們對于長片段DNA插入的機理還不明確。這種長片段DNA在細胞里是如何產生的?細胞又是如何抑制長片段DNA插入的呢?

      近日,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的Grzegorz Ira實驗室、休斯頓衛理公會醫院Kaifu Chen實驗室和安德森癌癥中心的Guang Peng博士等(第一作者為于洋博士,2013年畢業于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杜立林實驗室,另外兩名并列第一作者是Nhung Pham和Bo Xia,共同通訊作者為Grzegorz Ira博士和Kaifu Chen博士)在Nature雜志上發表了題為Dna2 Nuclease Deficiency Results in Large and Complex DNA Insertions at Chromosomal Breaks的研究論文,報導了酵母核酸酶Dna2缺失突變體中DNA雙鏈斷裂部位具有高頻率的長片段DNA序列插入。這是目前為止報導的第一個有這樣表型的真核生物突變體。

      Dna2的缺失突變體中,插入到DNA雙鏈斷裂部位的長片段DNA序列長度大約100-1500 bp。大部分插入都只有一個供體片段,另外一些是2-4個來自于基因組不同位點的供體片段連在一起進行插入。通過分析這些插入序列,發現供體DNA來自于逆轉座子、核糖體DNA以及整個基因組的其他區域。這些供體DNA顯著地在基因組脆性位點聚集(如復制起點、R-loop、中心粒、端粒以及復制叉受阻區域)。DNA雙鏈斷裂部位長片段DNA插入主要通過非同源末端連接而不是通過同源重組介導。

      作者還發現,在Dna2的缺失突變體中,插入序列的供體DNA并沒有從原來位點上刪除,表明這種插入是一種復制-粘貼形式的重復(duplication),造成整個基因組的任何DNA片段都變得可以移動。因為是重復并且供體DNA在脆性位點聚集,提示供體DNA源自過度復制(over-replication)。核酸酶Dna2通過兩種方式抑制DNA的過度復制:第一種方式是在滯后鏈合成過程中,去除岡崎片段上5’端的flap單鏈DNA;第二種方式是阻止復制叉的倒轉(replication fork reversal)和/或降解已經倒轉的復制叉【3-6】。5’端的flap單鏈長DNA可能是供體DNA的一個來源,因為敲除Pif1和Pol32這兩個復制過程中起取代合成(displacement synthesis)作用的蛋白質能夠減低長片段DNA插入頻率并且降低了供體DNA的長度。

      由于供體DNA在復制叉前行容易受阻的脆性位點聚集,表明倒轉的復制叉也可能是供體DNA的來源。在Dna2缺失情況下,原本通過Dna2加工處理的DNA結構可以通過其他的替代性核酸酶進行加工處理從而從復制叉上脫落。Mus81和Yen1是兩個這樣的結構特異性核酸酶。在Dna2突變體中再引入Mus81和Yen1的突變能夠改變長片段DNA插入頻率。

      作者提出一個模型來解釋Dna2缺失突變體中在DNA雙鏈斷裂部位長片段DNA插入:5’端的flap單鏈長DNA和倒轉的復制叉可以通過取代合成以及替代性核酸酶處理后從復制叉上脫離從而游離于染色體之外;這些游離的單鏈DNA和雙鏈DNA可以被雙鏈斷裂的DNA末端捕獲從而作為底物通過非同源末端連接修復途徑被插入到斷裂部位(下圖)。與這個模型相符的是,作者發現相比野生型而言,Dna2缺失突變體具有更多游離的長片段DNA。并且發現外源導入的單鏈DNA和雙鏈DNA不僅在Dna2缺失突變體中而且也可以在野生型細胞中被插入到DNA雙鏈斷裂部位,表明只要長片段單鏈DNA或雙鏈DNA存在于細胞中就可以被斷裂的DNA雙鏈末端捕獲而不必需要缺失Dna2。

      這項研究中發現的抑制基因組不穩定性(genome instability)的新機制為癌癥基因組和V(D)J位點中類似大小的長片段DNA插入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解釋。游離于染色體外的長片段DNA被斷裂的DNA雙鏈末端捕獲會對基因組的完整性形成威脅,但是也可能在進化過程中能夠促進基因和其他遺傳元件的重復以及物種間的基因水平轉移。長片段DNA插入有可能促進腫瘤的發生,因此抑制游離的長片段DNA的產生或者促進它們的降解可能是一個潛在的防治腫瘤的方案。

    相關文章

    新突破!HPLC分析mRNA聚集體新方法:大孔徑SEC

    DNA的發現是人類研究地球生命遺傳本質的里程碑。地球上幾乎所有生命,從病毒、單細胞微生物、低等真核生物、動植物、哺乳動物,乃至人類都使用DNA遺傳物質進行細胞復制和生命繁衍。而mRNA的發現也是同樣重......

    葉下珠科藥用植物基因組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我國科學家在葉下珠科藥用植物基因組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揭示了多次雜交與多倍化事件共同塑造了葉下珠科復雜的物種形成歷史。相關成果發表于《植物學雜志》(ThePlantJournal)。葉下珠科......

    “阿爾法折疊3”來了,極大提升對蛋白質—分子結構的預測能力

    阿爾法折疊3通過準確預測蛋白質、DNA的結構以及它們如何相互作用,改變對生物世界和藥物發現的理解。圖片來源:深度思維/IsomorphicLabs《自然》8日報道了結構生物學最新進展——阿爾法折疊3的......

    首個人參完整基因組發布

    記者6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農業生物轉錄組與代謝組創新團隊發表了首個人參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組,解析了人參重要活性成分——三萜皂苷的形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國際期刊《園......

    疫情突起超2200人死亡多國緊急預警

    一輪兇猛疫情肆虐多國。據央視新聞,巴西衛生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巴西2024年登革熱疑似及確診病例上升至4270624例,死亡病例2197例,另有2276名死亡病例待核查。另據西班牙媒體《20分鐘》報道......

    100多個血壓相關基因組新區域發現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領導的研究團隊在人體中發現了100多個可能影響血壓的基因組新區域,并確定了幾個與鐵代謝和腎上腺素能受體有關的風險基因座。這些見解有助于發現潛在的血壓藥物靶點。NIH領導的研究發現,遺......

    科學家利用DNA折紙技術調控免疫信號取得突破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華西第四醫院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系研究員李玲團隊揭示了DNA折紙技術是細胞信號空間調控的一種有前途的策略,為通過空間調控細胞信號通路來開發疾病的針對性藥物提供了典型范例......

    擁有DNA的人造細胞支架合成對再生醫學和藥物輸送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科學家通過操縱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DNA和蛋白質,在創造出類似人體細胞的人造細胞技術上實現了突破。這一成果對再生醫學、藥物輸送和診斷工具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生命科學進校園”科普公益項目啟新程,啟迪青少年創新思維

    因美納攜手冷泉港亞洲DNA學習中心普及科學教育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2024年4月25日,中國蘇州——今日,由因美納與冷泉港亞洲DNA學習中心(以下簡稱“學習中心”)聯合打造的“生命科學進校園”科普公益項......

    擁有DNA的人造細胞支架合成

    合成細胞支架的構建過程。圖片來源: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科技日報北京4月25日電(記者劉霞)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科學家通過操縱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DNA和蛋白質,在創造出類似......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