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氣是一項重要的農村清潔能源,可以取暖做飯,省電省燃氣。但一些地方的沼氣池建起后,運行兩年便停用了。農民反映,如今沼氣使用中有3大困難。一是沼氣原料減少,只能從市場購買。二是沼氣池維護麻煩,沼渣沼液清理困難,沼肥未能循環使用。三是季節性沼氣產生量不足,冬季尤其明顯。
先說原料問題。隨著近年我國養殖業結構調整,個體散養戶日益減少,規模養殖漸成趨勢。農業部調查顯示,這給全國30%至40%的戶用沼氣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原料短缺問題。以生豬第一大省四川省為例,7年前,家家戶戶都會養一至兩頭豬,如今,散戶養殖比例持續下降,使得用戶不得不專門購買豬糞牛糞用作發酵原料。
解決之道要擴大原料,不能只局限于糞便,還要重視作物秸稈的使用。據專家介紹,秸稈發酵技術已成熟、產氣充分,完全可以替代人畜糞便。再者,我國秸稈資源豐富,且價格低廉。近年來,每到收獲時節,農民大量焚燒秸稈給環境帶來污染。利用秸稈發酵沼氣,可謂一舉多得。
再說維護問題。沼氣是“三分建池七分管”。如今國家對沼氣池建設給予補助,各級財政也有金額不等的補貼,對于多數農戶來說,建池并不困難,難的是后期維護。現狀是鄉村沼氣服務網點少,沼渣沼液清理不易,沼氣設施維修也有一定門檻,農戶很難只靠自己解決。
解決之道是要擴大鄉村沼氣服務體系,嘗試引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或市場化的服務公司,利用市場化手段清理并收購沼渣沼液用于現代農業園區發展綠色農業、有機農業,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另外,沼氣使用還受到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冬季溫度低,沼氣生氣量減少,但農戶對沼氣使用需求卻上升,這成為影響沼氣使用的一大瓶頸。解決之道是上馬保暖增溫設施。不過,這就意味著配套投入的增加,需要加大補貼和扶持力度。
總體來看,破解單個農戶沼氣發展困局的關鍵不是單純增加補貼,而是發展循環農業、健全沼氣服務體系。要大力發展鄉村沼氣服務機構,抓好穩定發酵原料、保證沼氣設備運轉、解決沼渣沼液用途這幾個環節,把小沼氣池納入產業的大循環。數據顯示,去年底,全國沼氣用戶已達4168萬戶,受益人口約1.6 億人。農村沼氣工程是農村重要的基礎設施,期待它發揮更大的作用。
“沼氣行業正處在發展轉型期,有人看好,有人不看好,也的確存在不少問題,但在當前天然氣缺口大和諸多利好政策出臺的形勢下,中國沼氣市場潛力巨大。”日前,清華大學教授、中國沼氣學會秘書長王凱軍在“2019年......
網友拍攝的錢塘江泡沫照片。網友給泡沫換PS了有趣的龍蝦造型昨天下午,錢塘江上出現了一個神秘漩渦:汩汩地江水從下往上涌,向四周擴散,白色的浮沫越聚越多,范圍也越來越大,最大時甚至有800平方米。乍眼看過......
昨天早上7時,寧波市廚余垃圾處理廠建設工地,工人們穿著長衫長褲,頭戴安全帽,扎鋼筋、澆筑水泥,施工正酣。“夏令時間,為了避開高溫時段,戶外作業5點就開始了。”一位工地負責人說。從眼前工地施工情況看,廚......
丹麥胡奧斯即將成為全球首個用家用污水和廢水生成的能源向市民驅動淡水供給的城市。奧胡斯瑪爾麗斯堡污水處理廠已經過修復,現在它能生成運行電廠所需要的150%的電能,這意味著盈余的能量可被用于全市泵水系統,......
四川省農村戶用沼氣數量、規模均為全國第一,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00萬噸,節能減排效果顯著。通過把農村沼氣納入溫室氣體減排項目開發,既能獲得減排收益,促進農民增收,又能實現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
沼氣在中國已經發展有100多年的歷史。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政府一直鼓勵在農村發展沼氣。特別是近幾年,我國政府每年都要拿出幾十億元,補貼農戶沼氣和所謂的沼氣工程。但是,經過這么多年的努力,沼氣在我國......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一種沼氣發酵過程的調控方法”獲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專利號:ZL201310440319.1)。沼氣發酵過程已經被廣泛用于處理各種有機廢棄物,并獲得較為清潔的沼氣能源,最后......
生物質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我國有豐富的生物自然資源和可利用資源。除種植物和野生植物外,尚有大量廢棄資源。據統計,我國農林業生產廢棄物每年達12億噸,其中僅秸稈就有7億噸;禽畜養殖業有機物排放33......
記者日前來到河北省臨城縣古魯營西村,只見家家戶戶房頂上都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隨便走進一家農戶的廚房,用手一擰沼氣灶的開關,一股藍色的火苗便躥了出來。“去年以來,俺們村大力發展新能源,通過改水、改廁,建......
研究人員近來在美國東部的大西洋海底發現超過570個不斷噴出甲烷(沼氣)的氣孔,大大超過原先估計的3個。作為溫室氣體,甲烷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加劇效果是二氧化碳的20倍,因此這一發現令人堪憂。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