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12-20 17:11 原文鏈接: 盤點|2018年生命科學領域十大貢獻卓越的女科學家!

       2018年臨近尾聲

      這一年科學家們的科研結出累累碩果

      轉化醫學網年終特別策劃

      盤點今年科研領域做出卓越貢獻的女科學家們

      0/1

      Liu Li Mei

      劉麗梅


      劉麗梅,上海交通大學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科研究員,2018年9月23日,劉麗梅教授團隊率先揭秘中國MODY最常見的致病基因密碼GCK,在線發表于美國代謝領域臨床與實驗權威雜志Metabolism,堪稱中國MODY史上的里程碑。

      0/2

      Yu Jun Ying

      俞君英

      俞君英,中盛溯源首席科學家。2018年,首例中國人群“超級供體”誘導多能干細胞株在合肥制成。這一成果可實現細胞制劑即來即用,在最大范圍內普及細胞治療,大幅度降低細胞醫療費用。

      0/3

      Jin Jie

      金潔

      金潔,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2018年3月,她的團隊和芝加哥大學何川教授、辛辛那提大學陳建軍教授的白血病相關研究取得重要突破。研究發現,曾被認為是白血病癌性代謝物的R-2HG成為抑癌物。該成果發表在Cell上。

      0/4

      Chen Zi Jing

      陳子江

      陳子江,山東大學副校長。2018年3月,山東大學生殖醫學研究中心陳子江教授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劉江教授團隊等合作研究成果在國際頂級雜志《Cell》發表,首次報道了人類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染色質開放性的調控圖譜。

      0/5

      Zhang Jun

      張軍

      張軍,首都醫科大學安貞醫院婦產科主任。3月15日凌晨,她與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王曉群教授, 北京大學的湯富酬教授、喬杰教授合作在《Nature》發文。首次針對人類前額葉皮層(PFC)發育過程中前額葉形成中的細胞與分子機制進行了系統研究,比美國‘腦計劃中的細胞圖譜部分’快了一步。”

      0/6

      Li Shi Hua

      李世華


      李世華,美國埃默里大學教授。3月30日,《Cell》在線發表生物學領域的一項重大成果:首次利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和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亨廷頓舞蹈病基因敲入豬,精準地模擬出人類神經退行性疾病。該研究為她與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李曉江教授、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賴良學研究員聯合發表。

      0/7

      Gen Mei Yu

      耿美玉

      耿美玉,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黨委書記。2018年7月,治療阿爾茨海默癥新藥“甘露寡糖二酸(GV-971)”順利完成臨床3期試驗。該藥的臨床3期試驗由耿美玉等領銜。9月13日,她與丁健和譚敏佳聯合研究團隊在Cell上發文,揭示了EZH2抑制劑對大部分實體瘤治療無效的分子機制并提供了可能的協同抑制表觀遺傳交互調控解決方案。這是中國藥學史上第一篇發表在國際生物學權威雜志《細胞》(Cell)上的文章。

      0/8

      Chen Ling Ling

      陳玲玲

      陳玲玲,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9月24日,陳玲玲組首次揭示亞細胞結構paraspeckles和線粒體之間存在交流和相互作用。該研究發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 上。

      0/9

      Wang Hong Yan

      王紅艷

      王紅艷,復旦大學生殖與發育研究院執行院長。7月5日,王紅艷課題組的發現,神經管畸形患者的SLoV散布在整個人類基因組中。該研究發表在Cell Research上。

      0/10

      Wang Yan Li

      王艷麗

      王艷麗,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11月30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艷麗首次揭示CRISPR-Csm共轉錄干擾機制。該研究發表在Cell上。

      以上便是今年做出卓越貢獻的女科學家們

      明年又會有哪些人入圍呢

      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

    免疫圖譜“卓越開發者計劃”全面升級!

    由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指導、百圖生科(北京)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組織編制的《計算免疫問題》近日在北京發布,以此為基礎,雙方還合作全面升級免疫圖譜“卓越開發者計劃”。全面升級免疫圖譜“卓越開發者計劃”......

    珀金埃爾默加速轉型為高增長型生命科學和診斷公司

    達成意向,擬拆分應用市場、食品及企業服務業務8月1日,珀金埃爾默宣布已與新山資本(NewMountainCapital)達成協議,擬拆分其應用市場、食品和企業服務業務,新山資本是一家領先的增長型私募股......

    第一屆超快科學全球女科學家獎公布

    由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主辦、《超快科學》編輯部承辦的第一屆超快科學全球女科學家獎評選活動近日落幕。由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洪明輝、美國羅切斯特大學教授張希成、德國洪堡大學教授FranzX.Kart......

    人工智能證實了狗狗的尾巴“會說話”

    在中科院遺傳發育所昌平實驗基地拍攝的一只比格犬。這只幼犬剛開始見到記者時驚慌失措猛烈搖尾巴,此后逐漸安靜下來,偶爾與記者對視。 馮麗妃攝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對于狗狗來說,尾巴則是情感的......

    第二次青藏科考學術交流女科學家專題交流會召開

    中新網北京7月26日電(記者高凱)26日下午,第二次青藏科考系列學術交流女科學家專題交流會在京召開。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楊曉燕研究員當日圍繞“史前農業跨青藏高原傳播”,介紹了科考中新發現的40多處......

    第十八屆青年女科學家獎、2021年度未來女科學家名單公示

    經第十八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評審委員會評審,共產生20名擬獲獎人選、5個擬獲獎團隊、10名2021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擬入選者。現將名單予以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公示期為2022年7月25日-29日,共......

    一個完全進入了生物學領域的“二手生物學家”——李棟

    人物名片李棟,1983年生,云南個舊人。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組長,主要從事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研制及其生物學應用研究,系統掌握了超分辨顯微鏡的關鍵技術,提出了新的成像......

    河北保定:聚焦生命科學創新驅動

    7月15日至17日,以“生命科學助力新發展格局”為主題的“第五屆創新驅動發展大會暨2022中國白石山生命科學大會”在河北保定市淶源縣舉行。據了解,本次大會由保定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中國......

    越抱越上癮?擁抱、親撫、握手令人愉悅的秘密找到答案了

    和家人重逢,溫暖的擁抱總能讓一股安全感在心中油然而生;和朋友相聚,手與手的觸碰總能讓人不由自主地升起一種愉悅。擁抱、握手、親撫……為什么這種觸碰能激發積極的情緒,舒緩緊張的神經?科學家們終于找到了答案......

    最新研究!科學家發現可怕記憶留存腦海的神經機制

    當其他悲歡離合都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模糊,為什么唯獨可怕的記憶在腦海里揮之不去?科學家們終于通過試驗揭開這背后的奧秘。近日,來自杜蘭大學的細胞和分子生物學教授JeffreyTasker、神經科學領域的C......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