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新一期《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雜志刊載的一項研究顯示,在食物圖片上標注熱量會影響人腦對食物的反饋,從而讓食物不那么誘人,有助控制食欲。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征集了42名大學生志愿者參與試驗,其中節食者22人,非節食者20人。學生們在觀看食物圖像時,會為自己的食欲強度打分。這180張食物圖像在他們第一次觀看時沒有熱量標識,而在第二次觀看時含有熱量標識。
從打分情況來看,所有人在看到熱量標識后,食欲會有所下降。研究人員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設備觀察了他們腦部驅動進食行為的區域,發現所有人在看到熱量標識后,腦部獎賞系統活動減少,而控制系統活動增加。
5月24日,中國食物和土地利用系統溫室氣體減排研究報告發布會在京召開,發布《邁向碳中和:探索中國食物和土地利用系統的減排潛力》和《模擬中國農業、林業和其他土地利用部門(AFOLU)的溫室氣體通量:差距......
如今,全球的飲食模式正在被相對廉價、高度適口和即食的超級加工食物(UPFs,ultra-processedfoods)所主導,然而,與超級加工食物相關的癌癥發生和死亡率的前瞻性研究證據卻非常有限。近日......
由美國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首次在隨機對照試驗中發現,限制熱量攝入可以減緩健康成年人的衰老速度。研究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自然-衰老》。在這項研究中,“綜合評估減少能量攝入的長期影響”(CALE......
“湖南農業多功能性強,但農業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的科技創新與支撐能力仍不足。應充分發揮湖南農業科技資源優勢,在部署岳麓山實驗室強化種業研究的基礎上,產學研緊密結合,依托中國科學院及相關涉農科研機構的科技......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神經科學》最新發表的一篇論文報告了一種神經影像特征,可用于預測藥物和食物渴求的強度。該論文介紹,對使用藥物或進食的渴求,被認為是物質濫用或過度進食的驅動因素。藥物......
12月1日,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國家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教授崔振嶺課題組在《自然-食物》在線發表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通過采用優質農戶田間管理技術與種植結構優化調整相結合不僅滿足未來中國糧食需求......
在世界各地數百萬的人面臨饑荒或營養不良威脅之際,牲畜和魚類飼料正在占用可用于生產人類食物的有限自然資源。荷蘭研究人員近日在《自然—食品》上發表論文指出,調整牲畜和魚類的飼喂方式,可以在保持產量的同時為......
一項對英國和愛爾蘭銷售的57000多種食品的分析發現,更健康、更有營養的食物往往比那些營養價值低的食物更可持續和環保。這項龐大的研究發表在8月8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它是第一批估計由多種成分制......
香蕉、蘆筍、椰子這樣的重要園藝作物亦或是水稻、小麥、玉米等大宗糧食作物,它們都屬于單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是被子植物重要的分支之一,約占被子植物物種多樣性的五分之一。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研究團隊與......
國內和國際糧食運輸在糧食系統中占很大比例。圖片來源:CamiloFreedman/SOPA/LightRocket/Getty根據對食品行業全球碳足跡的首次全面估計,運輸食材和食品的碳排放量占食品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