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1-07 23:37 原文鏈接: 土壤銨態氮的測定

    4.4.3.1  2 mol·L-1KCl浸提—蒸餾法

    4.4.3.1.1方法原理  用2mol·L-1KCl浸提土壤,把吸附在土壤膠體上的NH4+及水溶性NH4+浸提出來。取一份浸出液在半微量定氮蒸餾器中加MgOMgO是弱堿,有防止浸出液中酰銨有機氮水解的可能)蒸餾。蒸出的氨以H3BO3吸收,用標準酸溶液滴定,計算土壤中的NH4+N含量。

    4.4.3.1.2主要儀器  振蕩器、半微量定氮蒸餾器、半微量滴定管(5mL)。

    4.4.3.1.3試劑

    (1)20L -1硼酸—指示劑。20gH3BO3(化學純)溶于1L水中,每升H3BO3溶液中加入甲基紅—溴甲酚綠混合指示劑5mL并用稀酸或稀堿調節至微紫紅色,此時該溶液的pH4.8。指示劑用前與硼酸混合,此試劑宜現配,不宜久放。

    (2)0.005 mol·L-11/2H2SO4標準液。量取H2SO4(化學純)2.83mL,加蒸餾水稀釋至5000mL,然后用標準堿或硼酸標定之,此為0.0200 mol·L-1 (1/2H2SO4)標準溶液,再將此標準液準確地稀釋4倍,即得0.005mol·L-11/2H2SO4標準液(注1

    (3)2 mol·L-1KCl溶液  稱KCl(化學純)14901g溶解于1L水中。

    (4)120L–1MgO懸濁液  MgO12g經500~600灼燒2h,冷卻,放入100mL水中搖勻。

    4.4.3.1.4操作步驟

    取新鮮土樣10.0g(注2,放入100mL三角瓶中,加入2mol·L-1KCl 溶液50.0mL。用橡皮塞塞緊,振蕩30min,立即過濾于50mL三角瓶中(如果土壤NH4+—N含量低,可將液土比改為2.5:1)。

    吸取濾液25.0mL(含NH4+—N25μg以上)放入半微量定氮蒸餾器中,用少量水沖洗,先把盛有20L –1硼酸溶液5mL的三角瓶放在冷凝管下,然后再加120L –1 MgO懸濁液10mL于蒸餾室蒸餾,待蒸出液達30~40mL時(約10min)停止蒸餾,用少量水沖洗冷凝管,取下三角瓶,用0.005mol·L-11/2H2SO4標準液滴至紫紅色為終點,同時做空白試驗。

    4.4.3.1.5結果計算

    土壤中銨態氮NH4+—(N)含量(mg·kg-1)= 

    式中:c——0.005mol·L-11/2H2SO4標準溶液濃度;

         V——樣品滴定硫酸標準溶液體積(mL)

         V0——空白滴定硫酸標準溶液體積(mL)

        14.0——氮的原子摩爾質量(g·mol-1);

        ts——分取倍數;

        103——“換算系數”(包括mL換算為L,10-3g換算為mg,103;換算為kg,103);

        m——烘干樣品質量(g)。

    4.4.3.2   2mol·L-1KCl浸提—靛酚藍比色法

    4.4.3.2.1方法原理  2mol·L-1KCl溶液浸提土壤,把吸附在土壤膠體上的NH4+及水溶性NH4+浸提出來。土壤浸提液中的銨態氮在強堿性介質中與次氯酸鹽和苯酚作用,生成水溶性染料靛酚藍,溶液的顏色很穩定。在含氮0.050.5mol·L-1的范圍內,吸光度與銨態氮含量成正比,可用比色法測定。

    4.4.3.2.2試劑

    (1)2mol·L-1KCl溶液  稱取149.1g氯化jia(KCl,化學純)溶于水中,稀釋至1L

    (2)苯酚溶液  稱取苯酚(C6H5OH,化學純)10g和硝基鐵qing化鈉[Na2Fe(CN)5NO2H2O]100mg稀釋至1L。此試劑不穩定,須貯于棕色瓶中,在4冰箱中保存。

    (3)次氯酸鈉堿性溶液  稱取氫氧化鈉(化學純)10g、磷酸氫二鈉(Na2HPO4·7H2O, 化學純)7.06g、磷酸鈉(Na3PO4·12H2O, 化學純)31.8g和 52.5g·L-1次氯酸鈉(NaOCl,化學純,即含5%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10mL溶于水中,稀釋至1L,貯于棕色瓶中,在4冰箱中保存。

    (4)掩蔽劑  將400g·L-1的酒石酸鉀鈉(KNaC4H4O6·4H2O, 化學純)與100g·L-1的EDTA二鈉鹽溶液等體積混合。每100mL混合液中加入10 mol·L-1氫氧化鈉0.5mL

    (5)2.5μg·mL –1銨態氮(NH4+—N)標準溶液  稱取干燥的硫酸銨[(NH4)2SO4,分析純]0.4717g溶于水中,洗入容量瓶后定容至1L,制備成含銨態氮(N)100μg·mL –1的貯存溶液;使用前將其加水稀釋40倍,即配制成含銨態氮(N)2.5μg·mL –1的標準溶液備用。

    4.4.3.2.3儀器與設備  往復式振蕩機、分光光度計。

    4.4.3.2.4分析步驟

    (1)浸提  稱取相當于20.00g干土的新鮮土樣(若是風干土,過10號篩)準確到0.01g,置于200mL三角瓶中,加入氯化jia溶液100mL,塞緊塞子,在振蕩機上振蕩1h。取出靜置,待土壤—氯化jia懸濁液澄清后,吸取一定量上層清液進行分析。如果不能在24h內進行,用濾紙過濾懸濁液,將濾液儲存在冰箱中備用。

    (2)比色  吸取土壤浸出液2mL10mL(NH4+—N2μg~25μg)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氯化jia溶液補充至10mL,然后加入苯酚溶液5mL和次氯酸鈉堿性溶液5mL,搖勻。在20℃左右的室溫下放置1h(注1,加掩蔽劑1mL以溶解可能產生的沉淀物,然后用水定容至刻度。用1cm比色槽在625nm波長處(或紅色濾光片)進行比色,讀取吸光度。

    (3)工作曲線 分別吸取0.002.004.006.008.0010.00mL 

    NH4+—N標準液于50mL容量瓶中,各加10mL氯化na溶液,同(2)步驟進行比色測定。

    4.4.3.2.5結果計算

    相關文章

    西南喀斯特土壤和表層巖溶帶如何影響植物蒸騰?

    巖石水在地球關鍵帶發揮的作用受到越來越多關注。不同生境土壤和表層巖溶帶是如何影響植物蒸騰的,目前尚不清楚,沒有研究從植物水分獲取和耗散連續體的角度定量分析植物對不同生境及干旱的響應。基于根系和葉片的生......

    火星“蜘蛛”是怎么生成的

    2003年,科學家在火星軌道飛行器拍攝的圖像中發現了許多形似蜘蛛的結構,遍布火星南半球,令人驚訝不已。至于這些地質特征是如何形成的,一直難以確定。這些巨型結構形態鮮明且獨特。它們通常以一個中心為起始點......

    土壤碳分解酶對氮添加響應的菌根調控機制獲揭示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鄧琦團隊和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陳驥合作,研究揭示了土壤碳分解酶對氮添加響應的菌根調控機制。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oftheTotal......

    生態環境部常務會議:多項重要方案與標準獲審議通過

    8月21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山東海陽一體化小型堆示范......

    土壤微生物碳利用與溫度變化的響應關系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區域發展與循環農業團隊在土壤碳循環領域取得新進展,首次在大尺度上證明土壤微生物CUE(碳利用效率)對溫度變化的線性響應,該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上。CUE是土壤微生物......

    研究解析我國南方和北方農田土壤有機碳保護機制

    我國糧食主產區主要分布于東部中溫帶至熱帶區域。我國東部從北到南氣候條件和土壤物理化學差異極大,其團聚體保護、礦物吸附和微生物合成代謝途徑對土壤有機碳積累的貢獻和機制有何差異尚不清楚。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

    浙江高校團隊創新炭基沼肥用“中藥良方”改良酸化土壤

    近日,浙江科技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團隊推出創新項目“炭土智耕——酸性土壤調理的中藥良方”,通過創新方法解決酸化土壤改良修復問題,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產量,助力鄉村振興。酸性土是pH值小于7的土壤總稱。土壤......

    成都山地所在地表土壤水分遙感產品空缺信息填補方面獲進展

    地表土壤水分監測對氣象預報、水文研究和氣候變化分析等至關重要。然而,由于現有的微波傳感器觀測能力以及衛星軌道覆蓋和植被覆蓋等因素的影響,微波遙感土壤水分產品存在大面積的空值區域,限制了此類產品的應用。......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開展土壤中鎘實驗室能力考核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關于開展土壤中鎘實驗室能力考核的通知(2024年第二輪)。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及各有關實驗室:為掌握國家網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水平......

    生態環境部發布《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2024年6月5日,生態環境部在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上,正式發布《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用全面翔實準確的監測數據客觀反映了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及變化情況,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國生......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