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東北部,高安屯再生水廠二期已通水運行兩個多月,水廠日處理污水能力翻倍至20萬立方米;城區南部,亞洲規模最大的全地下再生水廠——槐房再生水廠已運行兩年多,日處理能力達到60萬立方米……記者昨天從北京排水集團了解到,2018年全年本市中心城區處理污水達11.92億立方米,相當于近600個昆明湖的水量。污水經深度處理后全部為高品質再生水,廣泛用于城市河道生態補水、工業冷卻等。
圖片來源于網絡
目前,北京中心城的11座再生水廠,已形成日處理423萬立方米的全球最大規模再生水系統,隨著處理能力的快速提升,再生水正在成為北京穩定可靠的第二水源。
23.7公里長的清河蜿蜒流淌,但過去幾十年間因為工廠擴容、人口增加等因素,一度嚴重污染,附近居民都不敢開窗,行人得捂著鼻子快步走過。隨著2016年清河第二水廠投用,清河流域污水日處理規模提高到105萬立方米,清河還清的進度明顯加快。北京排水集團清河流域分公司黨總支書記鮑海鵬介紹,清河流域的生活污水被收集處理轉變為再生水,再生水回補河道,讓水質漸漸還清。
河水清了,水里面野鴨、白鷺多了起來;水環境美了,岸邊也成為居民鍛煉、做操、跳舞、曬太陽的好去處。清河只是本市水環境提升的一個縮影。北京排水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中心城區河道水質平均達到地表Ⅳ類水體,清河、壩河、涼水河、通惠河四大流域水質明顯改善,多個河段再現碧水微瀾美景,市民期盼的清水綠岸正在變為現實。
水環境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北京市加快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的實施。2013年,本市實施第一個“三年行動方案”,重點提升處理設施能力。全市共新建4座再生水廠,總規模150萬立方米/日,同時還新增5座污泥處置設施,總規模為每天6128噸。2016年,本市又實施第二個“三年行動方案”,重點進行截污納管、管網完善。2017年,基本消除中心城區33條段112公里黑臭水體,實現入河污水全面截污。2018年,高安屯再生水廠二期建設完成并投入運行,新增每天10萬立方米的處理規模。目前,本市中心城區11座再生水廠出水水質全部達到北京市地方標準,出水水質全國最高。
北京水環境治理成果也在“走出去”,北京排水集團等首都國企積極向全國其他省市復制治污經驗。如廣西南寧那考河流域治理示范項目,通過整體統籌截污、廠網建設等措施實現水環境生態修復,該項目還獲得了2017年全國人居環境獎,成為城市內河流域黑臭水體綜合治理的標桿。
——訪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安捷倫科技合作共建前沿技術實驗室近日,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安捷倫科技合作共建前沿技術實驗室簽約揭牌儀式在珠海舉行,雙方將依托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的理工實驗平臺,在生物與環......
6月20日上午,河北省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聯合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首批疏解高校,在雄安新區開展高校協同創新合作。北京交通大學等首批疏解高校負責同志結合學......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日前發布消息,將于6月至9月開展2023年“百日服務攻堅、千萬崗位推送”大型公益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每周將舉辦不少于16場線下招聘活動。據介紹,活動以“職引未來筑夢青春”為......
未來生命研究所創始人MaxTegmark(左)與清華大學講席教授張亞勤對話。中新社記者孫自法攝中新網北京6月10日電(記者孫自法)作為定位于“AI(人工智能)內行頂級盛會”的年度國際性人工智能高端專業......
北京益谷檢測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北京益谷研究院”)是經北京市民政局批準,北京市平谷區人民政府作為業務主管單位,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中國海關科學技術研究中心、......
——專注于生命科學和環境科學交叉學科的前沿課題研究2023年5月23日,廣東珠海——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今日宣布與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合作共建前沿技術實驗室(下稱“實驗室”)。雙方將依托北......
如果一滴水落在手機上,液體和固體之間會形成什么樣的角度,這個角度難以用尋常工具測量出來,需要用名叫“接觸角測量儀”的精密儀器測量出來,而這個數據可以反映材料的濕潤性能。5月18日上午,在北京懷柔區雁棲......
在美國,實驗室自建方法(LDT)包括所有未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以及FDA批準后又經過實質性修改的方法。被允許使用的LDT必須與FDA批準的方法具有相同的分析質量水平。在紐約州,LDT僅......
比5G速度更快的5.5G來了。5月17日,從北京移動獲悉,北京地區首個5G-A實驗基站在昌平區的國際信息港建設開通。5G-A,也就是通常所說的5.5G,是5G和6G之間的過渡“臺階”。5.5G將在速率......
北交所專精特新特點凸顯,近20家公司2022年研發投入超5000萬元。同時,多家公司今年一季度業績呈現增長的態勢。截至記者發稿,北交所已有逾九成公司2022年年報亮相,從已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北交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