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是由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直管、國家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中南大學附屬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長沙,始建于1906年,由美國雅禮協會創辦,初名雅禮醫院,是我國最早的西醫院之一。1914年,湖南育群學會與美國雅禮協會聯合創辦湘雅醫學專門學校(現湘雅醫學院),雅禮醫院隨之更名為湘雅醫院。
湘雅遵循“公勇勤慎、誠愛謙廉、求真求確、必邃必專”的校訓,秉承“嚴謹、求實、團結、進取”的湘雅精神,培養造就了張孝騫、湯飛凡、李振翩等一大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醫學名醫名家。在醫學界有“內科全才”之稱的張孝騫,系湘雅第一屆畢業生,是我國著名內科學家、醫學教育家、中國消化病學的奠基人;被稱為“衣原體之父”的著名微生物學家、免疫學家湯飛凡,在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分離沙眼病毒,獲得諾貝爾獎提名。毛澤東同志曾高度贊揚湘雅的醫療水平,并多次介紹親友來院看病。
湘雅醫院位于長沙開福區湘雅路,總占地面積13.973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0.4701萬平方米。醫院學科設置齊全,技術力量雄厚,整體水平居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第一方陣。編制床位3500張,開放床位3195張,臨床醫技科室和亞專科88個。2016年門急診總量達299.31萬余人次,年出院病人12.35萬余人次,手術6.55萬余臺次。
醫院目前員工總數為6391人,其中在編5116人,合同制229人,離退休1046人。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名,“長江學者”講座教授5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教授68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名。
近年來,湘雅醫院注重發揮公立醫院“國家隊”的示范、引領、指導和輻射作用,以敢為人先的魄力和勇氣,積極投身公立醫院改革,較好地處理了改革與發展的關系,醫院整體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區域輻射影響力顯著提高,社會聲譽和行業地位顯著提升。湘雅醫院連續四年被全國網友評選為“全國最受歡迎三甲醫院”,公立醫院社會貢獻度排名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第四位,連續三年榮獲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健康報社頒發的“醫院改革創新獎”。
湘雅醫院醫療診治和科學研究水平穩居全國前列。近年來,醫院大力推進專科化建設和湘雅名醫工程,每年投入1.5-2億元專項資金用于學科建設和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醫院現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25個,總數居全國醫院第五位;教育部國家重點學科6個,有國家級科研平臺2個、部省級重點實驗室和研究中心24個。目前主辦國家級重要醫學專業期刊8本,并創辦全英文綜合醫學期刊《JournalofXiangyaMedicine》。2013-2016年,醫院累計中標科研課題1395項,中標經費3.55億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08項;發表科研論文3136篇,其中SCI論文1587篇;共獲國家級及省部級科技成果獎50項,專利授權170項。
湘雅醫院教育教學水平全國領先。現有2名國家級教學名師,4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和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012年至2015年,湘雅學子連續四年奪得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總決賽特等獎。以“零差錯”成功承辦第四屆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總決賽。具有國際水準的7萬平方米的教學科研大樓已經啟動建設。
近年來,湘雅醫院大力實施“走出湘雅辦湘雅”的多元化辦醫發展戰略,在我國率先建立了三級康復醫療服務網絡建設模式。現有省外協作指導醫院20家,省內“雙向轉診、定點指導”醫院51家,遠程醫學聯網醫院139家,通過第三方公司間接與我院遠程聯網的醫院達5000多家,我院優質醫療資源在全國范圍內的輻射作用持續增強。2012年起,醫院共舉辦了20期新疆系列培訓班,為新疆全疆2000多名鄉鎮衛生院院長等各類衛生機構負責人及醫護和管理骨干進行專業培訓。受國家衛生計生委指派,湘雅醫院先后組建9支國家醫療隊,到全國五省區開展醫療幫扶。每年8月開展為期一周的“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大型義診活動。2014年和2015年,醫院牽頭組建中國首批臨床救治醫療隊和中國(湖南)第五批援塞抗疫醫療隊,奔赴非洲塞拉利昂抗擊埃博拉。
醫院始終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在突發公共事件醫療救助、國際醫療救援等重大事件中體現了湘雅人的責任與擔當,受到了習近平、劉延東、回良玉、楊潔篪、陳竺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肯定。“湘雅”品牌也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一代責任看湘雅!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湘雅醫院將以創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為契機,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全面提升醫療、教學、科研和管理水平,強化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打好趕超全國前三的基礎,為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研究型醫院而努力奮斗。
通訊地址:中國湖南長沙市湘雅路87號
地理位置:長沙市開福區芙蓉中路北段
Address: 87 Xiangya Road, Changsha, Hunan, P.R. China
醫院總機(Tel):0731-84328888
夜間值班室:0731-84327324
傳真(Fax):0731-84327332
郵編(Zip Code):410008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陸曉偉、研究員姜鵬、包信和院士團隊在高靈敏、低功耗人體紅外熱輻射探測器研制及其在非接觸人機交互系統中的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材料》上。人體自......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王開和研究員劉生忠團隊采用狹縫涂布制備技術,結合真空法氧化鎳薄膜的表面氧化還原策略,制備出了高性能大面積鈣鈦礦太陽電池組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焦耳》上。目前,實......
近日,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張東輝院士團隊揭示了造成OH+HCl→H2O+Cl反應低溫強非Arrhenius行為的共振誘導量子隧穿的本質機理。在經典圖像中,一個化學反應只有在碰撞能量高......
近日,大連化物所合成微生物學研究組(1823組)周雍進研究員團隊在甲醇生物轉化研究方向取得新進展。研究團隊以甲醇酵母為細胞催化劑,通過結合適應性進化和理性代謝工程改造,實現了甲醇生物轉化高效合成脂肪酸......
近日,大連化物所生物分離與界面分子機制創新特區研究組(18T7組)卿光焱研究員團隊在前期工作(J.Am.Chem.Soc.,2020;Anal.Chem.,2021)的基礎上,開發了一種無標記、通用、......
蜿蜒的小路、茂密的山林,遠處就是無邊大海。這里不是自然公園,而是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的坐落之地,很多所內職工經常笑稱去化物所就是去“山上”。而在上山的過程中,大家總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584.shtm中新網長沙6月26日電(向一鵬孫自法)第二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先進制造業......
近日,由我所微型分析儀器研究組(105組)耿旭輝研究員、關亞風研究員團隊與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主要負責耐壓水密封外殼的研發和海試)共同研制的4500米級深海原位葉綠素、有色溶解有機物(CD......
近日,我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508組)吳忠帥研究員團隊發表了新型電池—超級電容器混合“雙高”儲能器件的綜述文章,從器件的基本原理和電極的微觀結構工程兩個方面系統總結和......
近日,我所超快時間分辨光譜與動力學研究組(1110組)金盛燁研究員團隊與孫承林研究員團隊合作,在二維(2D)金屬有機框架(MOFs)載流子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提出并論證了長壽命內部電荷分離態(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