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于修訂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和凍干靜注人免疫球蛋白說明書的公告(2019年第1號)。
為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對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和凍干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說明書增加警示語,并對【不良反應】、【注意事項】、【老年用藥】等項進行修訂。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所有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和凍干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生產企業均應依據《藥品注冊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按照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和凍干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說明書修訂要求(見附件),提出修訂說明書的補充申請,于2019年3月15日前報所在地省級藥品監管部門備案。
修訂內容涉及藥品標簽的,應當一并進行修訂;說明書及標簽其他內容應當與原批準內容一致。在補充申請備案后6個月內對所有已出廠的藥品說明書及標簽予以更換。
各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和凍干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生產企業應當對新增不良反應發生機制開展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藥品使用和安全性問題的宣傳培訓,涉及用藥安全的內容變更要立即以適當方式通知藥品經營和使用單位,指導醫師、藥師合理用藥。
二、臨床醫師、藥師應當仔細閱讀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和凍干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說明書的修訂內容,在選擇用藥時,應當根據新修訂說明書進行充分的效益/風險分析。
三、患者應嚴格遵醫囑用藥。
四、請省級藥品監管部門在日常監管中督促企業做好有關產品說明書修訂和標簽說明書更換工作。
特此公告。
附件: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和凍干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說明書修訂要求
一、警示語
增加警示語:
因原料來自人血,雖然對原料血漿進行了相關病原體的篩查,并在生產工藝中加入了去除和滅活病毒的措施,但理論上仍存在傳播某些已知和未知病原體的潛在風險,臨床使用時應權衡利弊。
二、【不良反應】項
【不良反應】項增加以下內容:
1.國外臨床試驗
同類的國外上市產品在超過5%的臨床試驗受試者中觀察到以下常見不良反應:頭痛、寒戰、發熱、疼痛、乏力、背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輸液部位反應、皮疹、瘙癢、蕁麻疹、高血壓、低血壓、心動過速等。
2.國內上市后監測
本品及同類的國內上市產品監測到如下不良反應/事件,由于這些不良反應/事件是在無法確定總數的人群中自發報告的,因此不能準確估算其發生率:
(1)全身性損害:畏寒、高熱、胸痛、不適、蒼白、乏力、眶周水腫、水腫、全身酸痛等。
(2)皮膚及其附件損害:斑丘疹、紅斑性皮疹、局限性皮膚反應、表皮松解、多發性紅斑、皮炎(如大皰性皮炎)、出汗增加等。
(3)免疫功能紊亂和感染:過敏反應、過敏樣反應、輸液反應、過敏性休克等。
(4)心血管系統損害:紫紺、心悸、高血壓、心律失常等。
(5)神經系統損害:頭暈、昏迷、意識喪失、震顫、肌肉不自主收縮、感覺減退等。
(6)呼吸系統損害:呼吸困難、呼吸急促、呼吸暫停、喘息、喉頭水腫、呼吸功能不全、輸血相關急性肺損傷、低氧血癥等。
(7)血管損害和出凝血障礙:潮紅、靜脈炎等。
(8)精神障礙:激越、精神障礙、嗜睡等。
(9)代謝和營養障礙:高血糖。(注:藥品成份中含糖類的,注明此項)
(10)血液系統損害:白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粒細胞缺乏等。
3.國外上市后監測
同類的國外上市產品還監測到如下不良反應/事件,由于這些不良反應/事件是在無法確定總數的人群中自發報告的,因此不能準確估算其發生率:
(1)皮膚及其附件損害:史蒂文斯-約翰遜綜合征等。
(2)神經系統損害:癲癇發作、無菌性腦膜炎等。
(3)呼吸系統損害: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水腫、支氣管痙攣等。
(4)血管損害和出凝血障礙:血栓形成等。
(5)血液系統損害:血漿黏度增加、溶血反應等。
(6)泌尿系統損害:腎功能損害等。
三、【注意事項】項
【注意事項】項增加以下內容:
1.監測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腎功能,包括血尿素氮、血肌酐和尿量。對于腎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要以最小的速度輸注。易感患者使用本品可能引起腎功能異常。使用含蔗糖的本品患者,更易引起腎功能異常和急性腎功能衰竭。
2.可能發生血栓性事件。監測有血栓形成事件已知危險因素的患者;對有高粘血癥風險患者的血液粘度進行基線評估。對于有血栓形成風險的患者,要在最小劑量下緩慢輸注。
3.可能發生無菌性腦膜炎綜合征,特別是在高劑量或快速輸注時。
4.可能發生溶血性貧血。監測溶血和溶血性貧血患者的臨床體征和癥狀。
四、【老年用藥】項
【老年用藥】項修訂為:
未進行該項試驗研究,且無系統可靠的參考文獻。在65歲以上的患者中,一般情況下,不超過推薦劑量,緩慢輸注。
由中國食藥促進會疫苗及生物制品質量評價與標準專業委員會組織全國30多家企事業單位共同編制的《基于mRNA-LNP技術的(細胞)免疫治療產品開發指南》(T/FDSA0055—2024)團體標準于近日正式......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王海、聶廣軍、重慶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冉海濤等人在Nature子刊NatureNanotechnology上發表了題為:Metal-ion-chelatingphenylalanine......
膠質母細胞瘤(GBM)是最致命的原發性腦腫瘤之一,但其診斷和治愈性治療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2024年8月19日,東華大學李靜超團隊在AdvancedScience在線發表題為“Neutrophil-......
如今,鴨子已經成為中國人餐桌上重要的肉制品。據統計,我國肉鴨的年出欄量已超過40億只,鴨子成為我國肉類產品的第三大來源。但長期以來,鴨用疫苗品種不全,特別是多種新發疫病仍無疫苗可用,成為制約我國養鴨業......
腫瘤免疫微環境在影響癌細胞免疫逃逸和轉移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癌細胞的轉移通常要求降解與重構微環境中的胞外基質。過去相關研究主要側重于生物化學層面,微環境中物理因素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尚未探索,特別是細胞外......
在人體復雜的免疫系統中,存在著一種微妙的平衡:既能有效清除“異己”,又能避免誤傷“友軍”。然而,這種平衡有時會被“狡猾”的腫瘤細胞所利用,逃脫免疫系統的監視。CD47-SIRPα免疫檢查點就是人體內的......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圣安東尼奧健康科學中心科學家創建了一種人源化小鼠模型,這是首個具有完整功能性人類免疫系統的動物模型。研究成果將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免疫學》雜志上。新研究的目的是通過創造一種具有完全發......
急性感染通常伴隨著食欲減退(或厭食)和嗜睡等“疾病行為”,這些“疾病行為”看似簡單尋常,但其實際上是由免疫系統介導的一套精心調控的代謝適應性反應所介導的結果。人體產生和感知“疾病行為”的目的是優化免疫......
6月26日,國家藥監局召開投訴舉報工作推進會,通報近年來投訴舉報工作情況,研究提升投訴舉報辦理工作質效措施。黨組成員、副局長徐景和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指出,近年來,國家藥監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
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陽大海教授課題組從魚類組織駐留細胞的角度,解析訓練免疫激活緩解機體感染性器官損傷的分子機制,豐富了對于訓練免疫效應細胞類型及調控信號的理論認知,為基于訓練免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