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蘋果公司已經不再滿足于智能手機市場了。因為在天量的醫療健康市場面前,手機市場顯得太小了。在幾番試水之后,蘋果公司似乎找到了在醫療市場充當顛覆者的殺手锏。
全球醫療健康領域約7萬多億美元的市場(接近全球GDP的10%),為蘋果這樣的科技巨頭帶來了巨大的機會,蘋果公司將醫療和健康視為其應用、服務與可穿戴設備戰略的核心部分。目前,蘋果公司的目標是通過其產品廣覆蓋的用戶,記錄他們的個人健康數據,更加深入到醫學研究、醫療設備和其他更多的領域。
根據CBinsights的觀點,隨著蘋果的Health Record和帶有單導聯心電圖的Apple Watch發布,apple顯然已經正式進入醫療保健領域。
蘋果公司希望以個人健康檔案為中心,打造首個第三方友好醫療平臺。
這份報告分析了蘋果公司對臨床研究的持續影響,建立個人健康記錄的策略,以及該公司在醫療保健領域的下一步以服務為核心的各大發展方向。
以下是動脈網為您編譯的該報告的主體內容:
一. 為什么apple正在進入醫療領域
二. apple Health和個人健康記錄
三. apple的ResearchKit和CareKit
四. 手機、手表和醫療設備的創新
五. 醫療器械趨勢和布局策略
六. 展望未來 : apple健康服務朝何處去
蘋果為什么要進軍醫療行業?
蘋果進入高度監管的醫療領域有幾個主要原因。科技巨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它們正在蠶食蘋果歷來占據主導地位的領域,例如,谷歌(Google)正在生產手機;亞馬遜(Amazon)專注于家庭硬件;可穿戴設備市場已經飽和等。
隨著科技巨頭持續侵占蘋果領地,該公司發現醫療保健可以幫助其區分產品,進一步實現核心目標,包括:
銷售更多高利潤硬件;
增加其生態系統的轉換成本;
擴大服務范圍(蘋果云、app Store等)。
將用戶留在蘋果的生態系統中,是蘋果在其應用程序商店中成功創建一個有吸引力的第三方開發者生態系統的目的。現有第三方醫療數據開發生態系統的缺乏對蘋果來說是一個開放的機遇。
由于FHIR(快速醫療互操作性資源)技術的普及,這一點變得更加容易理解。FHIR旨在提高醫院、醫生和其他相關方之間的互操作性。FHIR為不同的數據元素創建標準,這樣開發人員就可以構建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訪問來自不同系統的數據集。蘋果也成為了正在努力實現這一目標的公司之一。
此外,蘋果可以將醫療保健作為一種手段,將其產品分銷到傳統上難以滲透的人群中,如低收入和老年人群。考慮到這些群體患病的可能性更大,蘋果可以將自己定位為一種改善醫療結果的工具,并通過家庭成員或保險公司進行分銷。
蘋果在健康方面的優勢
盡管蘋果的專業領域不是醫療保健,但它在這一領域有許多優勢,其品牌就是最大的優勢之一。
隨著醫療行業轉向更加積極主動的模式,醫療保健提供方與患者的接觸也越來越多,擁有強大的品牌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與進入醫療保健領域的其他科技巨頭相比,蘋果對用戶隱私的關注是值得注意的,這也是蘋果在2019年CES大會舉行時,所刊登的廣告影射的重點。
蘋果強大的品牌效益使其與iPhone用戶建立了直接關系,為蘋果帶來了分銷和規模優勢。當蘋果發布Health應用程序后,用戶下載量節節攀升,與不具有相同規模的醫療行業初創公司相比,巨大的用戶基數也讓蘋果擁有了與醫療行業現有參與者進行談判的優勢。
截至2016年12月,僅在美國就有8580萬年齡超過13歲的iPhone用戶。相比之下,美國最大的健康集團UnitedHealthcare的醫療注冊人數僅僅約5000萬。
與各大健康集團相比,蘋果的用戶群數量(來源:CBinsights)
蘋果品牌包括一個彼此協作無間的產品生態系統,使得消費者將更多的時間、數據和偏好投入到蘋果產品中,成為了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如果購買蘋果產品能讓用戶體驗更順暢,并能將用戶蘋果賬戶上的其他現有數據連接起來,那么用戶購買蘋果產品的動機就會更強烈。很少有醫療保健企業能夠利用類似的生態系統效應。
蘋果公司對軟件和硬件的控制最終為其帶來了強大的品牌和消費者體驗。通過對數家人工智能公司的收購,蘋果增強了其軟件產品的整體實力。
隨著更大更復雜的數據集進入醫療領域,機器學習模型和人工智能將成為醫療行業參與者們的新賭注,他們也必須找到高效使用這些技術的方法。
盡管蘋果的人工智能技術水平可能不及其他科技巨頭,但它知道如何將硬件和軟件捆綁在一起。在醫療行業,訪問結構化數據流非常困難,但蘋果在硬件和軟件打包方面的專長意味著,它可以創建、構造和解釋數據本身。
該公司的硬件組件也在改進。蘋果將芯片制造業務遷入了公司內部,其新的A12芯片專注于運行人工智能應用程序。該公司還在尋求開發更好的醫療專用傳感器。
此外,iPhone的攝像頭質量可以識別更多的細節,新的燈光類型正在啟用新的機器視覺用例,如環境光傳感器、點投影儀等。
最后,蘋果還有很多非醫療收入,這意味著它不需要擔心傳統的營收方式,也不需要在醫療產品上賺取高額利潤。如果該公司希望深入醫療保健領域,憑借其龐大而多樣化的收入來源,它能夠經受得起與醫療保健相關的監管不確定性和漫長的回報時間。
apple Health和個人健康記錄(PHR)
個人健康記錄是蘋果醫療戰略的核心支柱。這一點在2013年的一項健康注冊專利中首次得到證實。2016年蘋果收購個人健康記錄初創公司Gliimpse,使其個人健康記錄業務取得了更大進展。
蘋果正在努力將健康和醫療保健領域融合在一起,以創造一種能夠使人們頻繁參與的產品。
以Apple Health為例,apple Health應用程序的第一頁是步驟跟蹤器和日歷,人們可以定期查看這些活動,這就為人們使用這款應用創造了一個理由。
健康數據的第二頁跟蹤和量化健康指標,包括身體活動、專注力、營養和睡眠。在上述每一個領域,蘋果都建議使用能夠幫助監控這些活動的應用程序,比如專為專注力設計的Headspace。
在生命類別中,用戶可以選擇與其他傳感器和跟蹤器連接,以監控特定的生物標志物。這些指標包括血液酒精含量、葡萄糖水平以及吸入器的使用。
個人健康的數據使用戶養成記錄習慣(來源:CBinsights)
2018年,蘋果宣布將把EMR數據納入手機健康記錄。它還宣布將通過一個名為HealthKit的軟件開發工具包(SDKs)向第三方開放其健康記錄API。在FHIR的支持下,患者可以通過登錄自己的患者門戶,將健康記錄數據導入自己的手機,然后向自己選擇的應用程序提供數據訪問。
某些應用程序開始使用來自蘋果個人健康記錄的數據。Pokemon Go和Oscar使用步驟跟蹤器(step tracker)。快速休閑沙拉連鎖店Sweetgreen集成了HealthKit,將通過應用程序訂購的餐點記錄到患者的健康記錄中。
超過120家醫療機構成為蘋果健康記錄測試版的合作機構,包括Adventist醫療系統、西奈山、克利夫蘭診所、Intermountain healthcare、LabCorp等。據報道,該公司還與初創公司Health Gorilla合作,后者幫助醫生訂購和消化實驗室測試數據。
蘋果的ResearchKit和CareKit
蘋果正在將iPhone和蘋果生態系統在研究或病人護理中的使用變得更加容易。ResearchKit和CareKit軟件開發工具包提供了快速構建自己的應用程序的模板,這是蘋果邁向醫療平臺的關鍵一步。
ResearchKit
2015年,蘋果公司推出了ResearchKit,作為讓醫學研究人員使用iPhone進行研究的工具。該工具具有以下優點:
1.讓招聘研究人員變得更容易。通過iPhone與消費者直接建立聯系,可以使蘋果減少注冊研究的阻礙,還可以利用消費者的健康記錄來識別合格的研究候選人。并且,ResearchKit研究的參與者不受地域限制,可以來自世界各地。
2.使大規模研究更加可行。通過簡化招募流程,可以使ResearchKit上的研究規模遠遠大于傳統研究的研究規模。蘋果心臟研究在一年內招募了40多萬人。一項名為mPower的移動帕金森癥研究吸引了1萬多名參與者。
與之相比,邁克爾·j·福克斯基金會(Michael J. Fox Foundation)的帕金森氏進展標記計劃(Parkinson’s progress marks Initiative,PPMI)研究在2010年招募一名帕金森氏試驗參與者需要花費約800美元,且目前只跟蹤了不到1000人。
3.簡化參加學習的過程。ResearchKit正在簡化研究的流程,使用可定制的模板引入研究、理解合格標準、獲得知情同意和數據訪問權限。對于患者來說,帶有yes/no問題、視頻和患者小測驗的知情同意書更容易幫助其理解他們正在注冊什么。
但是,盡管將臨床醫生從流程中移除會提高研究效率,但它也提出了一些疑問,即患者的聲明是否真實,以及臨床醫生是否應該回答相關問題。
總體而言,ResearchKit給了參與者更多的控制權,讓他們選擇在哪里提供數據,包括為未來的研究提供數據。例如,mPower公司發現超過75%的參與研究的人選擇捐贈他們的數據,這使得該公司能夠對外開放數據來源。
4.啟用遠程監視和診斷。參與者可以利用iPhone上的傳感器或連接到iPhone上(如apple Watch、聯網呼吸器等)來更連續地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而不是前往某一個護理點。采集的患者數據也可以用來幫助預測未來的疾病發作風險(如心率、震顫、皮膚電活動等)。某些健康誘因可能是環境因素導致,手機也可以捕捉到這些情況下的相關數據,例如哮喘發作高峰時的位置數據。
但是,雖然簡化注冊流程和增加可訪問性在理論上意味著更廣泛的人群可以參與試驗,但這仍然僅限于iPhone用戶群,因為他們往往更富裕。
這款手機還使用了諸如人工智能和面部識別等尖端技術,用于早期自閉癥檢測等新型測試。
ResearchKit 2.0更新后發布了新的工具,重點關注音頻,包括語音到文本的翻譯、分貝記錄、語音健康等。它還有助于將Airpods納入研究(包括聲音校準)。
制藥巨頭利用ResearchKit進行遠程臨床試驗
隨著ResearchKit的普及和能力的增強,越來越多的制藥巨頭正在利用這項技術開展研究。制藥企業希望直接接觸患者,這樣既可以更容易地招募臨床試驗人員,也可以獲取有關其藥物性能的真實數據。這些數據正在成為加快FDA審批過程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ResearchKit有可能幫助這些公司與不同疾病患者建立更密切的關系。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在2016年開始使用ResearchKit對類風濕關節炎進行研究;諾華(Novartis)也使用ResearchKit對多發性硬化癥(MS)患者進行了研究;輝瑞(Pfizer)則開發了一種狼瘡癥狀追蹤器。
諾華在FocalView上更進一步地進行研究,FocalView應用允許研究人員通過手機上的自我報告和工具實時監控眼疾進展。第一步是評估應用程序判斷視覺功能的能力,如視力和對比敏感度。下一步是通過ResearchKit遠程驗證將數據采集到常規臨床環境中的傳統測試。這為使用ResearchKit進行遠程臨床試驗奠定了基礎。
諾華通過FocalView做研究(來源:CBinsights)
考慮到運營和維護網站的高成本,以及對試驗人員招聘的嚴格限制,ResearchKit可能會在試驗中發揮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數字療法和導致行動不便的疾病方面。
制藥企業希望直接接觸患者,這樣既可以更容易地招募臨床試驗人員,也可以獲取有關其藥物性能的真實數據,這些數據正成為加快FDA審批過程中一個更重要的組成部分。
CareKit
ResearchKit取得成功后,2016年,蘋果推出了CareKit。它允許醫護人員和醫療機構開發應用程序,利用手機中的傳感器和工具實時監控患者,類似于研究人員使用ResearchKit的方式。
CareKit的優勢在于:
使醫院更容易在病人出院前后與其接觸;
為醫護人員創建監控患者的中心平臺;
其他服務可以輕松接入該平臺(例如非緊急醫療運輸)。
CareKit的網站集成了對慢性疾病的管理和手術(術前和術后)發作的關注。它也屬于開源應用,CareKit平臺發布后,有一些初創公司立即在該平臺上建立了自己的平臺,包括Glow,Iodine和One Drop。
第三方服務可以接入CareKit平臺。醫療運輸、依從性監測工具、健康產品交付、數字治療等公司都可以潛在地接入這些CareKit應用程序進行分發。
這使得醫院不僅將服務外包給其他公司變得更容易,還可以將這些服務打包成針對特定疾病或事件的服務包。由此看來,蘋果正在慢慢構建一個“服務即API”的生態系統。
手機、手表和醫療設備的創新
醫療設備將能夠使用有關患者的數據填充apple Health記錄。之前嘗試個人健康記錄的失敗部分是由于他們嚴重依賴用戶自己輸入數據。醫療設備可以被動地做到這一點。
蘋果最初的策略似乎是關注那些不是以醫療保健功能為起點的硬件,而是最終找到醫療用例。
隨著硬件,傳感器和計算能力的提高,我們可能會看到蘋果創建更多自己的設備,并使第三方設備制造商能夠在其基礎上進行構建。
手機作為醫療設備
在iPhone的一代代更新中,我們看到了新組件的推出,這些組件可以提高處理能力、傳感器、新型照明能力等。
其能力表現在:
apple新推出的內部A12仿生芯片,專為人工智能功能而設計;
點投影儀允許粒狀面部識別(在自閉癥檢測等領域中很有用);
強大的攝像頭和機器視覺可以為新型監控和診斷提供動力。
早在2017年8月,蘋果就獲得了其“計算健康數據的電子設備”的專利申請,但專利效果圖中描述的技術不是新的可穿戴健康追蹤器或醫療設備,而是一部iphone。
該專利文件描述了蘋果設備如何結合了相機,環境光傳感器和接近傳感器,以檢測血流的變化;并使用血量來計算用戶脈搏率,灌注指數等的健康數據 -使用戶能夠跟蹤心臟功能,體脂肪和血壓等區域的信息。
這項功能不僅能夠通過手指接觸iphone完成,利用耳朵、手掌或其他身體部位均可實現這些功能。蘋果公司在2016年第3季度收購個人健康數據平臺Gliiimpse之后,這項專利再次彰顯了蘋果公司將iPhone(或其任何消費設備)轉變為健康設備的雄心壯志。
以iphone為載體的第三方設備制造商
一些初創公司也利用搭載到iPhone上的功能,將診斷設備變得更為便攜,例如Butterfly Network (便攜式超聲波), AliveCor(多導聯ECG)和Cellscope (iPhone耳鏡)。
現有的醫療設備制造商已經開始構建專門設計用于Apple產品的設備。這些公司專注于用戶體驗,且借助蘋果的品牌,通過iPhone、apple Watch等進行數據捕獲。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發布了一項關于Zimmer Biomet和蘋果正在合作進行研究的聲明,以了解導致膝關節和髖關節置換患者獲得更好的護理體驗的改進因素。
研究人員將患者報告的反饋與apple Watch的持續健康和活動數據相結合,為Zimmer Biomet mymobility應用程序提供新的見解,以影響這些常見手術的護理標準。對于Zimmer Biomet來說,這項研究使公司更好地在髖關節和膝關節置換市場立足。
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于2016年推出了一項名為“綜合關懷替代模型綜合護理”的捆綁式支付計劃,為醫療服務提供者提供了髖關節或膝關節置換的“目標價格”。如果Zimmer Biomet設法提供低于該目標價格的護理服務,它將獲得節省的份額。
通過這種合作關系,Zimmer Biomet獲得了蘋果在消費者體驗方面的專業知識,以及用于捕獲和分析更多相關患者數據的硬件和軟件。
隨著越來越多的醫療設備制造商轉向這些基于患者體驗的商業模式,“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將成為關鍵。這項研究將是蘋果在患者體驗方面證明其價值的好方法。
蘋果的醫療設備
在2018年9月,蘋果宣布Apple Watch 4系列的單個導聯心電圖(ECG)已經通過FDA批準,并且搭載摔倒監測和即時報警的功能。這有助于將智能手表變成必不可少的產品,尤其是對于老年人而言,2018年秋季發布的新apple Watch也完成了蘋果將智能手表從消費電子轉變為健康產品、臨床可用設備的過渡。
在研究方面,蘋果公司與斯坦福大學的數字健康中心和UNC等大學建立了幾個合作伙伴關系,專注于其他方面的健康能力研究。蘋果正在為這些大學的研究人員提供數千款apple Watch,用于以下方面:
正念和身體活動
中風患者手臂康復的虛擬療法
AI支持堅持精神病治療
減少ADHD(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病例
偏頭痛預防和數據收集
暴飲暴食
這些研究項目可能有助于蘋果找到apple Watch未來的使用案例。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蘋果也在研究其他生物標志物的檢測,在心電圖上取得成功后,可以將監測擴展到其他領域,包括血液氧合、皮膚傳導性等。
從專利文件來看,葡萄糖監測和血壓監測也許是該公司關注的兩個領域。蘋果的一項專利涉及使用吸收光譜法測量樣品中物質的濃度,并可能應用于葡萄糖監測。據外媒報道,蘋果公司組建了一個團隊專注于非侵入性葡萄糖監測,此功能可以作為apple Watch或獨立設備使用,而另一個專利則是一種用于手腕處的血壓袖帶。
在真正的生態系統方式中,蘋果可能正在尋求開發一套監測設備,這些設備旨在協同工作并提供例如心率,身體活動等生理指標數據,以找到可能的相關性。
除了iphone和apple Watch外,Airpod被認為是蘋果公司下一個將應用于健康領域的硬件。蘋果已探索其Airpods是否能夠捕獲生物識別數據。通過將Airpod壓在內耳上,一項專利表明該設備可能捕獲內部溫度、心率和VO2(氧氣消耗量)。
“場外助聽器法案”允許制造商在沒有醫生的情況下直接向消費者銷售醫療級助聽器。隨著它的推出,蘋果公司在具有強大品牌和用戶體驗的設備中創建自己通過FDA認證的助聽器的時機恰到好處。
在家庭健康監測領域,2017年,蘋果收購了睡眠跟蹤企業beddit。該公司使用硬件來監控睡眠時間和效率、心率、呼吸、溫度、運動、打鼾、室溫和室內濕度等指標。睡眠追蹤可以補足消費者在睡眠健康和睡眠疾病(睡眠呼吸暫停,不安腿綜合癥等)之間的差距。
但近期,蘋果停止了對該公司的云支持,這一舉動暗示了beddit要么被折疊到蘋果生態系統中,要么將可能停產。
隨著公司通過HomePod智能揚聲器進一步拓展智能家居領域,HomePod可以通過添加健康/健康監控智能硬件來提高整個生態系統的價值。
醫療設備趨勢和布局策略
隨著蘋果繼續朝醫療方向的發展,監管環境已經成熟,公司可以開發更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醫療設備。前面提到的場外助聽器法案可能成為其他低風險設備的領先指標,可以看到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渠道,這需要蘋果公司提供的品牌和用戶體驗專業知識。
FDA專員Scott Gottlieb認為:“新的醫療設備賦予消費者權力,使他們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并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醫療保健。“Scott Gottlieb強調了這樣一種信念,即消費者手中的醫療設備將幫助他們做出更好的選擇,并繼續通過更多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醫療保健立法。
將蘋果的產品作為醫療設備多數是直接向消費者提供。但在這之中,消費者能否負擔是一個大問題。
隨著這些設備的醫療應用,我們可能會看到apple使用類似的補貼策略來增加硬件產品是使用。如蘋果不是通過與電信運營商合作的方式,而是使用保險公司和付款人來補貼其醫療設備的成本。在健康管理服務的過程中,將這些設備交到不良健康事件風險較高的低收入患者手中尤其重要。
UnitedHealthcare,Aetna,John Hancock等大的保險公司已經開始使用Apple Watch作為科技手段介入,給予其成員補貼apple Watch或將其納入獎勵計劃,促進用戶的健康行為,以達到保持用戶健康和控費的目的。
未來:蘋果的健康服務將朝何處去?
種種跡象表明,蘋果公司似乎也希望轉向初級保健服務。通過初級保健服務,蘋果將在患者進入大型醫院系統之前在價值鏈的眾多環節提前布局,apple可以成為管理醫院外患者健康的主要手段。
在蘋果的心臟研究中,用戶下載Apple Heart Study程序后,通過Apple Watch實現對房顫事件的監控,如果手表發現異常的心率表現,則可通過遠程醫療公司American Well與提供商聯系。這項研究要求apple Watch的準確性升級到黃金標準或通過更高的特異性測試。在確定需要進行醫院就診之前,這種遠程醫療外展可以幫助患者指導相關選擇。
這表明醫療保健從被動模式轉變為主動模式的特征,蘋果正在為此做準備:
被動健康模式
1. 生病時尋求健康服務;
2. 消費者通過不同的護理選擇分類;
3. 獲取數據以確認診斷。
主動健康模式
1. 數據通過醫療級的可穿戴設備獲取;
2. 如果有異常情況,護理選項將伸出援助之手,并通過測試、咨詢確認是否有必要去醫院;
3. 用戶已經有存檔的歷史數據集、生物標記和遺傳傾向記錄。
在連接患者和醫生方面,apple通過在遠程醫療方面的專利將二者連接。該專利允許用戶使用設備發起遠程醫療會話并授權向醫生使用某些數據,同時會顯示主治醫生的后續行動。
2018年Apple傳出為其員工推出“AC Wellness”診所后,關于Apple探索傳統實體診所的猜想此起彼伏。apple還通過領英招聘營養師、護理指導、睡眠和運動專家、護士執業者等職位。
外媒猜想,該項目可能在內部進行測試,然后作為自己的產品推出,為公眾提供更全面的初級保健體驗。
雖然apple似乎正致力于為醫院外的患者提供所有的護理導航器,但目前較為短板的一個領域是使用聊天的能力。異步聊天可以為患者提供另一層分類,并且可以主動產生通信協議而不會產生干擾,該功能通常通過全人工智能的自動化或與醫生交流實現循環。目前的醫療保健聊天機器人包括Babylon Health,K Health,Buoy,Your.MD等。蘋果可以為檢測到可能有異常的客戶或者在看到醫生后需要遵守某些治療方案的患者提供此類服務。
結論
蘋果正在模糊健康和醫療之間的界限,利用其產品在人們口袋中的位置來連接兩者。如果它可以打破個人健康記錄和患者數據平臺的“數據孤島”,它將使患者能夠做出決策并向他們選擇的任何人提供數據訪問,這是一種非常不同的醫療保健模式,患者在決策中擁有越來越多的杠桿、信息和代理。
通過近年來的一系列行為,蘋果在慢慢接近醫療保健,該公司通過垂直整合其經驗和產品取得了成功,并且似乎通過將用戶體驗的不同部分(設備,健康記錄,平臺和遠程醫療等潛在服務)連接在一起,從類似的角度接近醫療保健。
一些老牌企業將包括醫療IT和電子醫療記錄公司,以及醫療設備制造商開始構建面向消費者的商品設備,這些是歷史上沒有優先考慮用戶體驗的這部分企業,如果人們開始期望在他們的醫療護理中獲得更好的用戶體驗,這些企業有可能會輸給蘋果。隨著蘋果繼續進一步重塑醫學研究行業,臨床研究組織(CRO)也可能面臨風險。
蘋果擁有較為完善的設備生態系統,內置用戶群、品牌和激勵結構,使醫療保健真正以患者為中心。隨著生態系統的連接,蘋果開始進入醫療保健市場,現有的行業巨頭將不得不弄清楚如何應對。
一份關于蘋果公司探索性設計小組的簡介解釋了各小組如何秘密地開發下一代技術,包括經常在傳聞中出現的AppleWatch的無創葡萄糖監測裝置。蘋果公司在其組織內設有許多小組,負責開發新技術和產品,這些技術......
生產中,有的植物扦插容易生根,比如月季和葡萄;而大部分植物,比如蘋果卻生根困難。在我國蘋果苗木繁育實踐中,部分具有優良生態適應性的矮化砧木生根能力較差,這已成為制約蘋果優質大苗繁育的重要瓶頸問題。近日......
互聯網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阿里巴巴(09988.HK);騰訊(00700.HK);百度(09888.HK);京東(09618.HK);網易(09999.HK);三六零(601360.SH)等等本文核心數......
卡在2022年的最后幾天,臺積電兌現了年內量產3nm工藝芯片的承諾。12月24日,據中國臺灣媒體《經濟日報》報道,臺積電將于下周在南科園區的3nm工廠舉辦量產暨擴廠典禮。按照臺積電的規劃,這座總投資高......
北京時間11月16日早間消息,據報道,蘋果CEO蒂姆·庫克(TimCook)上月在德國的一次內部會議上表示,該公司將從亞利桑那州的一家工廠購買部分芯片。蘋果目前所有的處理器都采購自中國臺灣。該公司會自......
眼下正值高原蘋果豐收時節,甘孜州以高原蘋果產業為抓手,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全力加速鄉村產業振興進程。科技增產。深化與省農科院、省林科院、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等院(校)州合作,組建國家特技特派團9個,......
10月20日,特斯拉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特斯拉第三季度總營收為214.5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但低于分析師預期的219.6億美元。受此消息影響,特斯拉盤后一度跌超6%。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市值可能超過蘋......
據報道,蘋果再次高居智能手機利潤榜首,iPhone占據了整個行業80%的利潤。蘋果的收入同比增長了3%,盡管蘋果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第二,為16%,iPhone出貨量為4650萬部,蘋果的營收份額略高......
券中社10月3日訊,據蘋果公司公布的供應商最新名單,其全球范圍內的供應商至少新增了六家中國內地公司。新增的中資供應商包括中科三環(000970)、水晶光電(002273)、深圳市乾德電子,還包括目前在......
昨天iPhone14正式發售,而黃牛也表現的很踴躍,其中暗紫色的iPhone14ProMax最為搶手,512G版本的要加價2800元出手。看著很熱鬧,不過iPhone14系列目前已經出現了破發,14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