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核電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
國家能源核電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以下簡稱研發中心)是國家能源局于2010年7月批準成立的國家能源研發中心之一,依托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建設。研發中心定位于打造核電建設技術研發、成果轉化、項目管理、信息交流、實驗應用及人才培養等多維度和綜合性技術平臺,并以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為主線,按照開放性、集成性、自主創新及產學研相結合的原則,以全面提升自主工程建設能力為指引,通過系統梳理核電工程建設領域主要的技術短板和薄弱環節,通過集成創新和專項研發,形成包括:全生命周期數字化核電站仿真技術研究、工程管理技術研究、模塊化設計與建造技術研究、施工技術研究、調試技術研究、數字化儀控設計及驗證技術研究、設備國產化技術研究和EPCSM總承包“走出去”關鍵技術研究在內的核電工程建設技術領域九大研發方向。
研發中心在基礎設施和實驗平臺建設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績。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目前研發中心項目一期主體工程已全部完成并交付使用。在實驗平臺建設方面,研發中心下設的六個重點實驗室建設進展順利。其中自動焊實驗室、數字化儀控綜合驗證實驗室、數字化核電工程虛擬仿真實驗室與協作平臺建設已基本完成,其他實驗室建設正有序進行。此外,研發中心正策劃與國內知名高校、研究機構聯合共建實驗室,并計劃建設一系列以研發為主兼具培訓功能的研發實訓設施。
自成立以來,研發中心積極策劃并承擔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目前已承接國家、省級重大科技項目4大類共9個重點課題。一是在核電建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方面。2011年10月,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核電建設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正式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批準,該項目下設4個課題(包括“核電主管道自動焊接技術開發應用研究”、“核電工程總體進度精確測量與量化技術和模塊化技術研究”、“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設計驗證和調試裝置研發”和“核級焊材國產化開發及應用研究”),重點圍繞核電建設關鍵技術開展研究,結合示范項目建設,擬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方法和瓶頸產品。二是在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重大技術創新及產業化項目方面。2011年10月,“核電行業標準建設”、“核電建設項目協同管理技術研究”兩項課題獲國家財政部下達2011年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重大技術創新及產業化資金支持。三是在福島事件后改進項目方面。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后,按照國家能源局的要求,開展相關研究,提升核電設施在抗擊外部災害能力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研發中心組織相關專業力量,在經過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開展了《超設計基準事故緩解設備和系統研發》和《中國二代加核電廠抗震能力提升及超設計基準地震裕量分析研究》兩個項目研究。《超設計基準事故緩解設備和系統研發》課題的主要集中在全廠斷電(SBO)和最終熱阱喪失兩類超設計基準事故條件下的預防及緩解措施的研究;《中國二代加核電廠抗震能力提升及超設計基準地震裕量分析研究》項目針對在地震下確保核電廠安全停堆、排出余熱以及乏燃料儲存系統的安全需要,以 CPR1000核電廠為例,對中國二代加核電廠與上述功能有關的系統、設備和結構(SSCs)開展抗震能力研究,通過設計改進,提升二代加核電廠抗震能力;同時,對超設計基準地震輸入,開展地震裕量分析評估,研究核電廠抗震的薄弱環節,并提出應對措施。四是在新興能源產業備選項目方面。研發中心申報了“核島主設備設計及設計驗證評價平臺”項目。該項目針對核島主設備在工程設計、制造、安裝、調試和新型號研發中的需求,通過核島主設備的設計及設計驗證評價平臺建設,集成、優化配置和開發核島主設備設計及設計驗證中所需要的各種軟件工具,建成核島主設備設計的集成化平臺,提高設計效率,實現從傳統預測設計向準確預測設計的轉變,同時利用仿真技術代替試驗方法,解決工程建設中核島主設備的設計驗證問題。
研發中心在體系建設、交流合作和標準制修訂方面也開展了頗具特色的工作。一是在體系建設方面。研發中心先后完成了專業技術研究所及實驗室、管理團隊和中心學術委員會等一系列組建工作,并確立了依托三類人員、形成三個層次、實現三大功能的組織構架。研發中心學術委員會由我國著名核電工程專家葉奇蓁院士擔任主任,共32名行業內的專家和學者擔任委員。同時,研發中心于2011年初組織編制了《國家能源核電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發展規劃(2011-2015)》,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程序,為有效推動研發中心規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礎。二是在交流合作方面。研發中心開展了包括:核能行業核電廠調試啟動研討會、核設施建造安全導則技術會議等一系列大型學術交流和會議活動。其中,由國際原子能機構主辦,研發中心承辦的“核設施建造安全導則技術會議”,共有來自中國、美國、法國、英國、日本、韓國和印度等國際原子能機構成員國的核設施建造領域的專家參加并形成新增安全導則《核設施建造》的完整稿。三是在標準制修訂方面。截至2011年末,研發中心累計承擔國家行業標準編制項達到了219項,其中2011年獲批下達編制任務的行業標準91項,在行業內主要承擔單位中名列首位。通過政府重大研究課題的開發,大批量國家行業標準的編制,形成重點技術領域的有效突破和標準化,逐步實現對核電工程建設領域行業發展的有效引領。
為貫徹《國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思想和任務要求,進一步推進我國核電工程建設技術發展,研發中心將通過以下五個方面,狠抓落實,繼續推進研發中心建設工作:繼續完善和落實研發中心二期及實驗室建設工作,盡快落實聯合實驗室和綜合實訓設施的選址規劃和建設;進一步完善組織機制建設,細化各項辦法和實施細則,并根據實施情況和反饋不斷優化和調整;結合已有基礎,推進一批關鍵技術和重大項目,取得技術突破,通過政府重大研究課題開發,國家行業標準編制,形成重點技術領域有效突破和標準化,將逐步實現對核電工程建設領域行業發展的有效引領;拓展功能,體現研發中心開放性和央企社會責任感,以開放性為原則,實現與高校、研究機構的共享,以研發帶動人才培養,加大科研人員培養力度,使研發中心的價值最大化;打造 “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推進核電裝備自主化與技術升級。
為了向檢測實驗室提供明確的質量安全風險管理規范,提高分析檢測行業的整體水平,海關總署11月1日發布了《海關總署公告2023年第156號(關于發布《檢測實驗室質量安全風險管理通則》等60項行業標準的公告......
近日,國家標準信息平臺公布了11月份將要實施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這一批標準中涉及檢驗檢測行業的標準共計52條。其中包括國家標準7條,行業標準37條,地方標準8條。這些標準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
根據行業標準及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相關標準化技術組織已完成《聚氨酯預聚體中異氰酸酯基含量的測定》等60項化工行業標準、《硅鋇合金分析方法第6部分:碳含量的測定紅外線吸收法》等7項黑色冶金行業標準、《碘......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認可技術研究中心發布關于開展《認證認可行業標準集中復審》的通知為進一步加強認證認可行業標準(以下簡稱認標)制(修)訂計劃項目管理,根據《認證認可行業標準制(修)訂工作程序......
9月17日,在2023年世界地熱大會上,國際地熱協會面向全球首次正式發布《中國地熱供暖推薦做法》行業標準。這是全球地熱領域發布的第一項行業標準,對推動全球地熱行業的標準化、規范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助力......
近日,財政部、商務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研發機構采購設備增值稅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為鼓勵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促進科技進步,繼續對內資研發機構和外資研發中心采購國產設備全額退還增值......
8月2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圍繞支持外資研發中心提級擴容、支持開展高水平科技創新、提高研發便利化水平、加......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中提到,要吸引外資研發中心在京落地集聚,根據其在引入國際創新資源、擴大開放合作等方面的綜合評估結果,給予最高不......
國家藥監局關于發布YY0054-2023《血液透析設備》等32項醫療器械行業標準的公告(2023年第8號)YY0054-2023《血液透析設備》等32項醫療器械行業標準已經審定通過,現予以公布。標準編......
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了YY/T1888-2023《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醫療器械行業標準的公告(2023年第14號)。醫療器械行業標準信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