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地塊進行修復后,要特別重視風險管控,需要做好長期監測環節。一些修復項目在這些方面做得并不到位。”在通往湖南的高鐵上,北京本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建均和同事探討項目時,談到了風險管控的重要性。
近日,新的土壤標準《污染地塊風險管控與土壤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試行)》發布,在土壤修復行業中頗受關注。包括韓建均在內的多位土壤修復從業者表示,新標準就是及時雨,這將讓處于起步階段的土壤修復行業更加規范。
為什么發布新標準?
《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都要求風險管控、修復活動完成后,應當另行委托有關單位對風險管控效果、修復效果進行評估。
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污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是地塊環境管理的重要環節,風險管控、修復活動效果如何,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應該進行效果評估。”新標準的發布正是為了貫徹落實上述法律法規要求,完善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技術支撐體系,指導和規范污染地塊風險管控與土壤修復效果評估工作。
在國家層面上,原環境保護部發布《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工業企業場地環境調查評估與修復工作指南(試行)》,對場地修復的監測與效果評估提出了一些要求。在地方層面,北京市、上海市、重慶市、浙江省、廣東省基于當地管理需要,發布了地方性的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隨著修復行業的發展,急需國家層面的修復效果評估標準。
湖北省標準化與質量研究院資源與環境標準化研究所所長黃榮,長期從事土壤標準方面的研究工作。她表示,“此前,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污染地塊環境管理系列標準,分別是《場地環境調查技術導則》(HJ 25.1)、《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 25.2)、《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HJ 25.3)、《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導則》(HJ 25.4)。
其中,《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對場地修復的監測與效果評估提出了一些要求,但缺乏對修復效果評估系統性的規定,不足以支撐污染場地的修復效果評估工作。”黃榮解釋說,《污染地塊風險管控與土壤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試行)》是污染地塊系列第五個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用于建設用地污染地塊風險管控與土壤修復效果的評估,是指導第三方機構在土壤修復完成后,對修復效果進行科學合理的驗證和評估工作,并保證地塊風險達到相關規定做出的要求。
“新標準將與此前發布的4個標準一起,進一步促進和規范土壤修復這一新興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也為我國污染地塊環境管理提供技術支撐。” 黃榮說。
對土壤修復行業將有哪些影響?
土壤修復項目完成的效果如何,需要予以正確評估。就好比學生進行考試,需要一個標準答案供老師打分一樣。
土壤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人指出:“標準定位為通過資料回顧與現場踏勘、布點采樣與實驗室檢測,綜合評估污染地塊風險管控與土壤修復是否達到規定要求或地塊風險是否達到可接受水平。”做完土壤修復的“考卷”后,能得多少分,按照標準進行“閱卷”就可知一二了。
數據表明,近年來我國污染地塊修復產業發展迅速。黃榮援引了一組數據:“2010 年從事地塊調查與修復的企業不到 20 家,2013年達到370余家,2015年快速增加到1000余家。”同時,修復技術也從單一的阻隔、熱脫附發展到多種技術組合聯用。黃榮表示,新標準為污染地塊修復機構開展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將促進土壤修復市場的技術進步和發展。
“縱觀行業發展,業內普遍存在重修復輕效果評估和風險管控,項目驗收程序簡單且缺乏統一的評估技術體系等問題。”韓建均說。某些場地項目實施缺乏規范和過程監管,修復者投機取巧,很可能導致修復項目竣工驗收后污染再次爆發。
“對負責的場地施工團隊來說,即便項目驗收后,也要重視修復后的風險管控。” 韓建均舉例說,在湖南一個歷史遺留重金屬污染修復項目中,某土壤修復團隊重點把控施工質量,尤其重視后期防控及定期監測。重要環節填埋場防滲層施工,從原料采購到施工的每一個步驟,項目要經過施工員、質量員及安全員自檢,項目技術負責人及項目負責人兩級現場監管審核,總工隨機抽查核驗等多重關卡把控。針對填埋場,設立上下游長期監測井監控,施工完成后前5年每季度檢測地下水及土壤污染情況,5年后每半年檢測地下水及土壤污染情況,并編制環境污染變化報告及管控措施。
“現在,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出臺后,行業有了科學統一的效果評估標準,將推進場地修復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韓建均表示。
2024年2月2日,全國環境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07)2023年全體會議在京召開。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吳豐昌院士、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何凱濤副司長、原環保部政策法規司李慶瑞司長、中國標準......
最新標準初步統計,以色譜/質譜技術為基礎,2024年即將實施的相關標準超50項,涉及食品、土壤環境、水質、氣體檢測、化學、動物飼料、礦產等多個領域,其中11項只涉及色譜方法,其余均為質譜或色譜-質譜聯......
《質譜儀器分類與代碼》、《水質烷基汞、無機二價汞的測定在線固相萃取-液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和《粉煤灰碳含量的測定熱重法》三個標準于2023年12月通過了“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團體標準審......
2024年1月,對于氫能來說是在“兌現”月,以往的各種獎補政策逐步兌現,新的規范性政策逐次提出。本月有6項部委政策提出,15個省(市)提出30條與氫能相關的政策。部委:標準化強化中1月的部委政策中有三......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李白與酒、王維與酒,由古至今,千千萬萬人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不僅如此,每逢佳節盛事,親朋好友歡聚一堂舉杯共同歡慶的活動也早已深入人心......
1月19日,國家能源集團新能源院主編的《燃燒后二氧化碳捕集系統通用要求》《電廠燃燒后二氧化碳捕集裝置性能穩定評估程序》和參編的《煙氣二氧化碳捕集壓縮裝置運行與管理規范》3項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國家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管理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食品函〔2019〕556號)和《黑龍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為做好我省食品......
1月11日,全國標準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總結2023年標準化工作......
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批準設立國家標準驗證點(第一批)的公告》,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作為能效水效領域唯一承擔單位成功獲批。相關標準驗證工作將聚焦家用電器、商用設備、照明器具、工業設備、辦公電......
2024年1月1日起,130項國家標準開始正式實施,其中包括《便攜式電子產品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安全技術規范》《電動自行車電氣安全要求》等32項強制性國家標準,《企業知識產權合規管理體系要求》《能源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