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2-22 15:12 原文鏈接: 重大疾病患者“一粒藥”的期待何解?

       繼部分抗癌藥降價、進醫保后,“保障2000萬罕見病患者用藥”提上議程,備受關注。近期,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加強癌癥早診早治和用藥保障的措施,決定對罕見病藥品給予增值稅優惠。

      從多發病常見病,到罕見病、疑難病,國家打出“組合拳”,滿足重大疾病患者“一粒藥”的期待。

    圖片.png

      罕見病防治打出“組合拳”

      罕見病由于臨床上病例少、經驗少,導致高誤診、高漏診、用藥難等問題,往往被稱為“醫學的孤兒”。

      來自安徽合肥的兩歲多男童飛飛罹患“無痛無汗癥”,常把手指咬得血肉模糊,用手拔掉自己四顆牙齒,卻都沒有疼痛感。這種罕見病在全球只有約100例。

      飛飛罹患的“無痛無汗癥”是目前確認的7000多種罕見病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罕見病是指患病人數占總人口0.65‰—1‰的疾病,包括漸凍癥、“玻璃人”(血友病)、“木偶人”(多發性硬化癥)、不自覺跳舞(亨廷頓舞蹈癥)、松軟兒(脊髓性肌萎縮癥)、PNH(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等等。其實罕見病并不罕見,全部罕見病種共有7000多種,我國所有罕見病患者加在一起人數已達2000多萬……

      今年30歲的潘龍飛是一名卡爾曼氏綜合征患者。這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患者由于性腺功能減退,導致第二性征發育不良或缺失,此外還伴有嗅覺的減退喪失。

      “我是23歲才確診的。”潘龍飛說,從小他就比其他人瘦小,體弱多病,從6歲起父母就帶著他四處求醫問藥,直到23歲時才得以確診。每隔兩三天,他就要注射一次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來維持體內激素平衡。潘龍飛說,業內有一種說法,“罕見病很罕見,但是能看罕見病的醫生其實更罕見。”

      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張抒揚認為,“從關心重視多發病、常見病,逐漸走向關注關愛少見病、疑難病,特別是預后差的罕見病,對罕見病患者的關懷是社會發展和文明的體現,也代表著醫療的公平公正。罕見病診療的規范和孤兒藥的開發,也將帶動醫學整體水平的發展。”

      過去的一年,是國家逐漸規范罕見病診療的一年。

      2018年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5部門聯合制定的《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等陸續出臺……癌癥及罕見病患者迎來了希望。

      近期,從癌癥到罕見病,國家再次對重大疾病防治出臺“組合拳”。

      ——保障罕見病患者用藥。繼2016年12月國務院把扶持“孤兒藥”納入“十三五”深化醫改的重點任務后,今年2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決定對罕見病藥品給予增值稅優惠。從3月1日起,對首批21個罕見病藥品和4個原料藥,參照抗癌藥對進口環節減按3%征收增值稅,國內環節可選擇按3%簡易辦法計征增值稅。

      2月15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建立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的通知》,遴選出了罕見病診療能力較強、診療病例較多的324家醫院作為協作網醫院,組建罕見病診療協作網。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注冊司司長王平介紹,對臨床急需的境外新藥建立了專門的審評機制,遴選了第一批臨床急需的48個品種,包括罕見病的治療藥品和治療嚴重危及生命的部分藥品,對于罕見病治療藥品的審批時間是3個月內審結,對于其他的急需的治療藥品是6個月內審結。2018年批準的抗癌新藥18個,比2017年增長157%。

    圖片.png

      縮短政策紅利到基層的“反射弧”

      記者在基層采訪發現,買不到藥、救治費用高昂,成了罕見病患者的“生死考驗”。

      有些藥患者人數太少,藥企不愿生產,患者無藥可用。

      張抒揚說,首批罕見病目錄收錄的121種疾病中,39種疾病有藥可用,一共有54種藥。其中,在國內上市的藥品29個,能治療21種疾病。還有大部分罕見病無藥可用。

      有些罕見病藥品價格昂貴,讓患者望而生畏。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兒科主任秦炯說,在美國,罕見病患者每年的平均治療費用為13.7萬美元,其中很大比例是藥費。

      在武漢兒童醫院,1歲多的小宇哲安靜地躺在媽媽懷里,巴掌大的小臉被口罩遮住了一大半,小手上扎著留置針。小宇哲已經在醫院里住了近5個月。

      “郎格罕氏組織細胞增生癥——我和他爸爸聽到醫生的診斷后都懵了,兩個人坐在外面抱著手機查,查出來以后又抱著孩子哭。”宇哲媽媽掰著指頭算,從入院到現在,已經花了11萬多元,“聽說后續治療還要花10萬多元。”

      “克拉屈濱,一針7000多元,一個療程要用5支,后續要3、4個療程。這還不包括其他治療藥物的費用。”醫院腫瘤科副主任李暉說,宇哲的這個病不能算白血病,跟實體瘤也靠不上邊,大病救助的政策他都享受不到。這次國家公布了罕見病目錄,最近又大幅調低了這些罕見病藥品的稅負,價格也應該會隨之調低,這就給像宇哲媽媽這樣的罕見病患者家屬帶來一絲希望。

      由于罕見病的用藥量較少,企業研發藥品的投入較大等原因,國內生產的罕見病藥往往缺乏,或者價格比較昂貴。但這種情況陸續得到改善。

      廣東省醫學會罕見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遺傳與內分泌科主任劉麗教授舉例,以前想獲得治療罕見病的藥物,通過正規渠道根本買不到。患者想盡辦法買到藥后,醫院也不敢給病人用。“隨著一系列的政策出臺,納入罕見病目錄的一些治療藥物,通過綠色通道,已快速進入中國市場。”

      記者在廣東、安徽、湖北等地采訪了解到,國家談判的17種抗癌藥政策落地,患者能夠享受醫保報銷待遇。安徽省醫保局介紹,在確保國家談判17種抗癌藥政策落地的同時,安徽在2018年年底又針對另外13種抗癌藥實施帶量采購,這13種藥品價格平均降幅達39.52%。例如,降幅最大的藥品為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吉非替尼片,從一盒1000多元降到400多元。

      群眾熱盼的還有哪些“藥方”?

      在基層,重大疾病患者用藥還有哪些熱切的盼望?

      ——加強新藥研發,提高患者用藥的“可及性”。

      保障“孤兒藥”供給是罕見病患者“保命”的基礎。

      來自北京、廣州的罕見病專家認為,對罕見病來說,很多罕見病患者容易早期致殘、年輕死亡已經是不爭事實,醫院先把藥買來是當務之急。

      李暉等專家認為,對罕見病的治療主要還是依靠藥物,藥品花費在罕見病患者的主要醫療支出中所占比例往往達80%甚至更高。進口環節稅收優惠,給罕見病藥物市場帶來了積極影響。要想讓罕見病患者用得起高端藥,根本解決之道還是要加強自主藥物生產研發。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科主任顏士杰認為,“孤兒藥”需要國家政策扶持,定向生產,減免稅費,同時建立國家儲備體制和報警機制,及時調劑供需。

      ——加快完善癌癥等重大疾病診療體系,推進罕見病、癌癥篩查和早診早治,努力降低死亡率。

      早篩查、早治療是第一道防線——據臨床統計,八成以上的罕見病都是遺傳導致的。北京兒研所主任醫師李龍認為,建立產前篩查、兒童體檢等機制,是防治罕見病最低廉高效的手段。此外,在全國范圍內完善對罕見病的規范診療,尤其加強預防性治療,可提前預防,減少罕見病致殘致死。

      劉麗認為,組建國家罕見病協作網,就是為了讓罕見病診治相對集中和雙向轉診,減少誤診、誤治,給予已發病的罕見病患者更合適的診治方案。

      ——優化醫療保障體系。臨床專家認為,一些靶向藥、免疫療法等成本高昂,需要盡快建立多層次保障體系和多元付費體系。

      中國醫療保險雜志社社長郝春彭認為,要建立多層次的醫療保障制度,通過醫療救助和公益慈善進行社會兜底,通過商業保險進行多樣高端層次的補充,保證人們對醫療的不同層次需求。


    相關文章

    療效與安全性如何?有哪些評價指標?——權威專家就集采中選仿制藥相關熱點進行回應

    2018年以來,我國已開展8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涉及333種藥品。2021年6月起,國家醫療保障局委托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牽頭對第二、三批國家組織集采的23個代表性品種,開展第二期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真實......

    國家藥監局:22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暫停銷售使用、召回

    國家藥監局網站今天發布通告,通告如下:經海南省藥品檢驗所等5家藥品檢驗機構檢驗,標示為陜西海天制藥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生產的血府逐瘀片等22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現將相關情況通告如下:一、經海南省藥品檢......

    “招而不采+采而不用”第九批藥品集中采購陸續開啟

    8月28日,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發布《關于開展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相關藥品信息填報工作的通知》。從此次公布的藥品填報范圍來看,第九批集采涉及195個藥品品規,共計44個品種,包括右丙亞胺(右雷佐生......

    近350萬!廣東省藥品檢驗所實驗室設備采購項目(第六批)中標公告

    一、項目編號:GZZJ-ZG-2023486 二、項目名稱:廣東省藥品檢驗所實驗室設備采購項目(第六批)三、采購結果合同包1(廣東省藥品檢驗所實驗室設備采購項目(第六批)):供應商名稱供應商......

    靶向化療法可剿滅大多數實體腫瘤

    美國一家頂級癌癥治療和研究機構希望之城國家醫療中心2日發布公告稱,該機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在臨床前研究中顯示能殺死所有實體惡性腫瘤的靶向化療藥物。研究相關論文已發表在《細胞·化學生物學》期刊上,但有聲音......

    2023年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籌資標準為1020元

    ——三部門發文明確2023年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籌資標準為1020元近日,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持續推進健全覆蓋全......

    醫保基金飛行檢查必須常態化

    近日,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2023年醫療保障基金飛行檢查工作的通知》,將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2023年醫保基金飛行檢查。此次飛行檢查采取“省份交叉互檢”模......

    網上購藥很方便,但不見得安全

    遇到頭疼腦熱,手機一鍵下單,藥品很快送到家……當前,一些藥店開展網上藥品銷售業務并配備快捷的物流服務,讓網絡購藥像網絡購物一樣便捷,“互聯網+藥品流通”的新業態打開了廣闊市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

    49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被國家藥監局通報

    中新經緯7月18日電國家藥監局網站17日發布關于49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的通告。通告指出:經甘肅省藥品檢驗研究院等10家藥品檢驗機構檢驗,標示為北京朗迪制藥有限公司等16家企業生產的碳酸鈣D3顆粒等49......

    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跨境生產藥品正式投產上市

    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14日發布消息稱,香港聯邦制藥廠有限公司跨境委托其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關聯公司珠海聯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生產的維生素C泡騰片近日正式在內地投產上市并銷售,這對于開創性地推動粵......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