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gonaute蛋白(Ago)是一類龐大的蛋白質家族,是組成RISC復合物的主要成員。在進化過程中演變出了各種亞科蛋白。這些亞科蛋白可以識別各種不同類型的小RNA分子,從而在各種小RNA沉默途徑中發揮作用。
酶有明確的活性位點,與底物分子復雜地結合。這通常伴隨催化反應發生前的酶構象變化。對Ago酶來說,催化步驟需要插入一個“谷氨酸指”來形成插入式的催化構象,這種構象可以通過由兩個對稱的帶正電荷殘基提供的氫鍵網絡來穩定。
真核生物的Ago酶,這兩個對稱帶正電荷的殘基起著相同的作用,對分裂至關重要。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推測這兩種類似物在原核生物的分裂功能中起著同樣的關鍵作用。
令人驚訝的是,新研究顯示,原核生物Ago(pAgo),兩個殘基中只有一個(精氨酸545)參與了分裂功能。當另一種(精氨酸486)被其他氨基酸取代時,這種酶仍能保持其分裂活性。基于這些結果,進一步研究表明,R486可能發揮其他作用,如協助插入谷氨酸指。真核Ago(eAgos)和pAgo如此顯著的差異的發現,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見解——在從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的進化過程中,分裂功能是如何演變的。
為了得到這些結果,應用量子力學、分子力學和分子動力學(QM/MM)相結合的計算方法,闡明了氨基酸殘基的分裂反應機理和功能作用。這項研究是通過大規模的高性能計算資源實現的,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的Shaheen二代超級計算機加上Xin GAO教授團隊的合力計算,相當于10000個CPU,持續25周。
HUANG Xuhui教授說:“這項研究之所以成為可能,是出于目前的計算能力和QM/MM建模所允許的精度。”
比較哪些氨基酸殘基在pAgo和eAgo的靶DNA/RNA裂解步驟中起關鍵作用,揭示了蛋白質是如何從原核生物進化到真核生物,進而裂解DNA/RNA的。黃教授解釋說,這些信息可能有助于最終修飾Ago蛋白,以用作增強型基因編輯工具。
粗提的β-葡萄糖苷酶可采用硫酸銨沉淀或用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沉淀等方法初步分離。β-葡萄糖苷酶的進一步純化,往往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多種方法逐步分離。目前分離β-葡萄糖苷酶的方法較多,其中離子交換柱層......
酶是一種活性蛋白質。因此,一切對蛋白質活性有影響的因素都影響酶的活性。酶與底物作用的活性,受溫度、pH值、酶液濃度、底物濃度、酶的激活劑或抑制劑等許多因素的影響。(一)溫度大曲和麩曲的酶活性,在低溫干......
細胞焦亡是由gasdermin(GSDM)家族蛋白介導的程序性細胞死亡,在機體抵御病原感染、清除變異或有害細胞等過程中發揮作用。作為細胞焦亡的直接執行者,GSDM蛋白備受關注。哺乳動物的GSDM蛋白具......
4月13日,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周小龍團隊,在《核酸研究》(NucleicAcidsResearch)上以ActivityreconstitutionofKre33andTan1r......
1月24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朱茂炎帶領的地球-生命系統早期演化團隊,在《科學進展》(ScienceAdvances)上,報道了在華北燕山地區16.3億年前地層發現的多細胞真核生物化......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員帶領的“地球-生命系統早期演化”科研團隊在華北燕山地區16.3億年前地層中發現多細胞真核生物化石。這些保存精美細胞結構的微體化石被認為是迄今全球發現最早的多細......
美國杜克大學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方法,可擴大CRISPR技術的覆蓋范圍。最初的CRISPR系統只能靶向人類基因組的12.5%,而新方法使CRISPR技術能夠準確靶向幾乎所有人類基因,使人們通過......
11月8日,由美國、中國、英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合作的“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組計劃(Sc2.0Project)”最新研究成果在世界頂級期刊《Cell》及其子刊發布,此次成果發布標志著世界首個真核生物全......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名為PUCH的酶,它對于阻止寄生DNA序列在我們基因組中的傳播至關重要。這一發現可以讓我們深入了解我們的身體如何識別和對抗內部威脅(如基因組寄生蟲)和外部威脅(如病毒和細菌)。德國美......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確定了一種特定的酶如何在使前列腺癌變得更具侵襲性和更難治療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他們發現這種在身體的許多細胞中含量豐富的稱為轉谷氨酰胺酶2(tran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