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簡況》介紹,在環境空氣質量方面,2018年,全國338個城市中,只有121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占全部城市數的35.8%,同比上升6.5個百分點。338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9.3%。空氣質量相對較好的城市包括海口、黃山、舟山、拉薩、麗水、深圳等,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城市包括臨汾、石家莊、邢臺、唐山、邯鄲、安陽、太原、保定等。
生態環境改善任重而道遠。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超過1000個縣域生態環境質量達不到優良標準,另有超過六成城市空氣質量不達標。
生態環境部18日發布的《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簡況》披露,2017年監測的2591個縣域中,生態環境質量為“一般”“較差”和“差”的縣域分別有714個、288個和28個。
2018年監測的2583個縣域中,植被覆蓋指數為“一般”“較差”和“差”的縣域分別有172個、74個和47個,分別占國土面積的8.5%、11.7%和21.8%。
去年4月25日,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介紹,“全國生態環境狀況優良縣域共1458個,占國土面積42.0%。受工礦建設、資源開發、城鎮擴張等影響,局部區域生態退化等問題還比較突出。”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是2020年之前必須完成的一項硬任務。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張季在大會發言中表示,“三年行動”強調規劃引導,要求做好縣域鄉村規劃和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但目前來看,這項工作嚴重滯后。多數地區環衛基礎設施,比如垃圾處理廠和填埋場布點、污水管網鋪設線路等規劃都沒有,無序建設現象普遍存在。不少地方農村環境整治照搬城市做法,成本高、效果也不好,有的還導致更嚴重的二次污染。
《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簡況》介紹,在環境空氣質量方面,2018年,全國338個城市中,只有121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占全部城市數的35.8%,同比上升6.5個百分點。338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9.3%。
按照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評價,169個重點城市中,環境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20個城市(從第169名到第150名)依次是臨汾、石家莊、邢臺、唐山、邯鄲、安陽、太原、保定、咸陽、晉城、焦作、西安、新鄉、陽泉、運城、晉中、淄博、鄭州、萊蕪和渭南市。
空氣質量相對較好的20個城市(從第1名到第20名)依次是海口、黃山、舟山、拉薩、麗水、深圳、廈門、福州、惠州、臺州、珠海、貴陽、中山、雅安、大連、昆明、溫州、衢州、咸寧和南寧市。但這些城市空氣質量好,要么是靠近海邊,“老天幫了大忙”,要么是污染排放少,環境容量相對較大。
在地表水環境方面,同樣不容樂觀。監測數據顯示,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71.0%,同比上升3.1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6.7%,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
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七大流域和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西南諸河的1613個水質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74.3%,同比上升2.5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6.9%,同比下降1.5個百分點。
按照監測斷面(點位)數量統計,338個城市的906個在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監測斷面(點位)中,有814個全年均達標,占89.8%。
2018年夏季,符合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占管轄海域的96.3%;劣于四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占管轄海域的1.1%,主要分布在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江蘇沿岸、長江口、杭州灣、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區域。主要污染指標為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和石油類。
《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簡況》介紹,全國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穩中向好。其中,渤海近岸海域水質一般,主要污染指標為無機氮;黃海近岸海域水質良好,主要污染指標為無機氮;東海近岸海域水質差,主要污染指標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南海近岸海域水質良好,主要污染指標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
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系統扶貧工作會議要求,針對貧困地區農村人居環境“臟亂差”現象,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加快補齊農村環境短板。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也確定,今年將加強生態補償、行政村環境整治、城鎮農村污水治理、地下水污染防治等重大政策和補短板關鍵問題對策研究。
2023年10月16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10月下半月(16—31日)全......
污染源清單是空氣質量數值預報最重要的輸入數據之一,是影響預報準確率的關鍵因子。傳統自下而上源清單由于需要收集的信息量大、制作成本高,難以快速更新,往往需要1年以上才能更新一次,其不確定性在我國大氣污染......
2023年7月3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8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
生態環境部12日發布,今年上半年,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1.4%,同比下降3.2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2.6%,同比上升1.4個百分點。數據顯示,1至6......
今年以來,淮北市杜集區生態環境分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深入有序推進,統籌規劃,周密部署,實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網格化管理模式,并積極開展三項專項治理(道路揚塵專項治理、渣土運輸專項治理、餐飲油煙專項......
2023年6月30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7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
藍天保衛戰十年,大氣治理幾乎沒有放松的時候。2013年9月,以國務院名義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業界簡稱“大氣十條”)啟動,這是我國針對突出環境問題開展綜合治理的首個行動計劃。“大氣十條”明確......
“今年,我國面臨著氣象條件相對不利和污染物排放量顯著增加的雙重壓力,空氣質量改善形勢較為嚴峻。”28日,在生態環境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說。他表示,將通過工程減排、企業合......
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23年2月和1—2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空氣質量總體情況2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3.1%,同比下降8.3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4938.shtm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