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8-02 00:00 原文鏈接: 神經科學和人工智能的挑戰人類智能并非獨一無二

      認為人類獨一無二的觀點遭到了神經科學和人工智能的挑戰。

      在最近的幾個世紀中,科學一次又一次地挑戰人類自身的觀念。哥白尼將人類從宇宙中心的神壇請了下來;達爾文也否認了人類與其他動物之間有本質的區別。如今,不論是面對國際象棋大師,還是在“危機邊緣”(Jeopardy)節目中,計算機已經使人類智能敗下陣。不僅如此,現代神經科學的最新進展幾乎已經瓦解了關于靈魂和人格的傳統觀點。

      丹麥周末報的科普作家、神經系統科學家羅恩?弗蘭克(Lone Frank)說:“神經科學革命和基因革命正在改變我們看待自身的方式。以神經科學為例,我們正在抹殺‘靈魂’,這是顯而易見的。我們逐漸意識到大腦就代表了我們,這一觀點正不斷滲入到我們的文化之中。這也意味著并不存在一個所謂本質的自我。”

      最近出版的《思想場和我美麗的基因圖譜》(Mindfield and My Beautiful Genome)一書的作者弗蘭克(Frank)坦言,許多人并不愿意聽到上述這一消息。但是,當科學與文化相遇時,這是一個最容易被談起的話題,例如 2012年歐洲科學開放論壇(Euroscience Open Forum,簡稱ESOF)。兩年一屆的ESOF會議在歐洲城市召開,邀請頂尖科學家和科學記者進行技術講座,并舉辦基于文化的討論和活動。在7月12日的一場演講暨新聞會議中,弗蘭克對神經科學對人類自我認知的過時觀念的影響進行了評論。她說:“在任何一個人中并不存在一個所謂的真正自我,我們所擁有的只有自己的大腦,這意味著我們只是大腦在特定時間中所呈現的狀態而已。我們從神經科學中越來越明顯的認識到,大腦是極為可塑的,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改變大腦,包括通過實驗設備、認知技術、藥物等方式。”

      換句話說,沒有天生注定,也沒有與生俱來,你完全不必受縛于此。弗蘭克說:“與其去追尋我們是怎樣的人,還不如多想想我們想要成為怎樣的人。”

      除了神經科學,還有另一個領域也對人類本性的觀念進行了抨擊,這就是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領域。當計算機在許多智能比拼中擊敗人類的時候,人們往往將擁有感受能力作為自己更具優越性的證明。《最為人性的人類:人工智能教會我們如何生存》(The Most Human Human: Wha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aches Us About Being Alive)一書的作者布萊恩?克里斯蒂安(Brian Christian)認為:“這一策略或許將使我們重新關注地球上的動物與人類之間的關系。”

      他說:“在某種程度上,人工智能的發展對于動物權利來說,或許是一件意想不到的好事。因為,兩千年來我們一直試圖在哲學層面比較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區別,而如今轉變為通過比較我們與機器的區別過程中來定義人性。”

      “我們發現,人類同人工智能最明顯的區別,恰恰就是我們和其他動物所共有的特質――具體存在的感知能力,正是這一能力使我們可以識別物體、感知空間、交流溝通,等等。動物也具有此種能力,所以古往今來的哲學家們都將這些從人類的特征中剔除。而這一切是人工智能絕對辦不到的。”

      當然,在未來的某一天,機器或許能夠縮小他們同人類(包括其他動物)之間的差別。但是,人類仍然在許多方面優于計算機。以駕駛汽車為例,人類可以快速識別出現在道路上的物體,不論是垃圾、小狗、兒童,或者僅僅只是影子。而克里斯蒂安認為,通過利用貝葉斯概論設計的程序,計算機也許可以獲得這樣的能力。

      克里斯蒂安說:“在早前的幾十年中,計算機科學的邏輯一直是嚴格且刻板的――非1即0,非真即假。而我認為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 貝葉斯概率推理將成為計算機的邏輯。”

      在貝葉斯概率中,推理是基于由經驗而來的概率。這就如同是人類學會了如何應對這個或然的世界,并做出適合的行為。

      毫無疑問,人類進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類大腦掌握了貝葉斯數學原則。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就在一個世紀前,科學家們在科學方面大都拋棄了貝葉斯方法。拋棄經典的原則,用標準的統計方法來作科學結論確實更易實行,卻偏離了正確的軌道。

      如今,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不僅令人工智能挑戰人類智慧,也使貝葉斯計算方法能夠更加有效地執行,貝葉斯的方法正卷土重來。這本是大腦的一種能力,如今在計算機技術中卻反過來挑戰人腦本身。

    相關文章

    國博迎來一位特殊的職員——數字虛擬人“艾雯雯”

    7月22日,一位年輕的“女孩”正式入職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成為國博的一名特殊的新員工。她叫艾雯雯,是一名虛擬數字人。她“出生”于2000年5月4日,雖然才22歲,但是她已經擁有了豐富的知識......

    2022CCF未來計算機教育峰會舉行

    7月22~23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蘇州大學、蘇州科技大學、蘇州城市學院、上海師范大學、浙江工商大學聯合承辦的2022CCF未來計算機教育峰會(FCES2022)在蘇州CCFCCB(業務......

    Science:AI成功設計自然界中尚不存在的蛋白

    7月21日,來自華盛頓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在Science雜志上發布了一款新的人工智能(AI)軟件,該軟件能夠為自然界中尚不存在的蛋白質繪制結構。更令人振奮的是,科學家們已經利用這一軟件創造出潛在用于......

    知名科學家多篇論文被撤,其實驗室再曝學術不端

    編譯|沈春蕾多年來,卡洛·克羅齊(CarloCroce)研究團隊一直深陷在抄襲論文和偽造圖像的指控中。在克羅齊參與撰寫的論文中,有11篇已被撤回,還有21篇需要更正。克羅齊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在俄亥......

    從補全《富春山居圖》說起:AI普惠的背后

    人工智能(AI)發展至今,能做哪些事?7月21日,2022百度世界大會給出了回答:以百度為代表的科技企業正千方百計降低AI應用門檻,普惠千行百業。甚至,AI能做的一些事,已經超出人們的想象。比如,基于......

    馬斯克稱將自己大腦上傳云端,并與”自己“交談!

    IT之家7月19日消息,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表示,已將自己的大腦上傳到云端,并且和虛擬版的自己交談過。DogecoinDOGE/USD創始人比利-馬庫斯發推特稱,“如果你能夠將大腦上傳到云......

    “最毒乳腺癌”臨床診斷有了“智能方案”

    三陰性乳腺癌被稱為“最毒乳腺癌”。記者20日獲悉,中國的醫學專家攜手高校人工智能技術團隊,通過“院內多學科團隊聯合+跨區域醫工交叉協作”的方式,為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診斷研制出了“智能方案”。根據該智能......

    林浩添團隊榮獲吳文俊人工智能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7月16日,我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66個獲獎項目及個人受到表彰獎勵。其中,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教授林浩添團隊完成的“致盲眼病數字智能化診療技術體系的創研......

    李和風調研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7月15日,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李和風到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調研網絡安全工作。李和風一行觀看了中國科技云、院網絡安全保障平臺等系統的演示,聽取了院網絡安全管理和技術保障工作匯報,并進行了交......

    發表空間轉錄組與人工智能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自動化系沈紅斌教授、袁野副教授的課題組(模式識別與生物信息學課題組)在《自然-計算科學》(NatureComputationalScience)上發表題為《利用圖神經網絡對......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