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淡水魚批發市場已在全市率先試水,建立起一套利用物聯網技術的水產品追溯系統,對周邊供應上海的1137個漁場設立追溯監控,從魚苗投放到整個養殖過程,從產地資源管理到生產標準、質量安全,做到全程可監管。
第一批可追溯的魚已佩戴上了二維碼標簽作為身份證投入市場。今年,這套淡水魚追溯系統將部分開放,讓消費者可以查詢優質魚的養殖過程,通過加強監管,讓餐桌上的水產品更安全。
位于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的華東地區最大標準化養殖基地,水域面積8萬畝,每年可產出4000萬斤魚供應上海市場。目前,漁場已經設立了300多個監控探頭,從魚苗投放到飼料、藥品投喂,整個養殖過程全部接入物聯網設備,并上傳到上海最大的淡水魚批發市場的追溯系統上。
水產品追溯系統信息化管理員沈逸介紹,通過裸光纖直連的方式將這些視頻信息直接傳到上海,讓我們的門店,包括消費者能夠看到這些監控視頻,放心吃魚。
這些可追溯的魚運抵上海批發市場后,由專業人員給它們佩戴上帶二維碼的身份證明,掃描固定在魚身上的圓形牌就可以直接獲得塘口信息、放養捕撈時間、養殖戶等一些列信息。
光明漁業總經理戴建國表示,通過物聯網追溯技術,可以當天在6個小時之內發現食品安全造成的影響,可以直接追溯到每一個塘口、每一條魚。
目前,上海嘉燕水產批發市場已經對供應上海的1137個周邊漁場設立了追溯監控。這些數據不但可以識別漁場的供應量,做好供給側結構性調整,還能及時做出風險預警,消除水產品的安全隱患。
上海嘉燕水產批發市場負責人周輝表示:“通過技術分析,在水體放置傳感器,可以把所有養殖場里的水體和空氣、環境、土質做全面的監控,再由技術專家對整個漁場做技術分析。一旦這個漁場被污染了或者被視為不誠信企業,就不允許我們的車再去裝他的魚。”
長寧法院互聯網審判庭五周年慶暨“算法的社會責任”研討會舉行。五年來,長寧法院互聯網審判庭共受理網絡買賣合同糾紛、網絡服務合同糾紛等互聯網案件8350件,結案7932件,形成一批精品案例和實務研究成果,......
“2022上海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百佳表彰會”日前舉行。10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業化發展有特色、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突出的項目榮獲2021年度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自主創新十強”稱號。截至2022年......
2月15日,上海市印發《上海市新污染物治理行動工作方案》,其中明確指出要建立新污染物環境調查監測體系,對石化、醫藥、水產養殖等重點行業開展環境調查監測專項。上海市新污染物治理行動工作方案為全面落實國務......
2月8日,PNAS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王婧研究員、俞飚院士研究團隊、房鵬飛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馮海忠研究員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特異抑制自噬關鍵轉錄因子TFEB的小分子化......
上海科技館標本制作團隊將一只新近死亡的黑喉潛鳥基本制作成標本,讓它以別樣的方式停留在上海,提醒公眾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近日,人們在上海市浦東新區世紀公園內發現一只沾染大片油污的黑喉潛鳥,數日后,它被......
近日,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2023年度部門預算公布,其中科學技術支出預算5,396,583,666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部門預算是包括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本部以及下屬26家預算單位的綜合收支計劃。2......
近日,2022年上海市科技計劃資金分配結果公布,總金額318,549.1萬元,其科技計劃共11項,包括基礎研究與前瞻性重大技術研究、功能型平臺建設與發展、研發基地運行經費、關鍵技術領域科技攻關、科技人......
近日,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發文,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等文件要求,現將2023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啟明星項目(揚帆專項)擬資助人員名單予......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公示《2022年度第二批上海市創新產品推薦目錄》,擬將111個產品列入其中。其中,與分析檢測和科學儀器相關的包括色譜質譜聯用儀、全自動核酸提取儀、核酸提取及純化試劑、高通量智能......
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農業科技領域擬立項項目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等文件要求,現將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