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4-01 14:21 原文鏈接: 世界氣象日,來“科學求真營”

      第59個世界氣象日前一天,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報告廳里座無虛席。中科院院士、第61屆國際氣象組織獎獲得者曾慶存給200余名“科學求真營”的師生作題為《大氣科學的前身、現代與未來》的科普報告,給學生們講述天氣預報的發展歷史與未來。

      報告中,曾慶存回顧了上世紀60年代從氣象學發展到大氣科學的科技飛躍,暢談了數值天氣預報從孕育期(應用高度簡化的渦度方程)、青春期(應用原始方程)到成年期(全球中期預報)的演變過程。時至今日,較準確的定量數值天氣預報能及時預測氣象災害,對于防災、減災、救災,保護公民生命財產安全至關重要。

      “在數值天氣預報的支持下,經過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目前已經實現了多個登陸我國臺風的零死亡,極大地保護了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曾慶存介紹說,在數值天氣預報的基礎上,我國逐漸發展出短期氣候預測系統,并將最終建成研究和預估全球氣候和生態環境變化的地球數值模擬裝置。

      “科學的大道確實是不平坦的,只有勇敢、堅毅,才能永遠前進,攀上頂峰。”曾慶存鼓勵同學們認真學習,發揮中華民族刻苦鉆研、善于思考的優良精神,將來為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學生們認真聽取了曾慶存的報告并踴躍提問,活動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曾慶存告訴《中國科學報》,自己十分樂意為中小學生作科普報告,激發同學們的好奇心,引導他們好學深思,為中國大氣科學人才梯隊積蓄力量。

      曾慶存首創“半隱式差分法”,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求解原始方程作數值預報,并發展了數值天氣預報的數學物理基礎理論,是國際數值天氣預報理論的奠基人之一。他在衛星大氣紅外遙感研究中提出“最佳信息層”和反演方法,被世界各主要衛星數據處理和服務中心采用,服務于實時天氣預警和短期天氣預報。他倡導并參與研制國家大科學裝置——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為國家防災減災、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大氣環境治理等重大問題提供了科學支撐,促使我國地球系統科學整體向國際一流水平跨越。

      據了解,自上世紀50年代起,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數值預報的準確率和時效已經有了質的提高。目前,國際上天氣預報的有效性也從早期的1~3天提高到5~7天,7天的預測能力到了可進入實際業務預報的程度。

      世界氣象組織將數值天氣預報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技發展之一,《自然》雜志則盛贊數值天氣預報的發展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