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旋轉裝牛乳的三角燒瓶,使樣品充分混勻。
2. 用滅菌滴管或接種環以無菌操作取一滴牛乳,放在 pH 試紙上比色,將結果記錄于「結果」的表格內。
3. 用無菌操作取滿一接種環牛乳,在玻片上均勻涂抹 2.5 cm2 面積(可先在紙上畫 2.5 cm2 的方格,然后將玻片放在紙上),玻片標明日期。
4. 玻片放空氣中干燥。貯存在一有蓋盒內,待整個實驗的所有涂片制成后一起進行「7」以后的步驟或每片先進行第「7」步驟,再貯存,待所有玻片制成后再進行「8」以后的步驟。
5. 牛乳樣品放 30℃ 溫箱內培養。整個實驗(約需 10 d)均需在此溫度下培養。
6. 每兩天重復取樣測 pH 和制作涂片。每次制作涂片用同一接種環,取同樣的量。直至牛乳完成變酸過程和開始腐敗為止。
7. 所有涂片都用二甲苯處理約 1 min,以除去牛乳的脂肪,干燥后,火焰固定。
8. 革蘭氏染色。
9. 油鏡下觀察,數幾個視野的主要類型的細菌數,計算每一視野的平均數,描寫細菌類型,注明形態(桿狀或球狀)、大小(長或短,細長或寬大)以及排列(單個或呈鏈狀)等。 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