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孔是陸生植物與外界環境交換水分與氣體的主要通道及調節機構。它既要讓光合作用需要的CO2通過,又要防止過多的水分損失,因此氣孔在葉片上的分布、密度、形狀、大小以及開閉情況顯著地影響著葉片的光合、蒸騰等生理過程。在研究化學物質及因素對氣孔運動的影響時,經常需要觀察或測定氣孔開閉的程度。
實驗方法原理 | 氣孔是陸生植物與外界環境交換水分與氣體的主要通道及調節機構。它既要讓光合作用需要的CO2通過,又要防止過多的水分損失,因此氣孔在葉片上的分布,密度,形狀,大小以及開閉情況顯著地影響著葉片的光合,蒸騰等生理過程。在研究化學物質及因素對氣孔運動的影響時,經常需要觀察或測定氣孔開閉的程度。氣孔運動 (stoMatal MovMent)和保衛細胞積累K+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光合磷酸化形成ATP,保衛細胞質膜上具有光活化H+泵,H+泵水解ATP,利用釋放能量將H+分泌到細胞壁,內向K+離子通道開啟, 外邊的K+轉移進保衛細胞,從而降低保衛細胞水勢,吸水膨脹,使氣孔張開。本實驗通過人為的增加K+濃度觀察氣孔的變化。光下植物葉片的氣孔開啟,暗中氣孔關閉。氣孔的形態,大小及氣孔開度也可在顯微鏡下直接觀察。 |
---|
實驗材料 | 蠶豆葉片 |
---|
試劑、試劑盒 | KClTris一HCl緩沖液 |
---|
儀器、耗材 | 顯微鏡鑷子蓋玻片載玻片刀滴管液管培養皿 |
---|
實驗步驟 | 1. 取4個培養皿編號,取其中2個分別配制成250 M M 、5O MM KCl溶液2 ml (用 Tris-HCl緩沖液稀釋);取另外2個培養皿分別加入2 ml Tris-HCl緩沖液待用。
2. 撕2-3 MM 2的蠶豆葉表皮分別放入上述4個培養皿中,每個培養皿中放3-4片。
3. 將上面所做的1個裝有Tris-HCl緩沖液的培養皿放入實驗臺的抽屜里避光放置1.5 小時,其余3個放在日光燈下照光1.5小時。
4. 分別取出不同處理的葉表皮放在載玻片上,加蓋玻片,在顯微鏡下觀察氣孔的開度。 展開 |
---|
注意事項 | 觀察比較不同處理的表皮氣孔張開的情況,說明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