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11日晚在南京表示,嫦娥五號預計于2019年底發射,實現采樣返回任務。月球后續任務正在研發過程中,將實現月球極區探測,為未來建立月球科研站進行前期技術驗證。他還透露,進行“探火”(探測火星)時將帶比“玉兔二號”更重的巡視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孫澤洲的母校。當晚,孫澤洲在該校出席嫦娥四號研制團隊校友思政公開課。他在接受采訪時介紹了中國嫦娥五號、火星探測項目最新進展情況。
2019年底,中國計劃實施嫦娥五號任務。這也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的最后一步。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曾表示,目前嫦娥五號的整個探測器系統和其他技術系統準備較為充分,預定嫦娥五號將在月面選定區域著陸,采集月球樣品,并將樣品送回地球。
對此,孫澤洲告訴中新社記者,俗稱“胖五”的長征五號火箭,將搭載嫦娥五號飛赴月球采樣,目前進展順利。
同時,中國計劃于2020年發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
孫澤洲透露,目前中國火星探測項目進展正常,飛行產品已進入總裝和測試階段,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計劃在明年如期發射。
他還透露,火星探測器同樣會帶巡視器,“體重”比“玉兔二號”重一倍,約200多公斤,其相較于“玉兔二號”的移動能力、移動形態都將有所改善和提高,“希望2021年能夠安全可靠著陸火星,進行探測。”
2019年1月3日,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孫澤洲表示,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喚醒后工作正常。截至目前,“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月面行走累計178米。
至于很多人對“玉兔二號”“走得慢”的疑問,他解釋說,其實“玉兔二號”走得并不慢。它不僅要走,還要科學探測,還得走得安全。“比如,眼前有個石塊,它就得多次進行近距離的線路規劃。”
孫澤洲說,中國的月球探測、火星探測不是重復走別人的路,有自己的特點。他說,我們不會止步于此,還會走得更遠,將對火星及木星進行探測,讓航天器對其進行近距離接觸。
第14屆中國航展8日在珠海拉開帷幕,國家航天局作為主辦單位之一,攜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嫦娥石”等嫦娥五號最新科研成果亮相中國航展。此次航展,國家航天局設置了“新時代的中國航天”獨立展臺。該展臺包括“點......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長期以來,科學界一直在爭論火星低海拔的北半球是否曾經存在海洋,最新研究給出了肯定答案。美國科學家最近發布了一組地形圖,為火星北半球曾經存在海洋提供了新證據。這些地圖也是迄今最有力......
美國宇航局的InSight著陸器可能已經有了它最后的歡呼。研究人員了解到,著陸器于2021年12月24日在火星的AmazonisPlanitia地區探測到的一次火星地震實際上是一次流星體撞擊--這是任......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從地質意義上來看,火星已經“死”了。這顆星球上到處都是火山,有些地方還有古老的熔巖流。但這個寒冷、貧瘠的星球似乎早已失去了如其名字一樣的熱情。最新研究顯示,火星可能不是人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424.shtm美國兩架航天器捕捉到有記錄以來火星遭到的最強隕石撞擊。這次撞擊在火星留下直徑近15......
火星距離地球較近,是人類有望率先登陸的地外行星,因此一直是國際行星探測的重點目標,是除月球外人類探索最多的地外天體。火星大氣數據測量能夠建立和完善火星大氣模型,而所有的火星航空器,例如氣球、直升機、撲......
火星距離地球較近,是人類有望率先登陸的地外行星,因此一直是國際行星探測的重點目標,是除月球外人類探索最多的地外天體。火星大氣數據測量能夠建立和完善火星大氣模型,而所有的火星航空器,例如氣球、直升機、撲......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277.shtm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張佳欣據25日發表在《天體生物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
14日,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基于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的實驗室分析結果,并結合遙感探測數據,國家天文臺李春來、劉建軍研究員領導的團隊證明,嫦娥五號月壤的光譜特征主要是由其富含的富鐵高鈣輝石引起,而非......
法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學》雜志上撰文指出,他們的新研究表明,古代火星地面之下可能曾經存在大量微生物。如果這些簡單的生命形式真的存在過,它們會深刻地改變火星的大氣層,在火星上引發冰河時代并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