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觀察前的準備 (1)置顯微鏡于平穩的實驗臺上,鏡座距實驗臺邊沿約3—4cm。鏡檢者姿勢要端正,一般用左眼觀察,右眼便于繪圖或記錄,兩眼必須同時睜開,以減少疲勞,亦可練習左右眼均能觀察。 (2)調節光源,對光時應避免直射光源,因直射光源影響物像的清晰,損壞光源裝置和鏡頭,并刺激眼睛。如陰暗天氣,可用日光燈或顯微鏡燈照明。 調節光源時,先將光圈完全開放,升高聚光鏡至與載物臺同樣高,否則使用油鏡時光線較暗。然后轉下低倍鏡觀察光源強弱,調節反光鏡,光線較強的天然光源宜用平面鏡;光線較弱的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宜用凹面鏡。
在對光時,要使全視野內為均勻的明亮度。凡檢查染色標本時,光線應強;檢查未染色標本時,光線不宜太強。可通過擴大或縮小光圈、升降聚光器、旋轉反光鏡調節光線。 2. 低倍鏡觀察 檢查的標本需先用低倍鏡觀察,因為低倍鏡視野較大,易發現目標和確定檢查的位置。 將金黃色葡萄球菌染色標本置鏡臺上,用標本夾夾住,移動推動器,使觀察對象處在物鏡正下方,轉動粗調節器,使物鏡降至距標本約0.5cm處,由目鏡觀察,此時可適當地縮小光圈,否則視野中只見光亮一片,難見到目的物,同時用粗調節器慢慢升起鏡筒,直至物像出現后再用細調節器調節到物像清楚時為止,然后移動標本,認真觀察標本各部位,找到合適的目的物,并將其移至視野中心,準備用高倍鏡觀察。 3. 高倍鏡觀察 將高倍鏡轉至正下方,在轉換物鏡時,需用眼睛在側面觀察,避免鏡頭與玻片相撞。然后由目鏡觀察,并仔細調節光圈,使光線的明亮度適宜,同時用粗調節器慢慢升起鏡筒至物像出現后,再用細調節器調節至物像清晰為止,找到最適宜觀察的部位后,將此部位移至視野中心,準備用油鏡觀察。 4. 油鏡觀察 (1)用粗調節器將鏡筒提起約2cm,將油鏡轉至正下方。 (2)在玻片標本的鏡檢部位滴上一滴香柏油。 (3)從側面注視,用粗調節器將鏡筒小心地降下,使油鏡浸在香柏油中,其鏡頭幾乎與標本相接,應特別注意不能壓在標本上,更不可用力過猛,否則不僅壓碎玻片,也會損壞鏡頭。 (4)從接目鏡內觀察,進一步調節光線,使光線明亮,再用粗調節器將鏡筒徐徐上升,直至視野出現物像為止,然后用細調節器校正焦距。如油鏡已離開油面而仍未見物像,必須再從側面觀察,將油鏡降下,重復操作至物像看清為止。 (5)用同樣的方法觀察枯草芽孢桿菌染色標本。 (6)觀察完畢,上旋鏡筒。先用擦鏡紙拭去鏡頭上的油,然后用擦鏡紙蘸少許二甲苯(香柏油溶于二甲苯)擦去鏡頭上殘留油跡,最后再用干凈擦鏡紙擦去殘留的二甲苯。切忌用手或其他紙擦鏡頭,以免損壞鏡頭。用綢布擦凈顯微鏡的金屬部件。
(7)將各部分還原,反光鏡垂直于鏡座,將接物鏡轉成八字形,再向下旋。同時把聚光鏡降下,以免接物鏡與聚光鏡發生碰撞危險。 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