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將之雄略,千軍受益。”嘗到院士給企業帶來的技術發展與利潤甜頭之后,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周澤奇忍不住感慨。自中國工程院院士廖萬清來到公司的院士專家工作站之后,企業的創新人才培養、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不少產品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近日,中國科協組織媒體記者赴天津院士專家工作站采訪調研,多家企業負責人暢談這一高端智囊團帶給他們的強大助力。
攜手迎戰國際難題
2018年初,一篇名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文章火遍網絡,作者的岳父從小小的感冒開始,一路發展為嚴重肺炎,最終與家人陰陽兩隔。
“他起初被診斷為細菌感染,用了大量抗生素來醫治,不但沒達到消滅致病菌的效果,反而抑制甚至殺死了原本有益的菌群。這就使真正的兇手——致病真菌更加瘋長,最終耽誤了治療時機。”周澤奇嘆惋道。
悲劇背后,是我國依然落后的真菌診斷技術。在真菌與細菌合并感染的病人中,只有2%-3%得到了治療。不少病死的人直到尸檢時,才檢驗出真正的致病菌種。
事實上,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診斷技術,臨床侵襲性真菌病(IFD)的病死率高達70%~90%,堪稱全球難題。全球真菌感染行動基金會(GAFFI)提出了未來10年的95/95宏偉目標:到2025年,確保95%患有嚴重真菌感染的病人得到診斷,95%的病人接受治療。
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致力于IFD系列體外診斷產品研發、生產、臨床應用和技術服務的企業。2015年9月,該公司建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中國工程院院士廖萬清入站指導。
在廖萬清的指導下,丹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開發20余項IFD體外診斷產品和配套的全自動檢驗儀器設備,可根據聯合診斷方案組合使用。其中7項產品獲得CFDA(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認證、16項產品獲得CE(歐洲統一)認證。7項產品填補國內空白,6項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丹娜生物已與中東地區22家醫院展開合作,共同開展的“一帶一路”念珠菌血癥臨床診斷技術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繼廖萬清院士之后,丹娜公司還與英國皇家病理學學院Malcolm Richardson 院士簽訂了入站協議。2018年,該工作站被中國科協評為“全國示范院士專家工作站”。
高瞻遠矚指明方向
從院士專家工作站中受益的企業還有很多。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英浩的指導下,天津經緯輝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出了1100千伏的鋁換位導線,并在此基礎上研發出了一種干式平波電抗器。
我國地域遼闊,能源分布不均,對遠距離、跨區域、大容量輸送電力有著強烈的需求。500千伏以下的傳統交流輸電存在輸送距離和容量有限、線路損耗大等缺點。而電壓等級達到±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電和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電的特高壓則能大大改善這些問題。
因此,經緯輝開光電公司的1100千伏鋁換位導線及相應電抗器在遠距離電力輸送中大有可為,以該技術為基礎的新疆準東(昌吉)—安徽皖南(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項目,是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特高壓輸電工程,對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發展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我們公司作為該工程一次設備干式空心電抗器的供貨單位,從設計、研發和生產制造全部為獨立自主完成,這使我國特高壓系列干式空心電抗器等高端電力裝備的產業競爭力達到世界先進行列。”該公司的副總經理張國祥說。
在技術專家袁衛國看來,院士專家工作站的設立給公司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改變了公司的行業地位。“朱英浩院士從來不會告訴我們具體的做法,但他會站在一個我們難以企及的高度,給我們指明研發和生產方向。我們沿著這個方向努力,經濟效益和行業地位都是水到渠成的。”
高端智囊展現力量
據悉,院士專家工作站是院士及其專家團隊與企業等單位建立的產學研協作平臺。2003年以來,在中國科協、中國工程院等相關單位和部門的大力推動下,院士專家工作站得到了長足發展,截至目前,全國“院士專家工作站”已近5000家。
來自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的消息顯示,下一步,中國科協將深入挖掘工作站作為科技成果高效轉化器的內涵機制和內在功能,充分發揮科協組織的獨特優勢,努力把工作站建設成為廣大企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基地、高新科技成果向企業轉化的重要通道、科協組織開展創新爭先活動的重要陣地、地方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3月17日至19日,華南地區中國科學院院士年度學習交流活動在深圳舉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吳朝暉,深圳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代金濤和33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出席了此次活動。活動由深圳中國科學院院士......
據溫州肯恩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3月14日上午,溫州肯恩大學召開2025年春季學期全體行政員工大會。校黨委書記、理事長王北鉸主持會議,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包剛部署2025年學校重點工作。校領導班子全......
關于對《2025年度京津冀基礎研究合作專項項目指南(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按照《關于共同推進京津冀基礎研究的合作協議(2021-2025年)》安排,京津......
全國政協委員、多模態人工智能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喬紅院士在央視新聞節目中表示,我國機器人技術已經得到飛躍式的發展,和國際的先進水平距離顯著減少,近三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的裝載量達到全球的二分之一以上。我......
市科技局關于撤銷52家雛鷹企業、31家瞪羚企業、10家科技領軍(培育)企業2024年度入庫登記編號的公告各有關單位:根據《天津市雛鷹企業、瞪羚企業、科技領軍企業和科技領軍培育企業評價與支持辦法》(津科......
斯坦福大學納米材料科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崔屹教授的研究成果全球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根據scholarGPS的統計,崔屹教授的論文《ImprovingcyclabilityofLimetalbatte......
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杰出學者王中林院士,在過去五年中被公認為該領域的頭號學者。根據近日scholarGPS發布的榜單,王中林院士在材料與工程學科等多學科下的排名,近五年榜單終生榜單里均名列前茅。排名類......
2月19日,西安工程大學發布訃告,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學終身名譽校長姚穆同志于2025年2月19日8時22分在陜西西安因病逝世,享年95歲。訃告原文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
近日,天津市政府發布《天津市全鏈條支持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25條具體措施。此次措施主要包括六部分共25條,包括加強創新策源能力建設、加速創新藥械注冊審批進程、促進創新藥械臨床應用等。在......
據武漢發布消息,2月6日上午,在武漢市“新春第一會”全市科技創新大會上,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獲得800萬元獎勵,并受聘為武漢科技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去年6月24日,2023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