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91751205, 41525011, 91428308)等資助下,上海交通大學王風平教授和肖湘教授研究團隊與德國不萊梅Max-Planck海洋微生物研究所開展合作研究,首次發現古菌界多種古菌門類具有烷烴厭氧代謝潛能。研究成果以“Expanding Anaerobic Alkane Metabolism in the Domain of Archaea”(厭氧烷烴代謝在古菌中的拓展)為題,于2019年3月4日發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自然?微生物學》)上,王寅炤博士后為該文的第一作者。論文鏈接:http://dx.doi.org/10.1038/s41564-019-0364-2。
甲烷是重要的潛在能源(可形成甲烷天然氣水合物)和溫室氣體,甲烷的產生和消耗(氧化)是自然界碳循環的最重要環節之一,極大地影響和調節了地球氣候/溫度。自然界中甲烷的產生和氧化主要在無氧(厭氧)環境中由屬于原核微生物的古菌來完成。已有的研究長期認為厭氧甲烷代謝反應只集中在廣古菌門(Euryarchaeota)古菌中,具有特異的利用甲基輔酶M還原酶(methyl-coenzyme M reductase,MCR)為關鍵酶的特異代謝途徑。除了活化和產生甲烷,MCR近期還被發現是小分子烷烴丁烷氧化的關鍵酶。近期,除了廣古菌門(Euryarchaeota)古菌,MCR還被發現存在于少量其他古菌門Bathyarchaeota和Verstraetearchaeota中,具體功能尚不明確。
該研究通過收集和整理全球公共數據庫中的環境宏基因組和本研究小組得到的南海冷泉區沉積物宏基因組,系統調查研究了MCR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對應古菌的代謝潛能。研究發現具有烷烴厭氧代謝潛能的古菌在古菌域廣泛分布,除了包括已知的重要古菌門類Euryarchaeota, Bathyarcheaota, Verstraetearchaeotahaeota, 還包括例如Korarchaeota,Hadesarchaeota,Nezhaarchaeota。Nezhaarchaeota是本研究中新命名的潛在古菌新門類,以中國神話人物“哪吒”來命名(如圖)。本研究發現厭氧烷烴產生/氧化廣泛分布于古菌不同類群,暗示烷烴產生/氧化反應是古菌和早期生命的基本特征。還發現一類古菌具有在一個細胞內同時進行甲烷厭氧氧化和硫酸鹽還原的潛能,而目前所有已知的甲烷厭氧氧化古菌都需要與硫酸鹽還原細菌共生。
該研究拓展了科學界對自然界烷烴厭氧氧化和古菌的認識,認為烷烴代謝很可能是古菌和早期生命的基本共同生命特征之一,為深入研究生命起源和演化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首次發現古菌具有可在同一個細胞內進行甲烷厭氧氧化和硫酸鹽還原的潛能,將開啟對烷烴厭氧氧化機制新的認識。同時這些基礎研究也有望為認識自然界小分子烷烴化合物資源形成和儲量提供科學依據。
韓國蔚山科學技術院5月31日表示,該機構化學系研究組在《自然·通訊》上發表研究論文,闡述了一種利用水分解生成活性氧殺死癌細胞的新方法。研究組在實驗中注意到,癌細胞膜氧化時,會產生細胞焦亡過程。細胞焦亡......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生豬產業科技創新團隊龐衛軍教授課題組在《RedoxBiology》發表題為“Melatonin"promotesgutanti-oxidativestatu......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何宏平團隊通過研究,揭示了太古代陸地表面的地球動力學氧化。相關成果4月21日發表于《通訊-地球與環境》(CommunicationsEarth&Environ......
近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王亮生研究發現,古蓮的蓮房具有顯著高于其他部位的抗氧化能力,這與其含有的酚類物質種類和含量顯著相關。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食品化學》。蓮,又稱荷花,是重要的水生觀賞植物,兼具......
1,3-丁二烯(1,3-Butadiene, BD),作為最簡單的共軛二烯烴,被廣泛用于橡膠、熱塑性樹脂及尼龍等合成,其年產量僅在美國就高達10-50億磅。汽車尾氣、煙草煙霧、塑料或橡膠設施......
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國家心血管研究中心DavidSancho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氧化磷酸化選擇性地調節組織巨噬細胞穩態。這一研究成果于2023年2月3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免疫》上。通過分析人類和小鼠......
公告信息:采購項目名稱物理系激光-氧化-還原分子束外延聯合系統采購項目(重新采購第1次品目貨物/通用設備/儀器儀表/其他儀器儀表采購單位南方科技大學行政區域廣東省公告時間2022年11月21日16:4......
厭氧消化技術在有機固廢資源化以及可再生能源生產領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由于秸稈類有機固廢結構復雜,其厭氧消化往往存在產氣效率低、發酵周期長的問題。針對此問題,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郭榮波研究員帶領的工業......
厭氧消化技術在有機固廢資源化以及可再生能源生產領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由于秸稈類有機固廢結構復雜,其厭氧消化往往存在產氣效率低、發酵周期長的問題。針對此問題,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郭榮波研究員帶領的工業......
驗方法原理循環伏安法(CyclicVoltammetry,CV)是最重要的電分析化學研究方法之一。其儀器簡單、操作方便、圖譜解析直觀,在電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的研究領域廣泛應用。伏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