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概要
掌握RNA提取的基本技術,了解RNA提取過程中的各種注意事項。
實驗原理
RNA提取是分子生物學實驗中難度較大的實驗技術。
RNA提取和DNA提取有類似的地方,因為它們都是核酸,都具有較好的水溶性。提取RNA首先破碎細胞,然后用提取液將RNA溶出,反復抽提去除蛋白質,加入乙醇沉淀RNA,將RNA沉淀溶解備用。那么如何區分DNA和RNA分開?DNA和RNA的溶解性不同,DNA在1M的鹽溶液中具有最好的溶解度,而RNA在0.14M的鹽溶液中具有最好的溶解度,所以可以利用它們的溶解性將它們進行區分。另外,RNA的分子量一般比較小,而DNA分子很大且和蛋白結合成復合體,所以DNA更容易隨蛋白沉淀,而RNA具有較好的溶解性。
RNA提取的另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如何抑制或去除環境中RNA酶。所有的玻璃、陶瓷和鐵器具在180℃×6
h以上。所有的塑料器皿用0.1%的DEPC水37℃過夜浸泡,然后濕熱滅菌80℃烘干備用。配制溶液所需的水也要用DEPC處理過的水,而配置Tris相關的緩沖液時Tris會與DEPC發生反應,應避免用DEPC處理。另外操作過程中應戴手套。
判斷RNA 的質量主要有兩個標準,一是純度,二是完整性(是否被降解)。RNA的純度可以通過分光光度計進行測定的A260/A280值來判斷。RNA的完整性主要通過電泳分析來闡明,未降解的總RNA電泳時在凝膠中會出現18S和28SrRNA對應的條帶(如果有DNA污染則在RNA后會發現基因組DNA對應的條帶)。RNA電泳系統也要嚴格對RNA酶進行處理。如果用普通瓊脂糖凝膠電泳,則用盡量減少電泳時間。
主要試劑
1、暗培養7天的小麥苗,用前光照誘導3 h
2、DEPC
3、DEPC處理的ddH2O
4、RNA提取液:(每1000毫升中含有)
Tris 6.06 克 (最終濃度為50 mM )
LiCl 6.03 克 (LiCl -H2O 9.06克)(最終濃度為150 mM )
EDTA(0.5 M) 10 毫升 (最終濃度為5 mM )
SDS 50 克(最終濃度為5 % )
5、8 MLi Cl:33.92克Li Cl 溶于100 ml DEPC處理的ddH2O
6、水飽和酚
7、氯仿
8、0.5M NaCl
9、溴乙啶(EB): 10mg/ml溴乙啶。 注意:該試劑具致癌作用,用時要小心。
10、點樣緩沖液Loading buffer(10×):0.25%溴酚藍,40%甘油。
主要設備
1、分光光度計
2、電泳儀
3、臺式離心機
4、手提式紫外監測儀
5、恒溫水浴
6、凝膠成像系統
實驗材料
暗培養7天的小麥苗,用前光照誘導3 h
實驗步驟
1、取植物葉片1-3克,放在液氮中磨成粉末。(可以多研磨一些,然后分裝,小量提取試劑量可減至1/10)
2、液氮揮發完之前,倒入含有10 毫升RNA提取液的離心管中,迅速反復倒置混勻,直至看不見任何團狀物為止。
3、立即加入10毫升的等體積(酸性)酚/氯仿,劇烈(!)反復倒置混勻5至10min(如在震蕩器上震蕩,要確保混勻而不能僅僅是振動!)。
4、13000g×5min,吸管取上清(注意避免吸取界面上的蛋白)。
5、重復步驟3和4,三次左右(注意觀察界面上白色物質)。
6、取上清,加入等體積的氯仿,反復倒置混勻2-5min。
7、13000g×5min。
8、取上清,加入1/3體積8 M 的 LiCl (即8 M LiCl應占最后體積的25%), 沉淀RNA,4℃過夜。
9、離心13000g × 10 min。
10、棄上清,保留沉淀(此時應把RNA沉淀轉入Eppendorf管中,以便于操作), 加入70%無水乙醇 30% 0.5 M NaCl 的混合液0.5 毫升洗滌沉淀數分鐘(和緩地反復倒置混勻),離心 (13000g × 2 min)。重復洗滌沉淀數次。
11、用70%乙醇再洗滌2次沉淀,去掉鹽離子。
12、用槍頭吸去殘留的液體,真空干燥2min。
13、加入200 ul DEPC 處理過的水溶解RNA。
14、取用5 ul電泳檢測RNA完整性, 用TEB 緩沖液, 200V× 20-30min。
15、取5 ul稀釋40倍測定RNA純度和濃度,A260 nm /A280 nm應在 2.0 左右。
16、將RNA 分裝,放在-70℃長期保存備用.
注意事項
輔助方案:試劑盒提取法(Trizol)
(一)試劑:
1.Ttizol Reagent
2.氯仿
3.異丙醇
4.70%無水乙醇
5.DEPC
(二)器材:
1、研缽
2、離心機
(三)實驗步驟
1、稱取小麥葉片50-100mg,于研缽中加液氮研磨成粉末,迅速轉移到1.5ml離心管中。
2、加入1 ml Trizol Reagent,15~30℃×5min。
3、加入0.2ml氯仿,劇烈振蕩15 sec,15~30℃×3min。
4、冷凍離心12 000 rpm×15min。
5、將上清液轉移到另一個離心管中,加0.5ml預冷異丙醇,混勻 ,-20℃放置20min。
6、冷凍離心12 000 rpm×10min。
7、加入0.5ml 70% 乙醇洗RNA沉淀,懸浮,7500 rpm×2min,除去乙醇。
8、加入30 ul DEPC 處理過的ddH2O溶解RNA。
在癌癥治療領域,化療藥物耐藥性問題一直是阻礙治療效果提升的關鍵瓶頸。癌細胞擁有多種復雜的機制,能夠巧妙地逃避化療藥物的“攻擊”,其中,高活性的抗氧化系統可以有效減輕藥物誘導的活性氧(ROS)損傷,成為......
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主導的一項研究揭示,DNA和RNA的表觀遺傳學協同調控比過去想象的更加緊密。這項發表在最新一期《細胞》雜志上的研究,結合了DNA和RNA研究結果,指出這兩種調控方式共同作用,形成......
近日,廣州醫科大學-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聯合生命科學學院特聘教授、廣州實驗室研究員苗智超團隊與合作者,對來自全球18個團隊的預測進行了大規模評估,涉及23個RNA結構,包括RNA元件、適......
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突破性的顯微鏡方法,能夠以細胞級分辨率對完整的小鼠大腦進行詳細的三維RNA分析。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的這種名為TRISCO的新方法,有可能改變人們對......
記者10日了解到,國際頂級學術期刊《Cell》在北京時間9日11時發表了中山大學與阿里云合作的科研成果,研究團隊利用云計算與AI技術發現了180個超群、16萬余種全新RNA病毒,是已知病毒種類的近30......
記者10月6日從華中農業大學獲悉,該校棉花遺傳改良團隊開發出基于CRISPR/dCas13(Rx)的新型植物RNA甲基化編輯工具。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先進科學》雜志。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生物......
南京醫科大學教授鄭科、郭雪江和副教授林明焰與中南大學教授、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副院長譚躍球等課題組合作,系統鑒定了哺乳動物生精細胞RNA結合蛋白、RNA結合結構域和非結構域元件,構建其男性不育相......
9月4日,華中農業大學棉花遺傳改良團隊在《先進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了其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開發出基于CRISPR/dCas13(Rx)的新型植物RNA甲基化編輯工具。以往對植物中m6A功能分析研究,多數......
拓撲異構酶I(TOP1,TopoisomeraseI)是一種能促使DNA放松并預防和消除轉錄過程中扭轉應力(torsionalstress)的重要酶類,然而,調節TOP1酶類活性背后的機制,目前研究人......
南京醫科大學生殖醫學與子代健康全國重點實驗室鄭科教授和郭雪江教授與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林明焰副教授及中南大學譚躍球教授等團隊合作,在Science期刊發表了題為:TheLandsc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