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抗帕金森病藥和治療老年癡呆藥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是神經系統常見的慢性進行性疾病,典型的癥狀為運動徐緩、肌強直、震顫和共濟失調。
現認為帕金森病是因黑質有病變,多巴胺合成減少,使紋狀體內多巴胺含量降低,黑質—紋狀體通路多巴胺能神經功能(起抑制作用)減弱,而膽堿能神經功能(起興奮作用)相對占優勢,從而產生帕金森病的肌張力增高癥狀。
第一節 擬多巴胺類藥
一、 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
[體內過程]
口服后,大部分左旋多巴在外周肝、心、腎等處脫羧生成多巴胺,多巴胺不易通過血腦屏障,在外周引起不良反應;實際進入中樞神經系統的左旋多巴僅為用藥量的1%左右,在腦內轉變為多巴胺發揮治療作用。
[作用與用途]
1、抗帕金森病
特點:
(1)起效慢但療效持久,且隨用藥時間延長而遞增;
(2)輕癥、年輕患者療效好但老年、嚴重患者效果差;
(3)肌肉強直、運動困難改善好但對肌肉震顫效果差;
(4)多種原因引起的帕金森綜合癥有效,但對抗精神病藥(阻斷中樞多巴胺受體)引起的無效;
(5)緩解癥狀但不能阻止病情發展。
2.治療肝昏迷:L-多巴在腦內轉變成NA,恢復正常的神經活動。
[不良反應]
1、胃腸道反應:初期惡心、嘔吐、食欲減退;長期偶見潰瘍、出血和穿孔。
2、心血管反應:體位性低血壓、心律失常。
3、精神障礙:可能與多巴胺作用于大腦邊緣葉有關。
4、運動障礙:不自主的異常運動,可有“開—關現象”。
二、 卡比多巴(carbidopa)
不易通過血腦屏障,抑制外周多巴脫羧酶的活性。
是左旋多巴的重要輔助藥,合用提高左旋多巴的療效,減輕其外周的副作用;單用基本無藥理作用。
三、 司來吉蘭(selegiline)
選擇性單胺氧化酶B型抑制劑。可在腦內使多巴胺代謝降低而使紋狀體多巴胺增多,為帕金森病輔助治療藥。
四、 金剛烷胺(amantadine)
[作用特點]
1、療效不及左旋多巴,但優于膽堿受體阻斷藥;
2、見效快,持續短,數天可達最大療效;
3、與左旋多巴合用有協同作用。
[機制]
促使紋狀體內殘存的完整多巴胺能神經元釋放多巴胺;并能抑制多巴胺的再攝取;且有直接激動多巴胺受體的作用及較弱的抗膽堿作用。
五、 溴隱亭(bromocriptine)及培高利特(pergolide)
溴隱亭是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口服易吸收,可通過血腦屏障。
小劑量主要激動結節漏斗部的多巴胺受體,用于產后停乳和催乳素分泌過多癥;大劑量主要激動黑質—紋狀體通路的多巴胺受體,用于治療帕金森病。
培高利特可激動多巴胺受體,作用與用途相似于溴隱亭。
第二節 膽堿受體阻斷藥
膽堿受體阻斷藥可阻斷中樞膽堿受體,減弱紋狀體中乙酰膽堿的作用。
適用于:
1、輕癥患者;
2、不能耐受左旋多巴或禁用左旋多巴的患者;
3、合用左旋多巴,可使50%患者癥狀進一步改善;
4、對抗精神病藥引起的帕金森氏綜合癥有效。
苯海索(trihexyphenidyl)
又稱安坦(artane)。
[作用]
抗震顫療效好,但改善強直及運動遲緩較差,對某些繼發性癥狀如過度流涎有改善作用。
[不良反應]
外周抗膽堿作用引起口干、散瞳、尿潴留、便秘等。
窄角型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慎用。
丙環定(procyclidine)
又稱開馬君,其藥理作用及應用與苯海索相似。
.掌握氯丙嗪的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