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直鏈淀粉的含量關系到流變學上的差異,并維持著高粱食品(例如:麥片粥、烤餅、面包和Risra)的特征。稻米直鏈淀粉的含量是一個很重要的參數,需要進行直鏈淀粉測定, 它用以選擇具有良好的烹調和食用品質的水稻栽培品種。水稻中直鏈淀粉的含量幅度占精米的10~30%以上。根據糊化特征可將水稻分為低、中和高3種類型。通常以直鏈淀粉的含量來表示,低直鏈淀粉的為10~20%,中等的為20一25%,高的為25~30%。高直鏈淀粉大米煮熟后發干,體積膨脹大,并有高的 酥脆度,涼時變硬。相反,低直鏈淀粉的類型在最適條件下烹調時,濕潤且發粘。而中等類型煮熟后發潮發軟,涼時不變硬。
通過直鏈淀粉測定,現在世界種質資源庫收集的高粱的直鏈淀粉的含量范圍尚未確定,開發和應用一種自動方法以測定世界種質資源庫收集的高粱中表觀直鏈淀粉含量的變化,同時確定在高粱食品的品質中表觀直鏈淀粉含量是否起重要作用。
在室溫下樣品(0.075克胚乳,0.050克淀粉)用乙醇處理,并在10川11.0N的NaOH中溶解。然后,用蒸餾水把樣品稀釋到100ml,等分試樣進行分析。用碘結合技術測定時,以直鏈淀粉含量24.0%、23.1%和17.1%的純化脫脂高梁淀粉及直鏈淀粉含量。%的蠟質樣品做直鏈淀粉的標 準。在這一方法的發展中,許多改進都試圖獲得直鏈淀粉含量的最高水平。這些數值(直鏈淀粉在胚乳中的百分數,和在胚乳中直鏈淀粉占淀粉的百分數)應該被看 作是表觀直鏈淀粉,因為與由碘結合法測定純淀粉而得到的值相比它們較低一些。
在直鏈淀粉測定自動方法重現性的另一實驗中,將高粱CS各541的胚乳粉碎并貯藏在密:封的容器中。在一系列直鏈淀粉的分析中,該樣品被作為對照。對胚乳中淀粉的10次觀 察的平均表觀直鏈淀粉含量是23.9士0.3%。在實際立用中,直鏈淀粉含量在巧%以上時,2%的差異是有效的。這個方法看來有希望把直鏈淀粉含量的差異同高粱食品質量聯系起來,并能以直鏈淀粉含量來篩選世界種質資源庫的高粱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