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T(即時檢驗)主要得益于一些新技術的應用。POCT技術的基本原理大致可分為四類:
(1)把傳統方法中的相關液體試劑浸潤于濾紙和各種微孔膜的吸水材料內,成為整合的干燥試劑塊,然后將其固定于硬質型基質上,成為各種形式的診斷試劑條。
(2)把傳統分析儀器微型化,操作方法簡單化,使之成為便攜式和手掌式的設備。
(3)把上述二者整合為統一的系統。
(4)應用生物感應技術,利用生物感應器檢測待測物。
有關POCT的技術學分類見下表:
目前應用的具體技術歸納起來主要有:
一、干化學技術
干化學技術是將多種反應試劑,干燥在紙片上,用被測樣品中所存在的液體作反應介質,被測成分直接與固化于載體上的干試劑進行反應。加上檢驗標本后產生顏色反應,用眼觀定性或儀器檢測(半定量)。適用于全血,血清,血漿,尿液等各類樣品。
例如:前降鈣素(PCT)的半定量檢測就是使用此種方法。尿液蛋白質、葡萄糖等一般化學檢查也都屬于此范疇。
近幾年,干化學尿液分析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各型尿沉渣分析儀相繼問世,為臨床提供一個簡便、快速的篩選方法,即將完全正常的標本通過干化學尿液分析儀篩選出去,有利于對異常的標本進行規范性檢查。
中華醫學會經過三次專家研討會,制定了篩選標準,即在干化學尿試帶全部為陰性時,可以免去對紅細胞和白細胞的顯微鏡檢查,如果有一項陽性結果,必須同時進行顯微鏡檢查。
換句話說,迄今為止無一臺儀器檢查能完全替代顯微鏡檢查,尿沉渣顯微鏡檢查以它特有臨床價值仍是尿液分析中不可缺少的檢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