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是農業生產的第一基礎力,只有保證了種子的品質才能更一步的推進現代農業的建設與發展。在人們越來越關注種子的如今,對于種子檢驗的規程也有所改變。在種子凈度方面,新舊規程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種子凈度觀察臺對于種子凈度的研究試驗十分有必要。
首先舊規程把凈度分析試樣分成好種子、廢種子、有生命雜質(包括雜草及其他作物種子、活的害蟲和病菌)、無生命雜質四種成分,測定好種子的重量占樣品總 重量的百分率為種子凈度。新規程為凈度分析,把試樣分成三種成分:凈種子、其他植物種子(異作物種子和雜草種子)、雜質,并測定各種成分的重量百分率。同時把樣品中的所有植物種子和各種雜質,盡可能加以鑒定,測定出種子批中是否會有有毒或有害種子,據此推測種子批的組成。
其次,在檢驗的操作步驟上也有一定的區別。舊規程第一步為氣味、色澤的檢驗L。由于此項不影響凈度分析,故新規程無此項,更加簡捷。舊規程中大型雜質的檢驗,確定試樣中粒徑0.6厘米以上的大型雜質撿出稱重;而新規程對重型混雜物檢查時,則考慮到各種作物種子大小差異較大,無明確粒徑分界線,更嚴密地提出“與供檢種子大小或重量相比有明顯不同而且嚴重影響結果的混雜物”為重型混雜物。
定量試樣的分取。舊規程中不論試樣或半試樣均取兩份,并且統一用感量1/100克的天平分別稱重;而新規程僅半試樣取兩份,試樣通常用規定重量的一份試樣即可,并且為滿足計算各種成分百分率達到一位小數的要求,稱重時規定的小數位數不一.
舊規程只提到用鋁制套篩輔助篩理,而新規程更詳細地說明不僅可以借助篩子,還可以借助放大鏡、吹風機等器具,或在不損傷發芽力的基礎上用鑷子施壓,以供準確分析鑒別.
新規程不僅有凈種子、其他植物種子和雜質的區分總則,而且還有凈種子定義細則,而舊規程卻沒有如此詳細的細則,并且在凈種子的鑒別標準上存在著差異.
舊規程對各種成分重復間的允許差距沒有進行分類,而新規程更加詳細地進行了分類,如各種凈度分析樣品之間的允許差距、有無穎殼種子凈度分析的允許差距, 而且還增加了“核查分析過程的重量增失”,即應將分析后的各種成分重量之和與原始重量比較,核對分析期間物質有無增失。若增失差超過原始重量的5%,則重 做。另外,在保留位數上,舊規程要求兩份試樣的凈度平均數算至小數點第二位,而新規程最后結果要求保留一位小數。
對比兩種檢驗規程,對種子利用價值而言是十分接近的,但是,舊規程對于好種子的要求十分嚴格,要與費種子區分開來比較難以把握。而新規程相對要求就比較寬松,認為的誤差也比較小,凈度分析速度快。種子凈度觀察臺在種子凈度檢驗方面的應用是值得推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