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然水和廢水中,磷幾乎都以各種磷酸鹽的形式存在,它們分為正磷酸鹽、縮合磷酸鹽和有機結合的磷,它們存在于溶液、腐殖質粒子或水生生物中。磷是生物生長的必需元素之一,但水體中磷的含量過高(如超過0.2m/L),可造成藻類的過度繁殖,加速水體富營養化程度。為了保護水質,控制危害,我國已將總磷列為環境監測的正式監測項目之一,并制定了水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水排放標準,作為水質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
本文主要對近年出現的幾種總磷測定方法進行了對比分析,并對分光光度法的現狀進行介紹,重點總結了目前常用的鉬酸銨分光光度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改進方法。
1 總磷測定方法的發展
從最初的分光光度法到現在的流動注射分析法(FIA)、等離子發射光譜法(ICP-AES)等,總磷的測定方法已經閂漸成熟。傳統的分光光度法以酸胺分光光度法最為常見,其原理:在酸降條件下,正磷酸鹽與酸銨、灑石酸銻氧鉀反應,生成磷雜多酸,被抗壞血酸還原后變成藍色絡合物,于700nm比色定量。FIA測定總磷以酸銨分光光度法為基礎,采用在線過硫酸鹽/紫外消解方法,生成的絡合物于880nm比色定量。ICP則是利用氬等離子體產生的高溫使試樣完全分解形成激發態的原子和離子,由于激發態的原子和離子不穩定,外層電子會從激發態向低的能級躍遷,發射出特征譜線。南于光強度與待測元素濃度成正比,通過光柵等分光后,利用檢測器檢測總磷特定波長的強度就可以得到總磷濃度。測定總磷濃度時,對ICP的分辨率有較高要求。
近兩年也有見運用HACH DR/2500分光光度計測定總磷,該方法主要依據《HACH DPU2500分光光度計操作手冊》中編號為“8190”的測試方法。周婷等運用該法,以過硫酸鉀為氧化劑,消解溫度在150℃,得到檢出限為0.02mg/L。該法在測定濃度較低的地表水樣品,可以替代GB11893,1989,但是在測定濃度較高的工業廢水樣品時,有時候偏差較大,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另選測定方法。其中FIA、ICP-AES、酸銨分光光度法的優缺點歸納見表l。
2 分光光度法測定總磷的現狀
總磷分析方法一般分為兩步:第一步是用氧化劑將水樣中不同形態的磷轉化成正磷酸鹽,即消解;第二步是顯色,分光測定正磷酸鹽的含量。
2.1 分光光度法中總磷的消解和顯色
總磷的消解方法很多,目前除了高壓消解,還發展出微波消解,紫外消解、烘箱加熱消解、光催化氧化以及利用COD快速消解器快速消解等方法。
微波消解法是通過電磁波作用于水樣,產生較強的震動、摩擦,從而實現水中磷的氧化分解,該法簡便、快速、消解徹底,同時可以達到較好的精密度和準確度。
紫外消解法是通過紫外光的照射促使分子活化發生反應達到消解目的,該法可以在較低溫度下進行,精密度和準確度很高。
烘箱加熱消解是利用恒溫干燥箱代替傳統的蒸汽消毒器,在120℃下消解,該方法不僅操作簡便、溫度更易控制、工作時間縮短,而且不會出現比色管中試樣外溢等現象,測定結果準確。
光催化氧化技術是一種新興的樣品預處理技術,采用二氧化鈦為催化劑,通過使用光催化氧化消解含磷水樣,溶解總磷的平均消解率在96.2%以上。該法無需高溫高壓處理,精密度高,無二次污染。
COD快速消解器包括COD消解,比色管和COD加熱器,加蓋密封水樣,如果配合便攜式分光光度計,可以滿足暗查、抽測以及突發性水環境污染事故的現場操作,水樣齡僅需2.00mL-5.00mL。周靈輝利用該法分析總磷,得到該方法的線性范圍0.00-1.50 mg/L,檢出限0.029mg/L,分析實際樣品的相對標準偏差在6.2%以下,加標回收率在92.0%~108.0%之間。
總磷顯色方法有酸銨分光光度法、氯化亞錫還原藍法,孔雀綠-磷雜多酸法以及羅丹明熒光分光光度法。其中,在用氯化亞錫還原藍法測定總磷時,氯化亞錫溶液的配置是用鹽酸將氯化亞錫溶解后加水稀釋到25mL,然后加一粒金屬錫置冷暗處保存,保質期一周。陳艷玲等用什油替代水稀釋氯化亞錫鹽酸溶液,改進后的方法無需加入金屬錫且在常溫下可以長期使用,不僅滿足監測分析方法的要求,而且標準曲線的相關性、方法的靈敏度和顯色溶液的穩定性均優于原分析方法。也有將流動注射法與氯化亞錫還原光度法相結合,在配制氯化亞錫時加入適量丙蔓醇,延長氯化亞錫的保存時間,通過優化試驗條件,克服氯化亞錫測定總磷時靈敏度低的不足,新方法檢出限為0.02mg/m,精密度和準確度均符合要求,而且分析速度加快。
2.2 鉬酸銨分光光度法測總磷相關問題
在總磷的測定方法中,酸銨分光光度法(GBI1893-1989)是最常用的方法。該法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改進方法尤其值得環境監測人員注意,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解決問題,提高效率。
2.2.1 水樣PH的調節
銷酸銨分光光度法測總磷,消解方法有3種:過硫酸鉀消解法,硝酸一硫酸消解法、硝酸,高氯酸消解法,其中,過硫酸鉀消解法消解樣品徹底,重現性、精密度和準確度相較其他兩種要高。通常在采集水樣后,需加硫酸保存,因此在用過硫酸鉀消解前要將水樣調至中性,但是陳燕明通過比較pH對不同消解方法的影響得出結論:用過硫酸鉀消解,調節pH和不調節pH兩者結果并無明顯差異;而其他兩種消解則通常需要調節pH,否則會引起較大誤差。
2.2.2 地表水自然沉降時間的影響
由于泥沙中吸附大鼙的有機磷、無機磷,泥沙含量高低直接影響地表水總磷的測定結果。泥沙受重力作用自然沉降,不同自然沉降時間取樣,泥沙含量不同,導致分析結果不同。
李曉等經實驗發現:自然沉降時間逐漸延長,總磷測定結果隨之逐漸降低;泥沙中磷的含量總磷作了主要貢獻;吸附在泥沙中的磷通過碰撞、振搖浸出的量微乎其微:地表水中溶解態的磷酸鹽濃度不高,且變化不明顯。
由于自然沉降時間對地表水總磷的測定有重要影響,如果在樣品采集后自然沉降時間不一致的話,必然會導致同步監測中數據不具備可比性。目前,有關部門對地表水總磷測定中的自然沉降時間已形成統一的標準,在《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91―2002)中就明確規定:如果水樣中含沉降性固體(如泥沙等),應分離出去。分離的方法為:將所采水樣搖勻后倒人筒形玻璃容器,靜置30min,將不含沉降性固體但含有懸浮性固體的水樣移入盛樣容器并加入保存劑。
2.2.3 高濃度總磷的測定
在環境監測中,總磷的比色測定有時會岡為取樣過多, 使含磷量超過規定標準(30μg)而導致分析失敗。對于這種情況,《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中要求,必須稀釋水樣,重新消解和顯色。該法不僅費時、費力,而且不利于樣品的批量連續分析測定。金中華、袁靜等都對高濃度總磷的測定方法進行了改進,認為利用曲線擴展法和顯色稀釋法可以簡化水和廢水中高含量總磷的測定。在《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中,由于酸鹽、涌石酸銻氧鉀、抗壞血酸的用量約與70μg的磷反應,因此曲線擴展法僅可將校準曲線最高點擴展至60.0μg,測定上限由0.6mg/L擴展至1.2mg/L。當顯色液含磷量在60.0μg以下時,可代入擴展曲線直接計算。顯色稀釋法是當水樣含磷量在30.0~60.0之間時,顯色后再進行定量稀釋,稀釋后測得的結果增加相應倍數可得樣品實際值。如果含磷量大于60.0μg或水中有機物含量較高時,因為反應不完全會使曲線擴展法和顯色稀釋法產生較大誤差。
2.2.4 標準曲線的消解
在用過硫酸鉀消解時,總磷標液經過消解和不消解繪制成的晰線,即工作曲線和標準曲線相比,并無顯著性差異。因此,總磷標液系列的高溫高壓過硫酸鉀消解操作步驟可以省去,標準曲線可以代替上作曲線。
2.2.5 去除濁度的干擾
廢水、江河水體樣品多數渾濁,對總磷的測定結果產生嚴重影響,一般采用濁度,色度補償法(簡稱補償法)去除,具體步驟是:取2份相同樣品消解,其中1份消解液定容后酸銨顯色,另1份定容后加入3mL濁度-色度補償液,分別測定吸光度,兩者相減即得實際水樣的吸光度。
如果水樣只有濁度的影響時,也可以采用消解液過濾法(簡稱過濾法)和離心法去除,以減少補償法帶來的樣品量和工作量的增加。
過濾法是在樣品消解后,用中速濾紙將消解液濾入50mL比色管中,洗滌比色管和濾紙,定容后顯色分光。南于過濾時濾紙吸附部分磷,所以需要同時作空白試驗以消除這一部分誤差。
離心法是在消解液顯色15min后,將顯色液移入50mL離心管,離心后取上清液測定吸光度。李小如比較了這三種去除濁度干擾的方法,發現過濾法和離心法的結果也令人滿意。
2.2.6 溫度對顯色時間的影響和對最大顯色持續時間的影響
不同溫度條件對各種濃度水樣的顯色時間及時最大顯色持續時間有一定的影響。丁春榮等通過實驗發現:隨著溫度的升高,顯色時間縮短,最大顯色持續時間也在不斷縮短,濃度越高的顯色液,顯色時間越短,而且褪色速度較快。最佳的顯色溫度為15℃~25℃,顯色時間在15min左右,顯色后盡量在20min內完成比色定量(見表2和表3)。
2.2.7 試劑的保存
鹽穩定性試驗表明:鉬鹽溶液置于棕色瓶在4℃中保存,至少可以穩定6個月。由于抗壞血酸溶液不穩定,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而變質,因此最好現配現用,否則需存放于冰箱中保存。另外,由于抗壞血酸溶液中存在微量銅而造成氧化發黃,加入EDTA,甲酸/乙酸可延長溶液有效使用時
3 總結
總磷的檢測方法很多,也各有其優缺點。目前,GBll893,1989中規定了總磷測定的鉬酸銨分光光度法,只有掌握了該方法才能避免出現失誤,并提供準確的分析數據。在此基礎上,也期待具有較好發展前景,更高精密度和準確度的檢測方法出現。
1、進水TP超標太多2、設計時沒有考慮到除磷(要準備進行技改)3、好氧段的聚磷菌,不能大量攝取溶解性磷,排泥不暢,沉淀效果不理想。增大二沉池還原電位增高、造成磷釋放,除磷效果就會不盡人意,就會產生總磷......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了關于地表水中氨氮、總磷和總氮實驗室能力考核結果的通報(2020年第一輪)。本次考核中,地表水中氨氮、總磷和總氮考核結果“滿意”的單位分別為1162家、107......
1引言在天然水和廢水中,磷以正磷酸鹽、縮合磷酸鹽(焦磷酸鹽、偏磷酸鹽和多磷酸鹽)和有機磷(如磷脂等)等各種磷酸鹽形式存在于溶液、腐殖質粒子或水生生物中。磷是生物生長必需的元素之一,但水體中磷含量過高,......
總磷作為水質檢測的重要指標之一,測定方法一般有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快速檢測包法,今天小編來交大家檢測結果相對精準、操作相對簡便的分光光度法。一、測定原理在中性條件下用過硫酸鉀使試樣消解,將所含磷全部氧......
方法選擇:國標GB1898-1989中規定了用過硫酸鉀(或硝酸一高氯酸)為氧化劑,將未經過濾的水樣消解,用鉬酸銨分光光度法測定總磷(包括溶解的、顆粒的、有機的和無機磷)的方法。方法原理:在中性條件下,......
磷是一種活潑元素,在自然界中不以游離狀態存在,而是以含磷有機物、無機磷化合物及還原態PH3這三種狀態存在。污水中含磷化合物可分為有機磷與無機磷兩類。無機磷幾乎都以各種磷酸鹽形式存在,包括正磷酸鹽、偏磷......
磷來源于不可再生的磷礦石,通過化肥、農作物、人和動物,最終經填埋處理回到土壤中。磷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如果不對磷進行回收,百年之后將會影響到人類正常的生產和生活。廢水總磷超標首先要明白是什么類型的水......
TP與PO43—P的關系:總磷是污水中各類有機磷和無機磷的總和,如下圖所示,總磷包括存在于腐殖質粒子等雜質中的磷(如磷脂)以及可溶性總磷酸鹽。可溶性總磷酸鹽又包括可溶性正磷酸鹽以及其他可溶性形態的磷(......
TP中文名稱:總磷,單位為“mg/L”。重要的水監測指標。含義:總磷是污水中各類有機磷和無機磷的總和,用以表示水體中各種形態存在的磷的含量。分析原理:水樣在高壓高溫的條件下,經強氧化劑的氧化分解,得到......
對于總磷:1、后端投加除磷劑解決。經過生化后,磷一般都以正磷酸鹽形態存在,鐵鹽、鋁鹽對磷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PS:除磷劑是針對總磷中的無機磷的,對有機磷無效,所以使用效果不一,需根據實際情況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