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P-B型腦鈉肽,主要來源于心室。它的含量與心室的壓力、呼吸困難的程激素調節系統的狀況相關。心室的體積和壓力增高可導致血漿內BNP的升高,升高的程度與心室擴張和壓力超負荷成正比.可敏感和特異性地反映左心室功能的變化。用BNP協助診斷心力衰竭,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和預后。
BNP是從豬腦內分離純化的一種利鈉肽,具有強大的利鈉、利尿、擴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
BNP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增殖的作用,在血管再重塑中及在血壓調節中起重要作用,與ANP相比,BNP是一個更好的心衰和左心室功能障礙標志物。
BNP具有利鈉利尿,抗醛固酮作用,舒張血管,降低血壓作用。在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壓、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肥厚和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中,BNP基因表達及合成分泌均明顯增加。這可能是肌體在疾病狀態下的一種代償和保護作用。
BNP在臨床的應用:
1.對呼吸困難鑒別診斷的價值:呼吸困難多由心肺疾病引起,鑒別“心源性哮喘”與“肺源性哮喘”經常是令臨床醫生棘手的問題。Morrison等對321例急性呼吸困難的患者進行快速法BNP檢測,發現心力衰竭的134例患者的BNP平均值(758.5±798 pg/ml )明顯高于85例肺部疾病患者(0.001±10pg/ml) (p<0.001),從而證實BNP能快速鑒別呼吸困難的病因。BNP診斷心力衰竭敏感而且特異,可作為呼吸困難鑒別診斷的一個指標。
2.早期發現心力衰竭病人。傳統的檢測方法很難早期對心力衰竭病人做出診斷,而BNP用于無癥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篩選具有相當的價值。隨著心衰程度的加重,BNP水平逐漸升高。
3.BNP對心力衰竭病人的預后有價值。最近國外研究證實,BNP水平在評估心力衰竭的預后和危險分層中具有重要的標志物作用。BNP水平越高,其預后越差。
對高BNP水平的高危心衰患者進行積極治療,可改善預后。而對于BNP水平高,而且充分抗心衰治療后,BNP水平無明顯降低的患者,則應考慮進行更加積極的治療,如使用心臟輔助裝置等,由于心臟輔助裝置對心功能的改善,血漿BNP水平亦明顯下降。
4.腦鈉肽在高血壓患者中的臨床意義,原發性高血壓患者BNP濃度與高血壓病情的嚴重程度有相關性。BNP可作為高血壓病人病情嚴重的預測指標之一。
血漿腦鈉肽(BNP)水平在房顫(AF),AF患者之間的血漿BNP差異與血栓形成有關,血漿BNP濃度與年齡、AF持續時間、左房內徑有相關性。
心絞痛患者血清腦鈉肽(BNP)水平在評估心功能以及冠狀動脈病變程度方面,:BNP水平隨著病情加重而逐漸升高,且與心功能的級別、冠脈的病變呈正相關(分別為r=0.82,P<0.05;r=0.68,P<0.05),與左室射血分數呈負相關(r=-0.53,P<0.05)。結論:BNP是檢測心功能衰竭和冠脈病變的重要指標,對臨床病情的評估具有重要價值。
5.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漿B型腦鈉肽,BNP具有利尿、排鈉、擴血管的作用,在心衰的神經內分泌變化中具有拮抗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RAS)系統的縮血管和體液潴留的作用。此種機制使BNP成為反映心功能變化的指標之一,尤其是對心衰的診治有重要意義。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多種神經肽在腦卒中的病理生理機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在疾病的發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們可在血/腦脊液中檢測到,均顯示出與患者臨床、影像學表現以及預后有良好的相關性,提供了比較確實的腦細胞損害程度的真實信息,有助于了解腦卒中損害的范圍、程度和預后以及腦卒中的病理生理變化,從而有利于選擇治療方法。
6.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BNP水平測定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有重要的鑒別診斷價值。
肺栓塞癥(PE)患者,血漿BNP濃度升高,有效治療后其水平下降,這對PE的診斷和療效評估有實際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