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5-05 18:25 原文鏈接: 抗逆轉錄病毒藥物(ART)治療可避免HIV傳染

      在一項新的稱為PARTNER的臨床研究中,來自英國、德國、西班牙、法國、瑞士、丹麥、奧地利、芬蘭、荷蘭、瑞典、意大利和比利時的研究人員報道在782對男同性戀伴侶中,對每對男同性戀伴侶而言,有一人是HIV陽性的,并且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ART)治療,結果就是沒有人在不使用避孕套的性行為中將HIV病毒傳染給HIV呈陰性的伴侶。相關研究結果于2019年5月2日在線發表在Lancet期刊上,論文標題為“Risk of HIV transmission through condomless sex in serodifferent gay couples with the HIV-positive partner taking suppress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PARTNER): final results of a multicentre,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他們在論文中寫道,“當HIV病毒載量受到抑制時,在男同性戀中通過不使用避孕套的性行為傳播HIV的風險實際上是零。”

    圖片來自Lancet, 2019, doi:10.1016/S0140-6736(19)30418-0。

      之前的一項研究已報道在HIV陽性者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的情形下,異性戀夫婦的HIV傳播率減少了96%,但是它僅包括少數與男性發生性關系的男性(NEJM, 11 August 2011, doi:10.1056/NEJMoa1105243)。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報道的PARTNER臨床研究分為兩個階段進行:PARTNER1招募HIV血清檢查結果不一致(在每對伴侶中,一個伴侶感染上HIV并且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另一個則沒有感染上HIV)的異性戀伴侶和同性戀伴侶;PARTNER1僅招募HIV血清檢查結果不一致的男同性戀伴侶。這些研究人員對這些臨床試驗參與者進行了平均兩年的隨訪,在此期間,這些參與者報道了他們是否發生了不使用避孕套的性行為。盡管在這項臨床研究期間,有15名HIV陰性男性確實感染上HIV,但是這些研究人員在報道中證實基因檢測結果表明所感染的HIV病毒毒株來自其他性伴侶感染的不同毒株。

      論文共同作者、參與PARTNER臨床試驗招募的英國泰倫斯-席金斯基金會醫學主任Michael Brady表示,“毫無疑問,PARTNER臨床研究讓我們有信心說,接受有效治療的HIV感染者不能夠將這種病毒傳染給他們的性伴侶。”Prevention Access Campaign機構的創立者Bruce Richman(未參與這項臨床研究)表示,這項研究“永遠地改變了世界各地與HIV感染者一起生活和相愛的意義”。

      專家們表示,更廣泛的檢測和治療是降低HIV感染病例數量的必要途徑。針對這項臨床研究在Lancet期刊上發表一篇評論文章的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研究員Myron Cohen(未參與這項臨床研究)說道,“這些重要的結果有助于激勵和挑戰著我們。”Cohen說,在獲取醫學資源之外,還有恐懼、恥辱、同性戀恐懼癥和其他社會力量阻止更多人接受治療。

      Cohen說,“PARTNER2研究的結果為一種通用的檢測-治療策略提供了另一個催化劑,這種策略有助于實現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全部益處。這一策略和其他策略繼續推動我們走向艾滋病(AIDS)的終結。”


    相關文章

    常見病毒可能有助于保護皮膚免受陽光傷害

    在與太陽無休止的斗爭中,人類皮膚可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微觀盟友。暴露在紫外線下會破壞細胞中的DNA,增加一個人患皮膚癌的可能性。但是,根據近日發表于《癌細胞》的一項對小鼠和人類的研究,正常人類皮膚上常見......

    AI設計“納米籠”模擬病毒復雜結構

    對AI設計的蛋白質“納米籠”進行低溫電子顯微鏡分析。圖片來源:韓國浦項科技大學韓國浦項科技大學研究團隊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設計出一種“納米籠”,成功模擬出病毒的復雜結構。其可遞送治療基因,進而成......

    爭議!病毒新官方名稱引發研究人員不滿

    你或許從未聽說過Betacoronaviruspandemicum這個名字,但你很有可能在過去5年內的某個時刻感染過它。它是導致COVID-19的病毒,其更廣為人知的名稱是SARS-CoV-2,即“嚴......

    分子“納米手”能捉住病毒進行檢測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張夢然)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團隊開發出了一種創新的工具——由單一DNA分子折疊成的四指微型“手”。其被命名為NanoGripper。這個納米級別的......

    2024年新型冠狀病毒與猴痘病毒監測檢測技術手把手培訓班成功舉辦

    2024年10月12-17日,由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應急技術中心主辦的全國繼續教育項目“2024年新型冠狀病毒與猴痘病毒監測檢測技術手把手培訓班”在四川省成都市成功舉辦,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

    中國校企聯手發表科研成果,借AI發現超16萬種RNA病毒

    記者10日了解到,國際頂級學術期刊《Cell》在北京時間9日11時發表了中山大學與阿里云合作的科研成果,研究團隊利用云計算與AI技術發現了180個超群、16萬余種全新RNA病毒,是已知病毒種類的近30......

    研究團隊發現抑制HIV強效抗體

    記者近日從南京大學獲悉,該校科研人員與清華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科研人員組成的聯合團隊從羊駝體內分離出一種能結合人體免疫缺陷病毒(HIV)受體的抗體。通過工程化改造,該抗體可實現HI......

    研究團隊發現抑制HIV強效抗體

    科技日報訊 (記者金鳳)記者近日從南京大學獲悉,該校科研人員與清華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科研人員組成的聯合團隊從羊駝體內分離出一種能結合人體免疫缺陷病毒(HIV)受體的抗體......

    歷時8年,他們聯手揭穿流行病毒狡猾伎倆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李思輝矛和盾,是冷兵器時代的常見武器。今天,科學家在研究一些病毒性傳染病時,發現它們的致病機理,竟然也類似于古代典故中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病毒進入宿主體內后,讓宿主體內本......

    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

    秋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這段時間氣溫下降,晝夜溫差大,再加上室內空氣流動有限或室內人群密集,呼吸道傳染病容易傳播開來。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季?嬰幼兒、兒童等低年齡段人群該如何預防?......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