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制藥巨頭拜耳(Bayer)近日在芝加哥舉行的2019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公布了前列腺癌新藥darolutamide關鍵性III期ARAMIS研究的探索性分析數據。結果顯示,在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患者中,與安慰劑+雄激素剝奪療法(ADT)相比,darolutamide+ADT顯著延緩了疾病相關癥狀的惡化。經暴露校正的治療出現的不良事件(TEAE)發生率,包括顯著與雄激素受體(AR)拮抗劑相關的TEAE,darolutamide+ADT治療組與安慰劑+ADT治療組的發生率大體相似。此外,數據還顯示,與安慰劑+ADT治療組相比,即使在研究結束后,darolutamide+ADT仍能維持患者生活質量。
ARAMIS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共入組1509例患者,這些患者正在接受ADT作為標準護理療法,但存在高轉移性疾病風險。研究中,患者以2:1比例隨機分為2個組,接受darolutamide或安慰劑,同時接受ADT。
之前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與安慰劑+ADT相比,darolutamide+ADT顯著改善無轉移生存期(中位MFS:40.4個月 vs 18.4個月)、將疾病轉移或死亡風險降低59%(HR=0.41,95%CI:0.34-0.50,p<0.001)、將死亡風險降低29%(HR=0.71,95%CI:0.50-0.99,p=0.045)、顯著延長無進展生存期(中位PFS:36.8個月 vs 14.8個月,HR=0.38,95%CI:0.32-0.45,p<0.001)、將局部進展或遠處轉移或死亡風險降低62%。
此次ASCO年會上公布的在一項側重于患者相關終點的分析中,通過BPI-SF(簡明疼痛評估量表-簡短量表)患者問卷評估的疼痛進展時間次要終點數據顯示,與安慰劑+ADT相比,darolutamide+ADT延緩了nmCRPC患者疼痛惡化時間(40.3個月 vs 25.4個月;HR=0.65;95%CI:0.53-0.79,p<0.0001)。
在對FACT-P PCS(前列腺-癌癥治療功能評估量表-前列腺癌分量表)問卷的預先計劃分析中,根據PFACT-P PCS平均得分,darolutamide+ADT治療患者生活質量得到維持。FACT-P PCS問卷評估疾病和治療相關癥狀對生活質量影響。整個研究過程中,2個治療組平均得分得到維持且相似。治療結束時,darolutamide+ADT治療組相對基線變化為-8.55分,與安慰劑+ADT組相似。研究治療結束后,生活質量評分保持不變。
對ARAMIS研究數據進行的一項新的事后分析表明,與安慰劑+ADT相比,darolutamide+ADT可延緩患者尿路和腸道癥狀發生(尿路癥狀:25.8個月 vs 14.8個月;HR=0.64;95%CI 0.54–0.76;p<0.01;腸道癥狀:18.4個月 vs 11.5個月;HR=0.78;95%CI 0.66-0.92;p<0.01)。暴露校正的治療出現的不良事件(TEAE)發生率,包括與AR拮抗劑相關的TEAE,darolutamide+ADT治療組與安慰劑+ADT治療組相似,包括疲勞/虛弱狀態(11.3% vs 11.1%)、高血壓(4.7% vs 5.1%)、跌倒(3.0% vs 4.6%)、認知障礙(0.3% vs 0.2%)、記憶障礙(0.4% vs 1.2%)。
darolutamide分子結構式(圖片來源:Wikipedia)
法國巴黎大學古斯塔夫·羅西研究所醫學教授Arim Fizazi博士評價稱:“nmCRPC階段時患者通常感覺良好且一般沒有癥狀,此時用有效且副作用有限的治療方案以盡可能長時間地阻止前列腺癌擴散、同時使患者能夠繼續日常生活,這一點很重要。此次ASCO年會上公布的這些新數據明確地顯示,darolutamide能夠維持患者生活質量。結合之前公布的療效數據,該藥是一種有效且不增加患者額外毒性負擔的新治療方案,將成為nmCRPC患者群體的一個重要治療選擇。”
darolutamide是一種口服非甾體雄激素受體(AR)拮抗劑,具有獨特的化學結構,與受體結合親和力強,表現出強拮抗活性,從而抑制受體功能以及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目前,darolutamide治療nmCRPC適應癥正在接受美國FDA的優先審查,并已提交歐盟、日本及其他監管機構審查。該藥由拜耳與芬蘭制藥公司Orion合作開發,除了nmCRPC之外,雙方也正在推進另一項III期臨床研究ARASENS,評估darolutamide治療轉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療效和安全性。
前列腺癌(PCA)是2020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癥之一,在112個國家中被診斷為最常見的癌癥,特別是在美國和歐洲。據估計,到2022年,前列腺癌將占美國27%的確診癌癥病例和11%的男性死亡。然而,PCa......
前列腺癌是一種雄激素依賴性惡性腫瘤,極大地威脅著男性健康。現有治療前列腺癌藥物均很快出現耐藥問題。因此,臨床上急需開展基于新靶點、新機制的抗前列腺癌藥物研究。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
俄羅斯國立研究型大學“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發布消息稱,由俄羅斯一流大學的科學家們組成的團隊開發出治療前列腺癌的藥物,治療效率達到80%。消息指出,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二大常見癌癥,也是癌癥患者第五大常......
近日,美國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前列腺癌患者的多組學數據,開發了一款可用于前列腺癌預測與評估的機器學習分析模型P -NET(Pathway-awaremul......
前列腺源性Ets因子(PDEF)在包括前列腺在內的上皮含量高的組織中表達,盡管其精確功能尚未完全確定。傳統療法對局部前列腺癌患者的治愈率很高,但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來干預轉移性前列腺癌。這些事實強......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薛蔚教授團隊聯合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姚旭東教授團隊,以及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李磊教授團隊等國內8家中心的一項大樣本量研究,共納入了292例晚期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
2021年6月16日,諾華(Novartis)公司宣布,美國FDA授予其潛在“first-in-class”靶向放射性配體療法(radioligandtherapy,RLT)177Lu-PSMA-61......
英國東英吉利大學27日發布一項研究說,該校研究人員領銜開發的一種試驗性尿檢技術有潛力提升前列腺癌檢測效率,更快讓醫生了解病癥程度以及是否需深入檢測,降低病患被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的風險。前列腺癌通常病程......
2019年3月,山東省鄒城市人民醫院MengF.M團隊在EuropeanReviewforMedicalandPharmacologicalSciences在線發表題為“MechanismofLncR......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是世界范圍內男性第二大常見惡性腫瘤,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預后不良,5年生存率約為29%。前列腺癌也被形容為“沉默的殺手”,其早期不易被發現,在中國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經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