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6-10 09:37 原文鏈接: 免疫熒光組織(細胞)化學染色方法

    免疫熒光組織(細胞)化學染色方法:直接法


    基本原理

     

    將熒光素標記在相應的抗體上,直接與相應抗原反應。其優點是方法簡便、特異性高,非特異性熒光染色少。缺點是敏感性偏低;而且每檢查一種抗原就需要制備一種熒光抗體。此法常用于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快速檢查和腎炎活檢、皮膚活檢的免疫病理檢查。

     

    試劑與儀器

     

    磷酸鹽緩沖鹽水(PBS):0.01mol/L,pH7.4

     

    熒光標記的抗體溶液:以0.01mol/L,pH7.4的PBS進行稀釋

     

    緩沖甘油:分析純無熒光的甘油9份+ pH9.2 0.2M碳酸鹽緩沖液1份配制

     

    搪瓷桶三只(內有0.01mol/L,pH7.4的PBS 1500ml)

     

    有蓋搪瓷盒一只(內鋪一層浸濕的紗布墊)

     

    熒光顯微鏡

     

    玻片架

     

    濾紙H

     

    37℃溫箱等。

     

    實驗步驟

     

    1、滴加0.01mol/L,pH7.4的PBS于待檢標本片上,10min后棄去,使標本保持一定濕度。

     

    2、滴加適當稀釋的熒光標記的抗體溶液,使其完全覆蓋標本,置于有蓋搪瓷盒內,保溫一定時間(參考:30min)。

     

    3、取出玻片,置玻片架上,先用0.01mol/L,pH7.4的PBS沖洗后,再按順序過0.01mol/L,pH7.4的PBS三缸浸泡,每缸3-5 min,不時振蕩。

     

    4、取出玻片,用濾紙吸去多余水分,但不使標本干燥,加一滴緩沖甘油,以蓋玻片覆蓋。

     

    5、立即用熒光顯微鏡觀察。觀察標本的特異性熒光強度,一般可用“+”表示:

     

    (-)無熒光;(±)極弱的可疑熒光;(+)熒光較弱,但清楚可見;(++)熒光明亮;(+++ --++++)熒光閃亮。待檢標本特異性熒光染色強度達“++”以上,而各種對照顯示為(±)或(-),即可判定為陽性。

     

    注意事項

     

    1、對熒光標記的抗體的稀釋,要保證抗體的蛋白有一定的濃度,一般稀釋度不應超過1:20,抗體濃度過低,會導致產生的熒光過弱,影響結果的觀察。

     

    2、染色的溫度和時間需要根據各種不同的標本及抗原而變化,染色時間可以從10 min到數小時,一般30 min已足夠。染色溫度多采用室溫(25℃左右),高于37℃可加強染色效果,但對不耐熱的抗原(如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可采用0-2℃的低溫,延長染色時間。低溫染色過夜較37℃30 min效果好的多。

     

    3、為了保證熒光染色的正確性,首次試驗時需設置下述對照,以排除某些非特異性熒光染色的干擾。

     

    (1) 標本自發熒光對照:標本加1-2滴0.01mol/L,pH7.4的PBS。

     

    (2) 特異性對照(抑制試驗):標本加未標記的特異性抗體,再加熒光標記的特異性抗體。

     

    (3) 陽性對照:已知的陽性標本加熒光標記的特異性抗體。

     

    如果標本自發熒光對照和特異性對照呈無熒光或弱熒光,陽性對照和待檢標本呈強熒光,則為特異性陽性染色。

     

    4、一般標本在高壓汞燈下照射超過3min,就有熒光減弱現象,經熒光染色的標本最好在當天觀察,隨著時間的延長,熒光強度會逐漸下降。

     
     免疫熒光組織(細胞)化學染色方法:間接法

    一、原理與意義

     

    免疫熒光組織(細胞)化學染色方法——間接法,是一種熒光抗體染色法。該方法只需制備一種熒光抗體可以檢出多種抗原,敏感性較高,操作方法較易掌握,而且能解決一些不易制備動物免疫血清的病原體(如麻疹)等的研究和檢查,所以已被廣泛應用于自身抗體和感染病人血清的試驗。

     

    二、操作流程

     

    (一)雙層法(Double Layer Method)

     

    1、切片固定后用毛細滴管吸取經適當稀釋的免疫血清滴加在其上,置于染色盒中保持一定的濕度,37℃作用30min。然后用0.01mol/L pH7.2 PBS洗兩次,10min,用吸水吸去或吹干余留的液體。

     

    2、再滴加間接熒光抗體(如兔抗人γ-球蛋白熒光抗體等),同上步驟,染色30min,37℃,緩沖鹽水洗兩次10min,攪拌,緩沖甘油封固,鏡檢。

     

    3、對照染色

     

    ①抗體對照:用正常兔血清或人血清代替免疫血清,再用上法進行染色,結果應為陰性。

     

    ②抗原對照:即類屬抗原染色,亦應為陰性。

     

    ③陽性對照。

     

    (二)夾心法:未標記的特異性抗原加在切片上先與組織中之相應抗體結合,再用該抗原之熒光抗體重疊結合其上,而間接地顯示出組織和細胞中抗體的存在,方法步驟如下:

     

    1、切片或涂片固定后,置于染色濕盒內。

     

    2、滴加未標記的特異性抗原作用切片于37℃,30min。

     

    3、緩沖鹽水洗2次,每次5min,吹干。

     

    4、滴加特異性熒光抗體再用切片于37℃,30min。

     

    5、如③水洗。

     

    6、緩沖甘油封固,鏡檢并拍照。


    免疫熒光組織(細胞)化學染色方法:補體法

    一、原理與意義

     

    免疫熒光組織(細胞)化學染色方法——補體法,是一種熒光抗體染色法。本法之熒光抗體不受免疫血清的動物種屬的限制,因而一種熒光抗體可作更廣泛的應用,敏感性亦較間接法高,效價低的免疫血清亦可應用,節省免疫血清,尤其是對檢查形態小的如立克氏體、病毒顆粒等或濃度較低的抗原物質時甚為理想。

     

    二、操作指南

     

    1、材料

     

    (1)免疫血清60℃滅活20min,用Kolmers鹽水作2倍稀釋成1:2,1:4,1:8……。補體用1:10稀釋的新鮮豚鼠血清,抗補體熒光抗體等,按下述的補體法染色。免疫血清補體結合的效價,如為1:32則免疫血清應作1:8稀釋。

     

    (2)補體用新鮮豚鼠血清一般作1:10稀釋或按補體結合反應試管法所測定的結果,按2單位的比例,用Kolmers鹽水稀釋備用。Kolmers鹽水配法:即在pH7.4、0.1mol/L的磷酸緩沖鹽水中,溶解MgSO4的含量為0.01%濃度。

     

    (3)抗補體熒光抗體:在免疫血清效價為1:4,補體為2單位的條件下,用補體染色法測定免疫豚鼠球蛋白熒光抗體的染色效價,然后按染色效價1:4的濃度用Kolmers鹽水稀釋備用。

     

    2、操作步驟

     

    (1)涂片或切片固定。

     

    (2)吸取經適當稀釋之免疫血清及補體之等量混合液(此時免疫血清及補體又都稀釋一倍)滴于切片上,37℃作用30min,置于保持一定濕度的染色盒內。

     

    (3)用緩沖鹽水洗2次,攪拌,每次5min,吸干標本周圍水液。

     

    (4)滴加經過適當稀釋之抗補體熒光抗體30min,37℃,水洗同(3)。

     

    (5)蒸餾水洗1min,緩沖甘油封固。

     

    3.對照染色

     

    (1)抗原對照。

     

    (2)抗血清對照:用正常兔血清代替免疫血清。

     

    (3)滅活補體對照:將補體經56℃ 30min處理后,按補體同樣比例稀釋,與免疫血清等量混合后,進行補體法染色。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