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6-10 13:18 原文鏈接: 實驗室安全防護之防止氣溶膠的擴散與吸入

    無論是哪一種微生物實驗室,只要操作感染性物質,氣溶膠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除了控制空氣傳播感染,還要防止氣溶膠擴散,這是控制空氣傳播感染的第二環節。在實驗室中,有多種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氣溶膠的擴散,例如“圍場操作”、“屏障隔開”、“有效攔截”、“定向氣流”、“空氣消毒”等,這些防護措施的綜合利用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

    (1)圍場操作:圍場操作是把感染性物質局限在一個盡可能小的空間(例如生物安全柜)內進行操作,使之不與人體直接接觸,并與開放之空氣隔離,避免人的暴露。實驗室也是圍場,是第二道防線,可起到“雙重保護”作用。圍場大小要適宜,以達到既保證安全又經濟合理的目的。目前,進行圍場操作的設施設備往往組合應用了機械、氣幕、負壓等多種防護原理。

    (2)屏障隔離:氣溶膠一旦產生并突破圍場,要靠各種屏障防止其擴散,因此也可以視為第二層圍場。例如,生物安全實驗室圍護結構及其緩沖室或通道,能防止氣溶膠進一步擴散,保護環境和公眾健康。例如,BSL-3實驗室核心區和半污染區之間的緩沖間則把操作感染性材料的核心區圍場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內。按國家標準《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l9489-2004)的要求,進出核心實驗室的緩沖間是必需的設置。這是因為:

    1)避免污染擴散,盡可能把污染限制在最小的范圍內;

    2)一旦室內出現正壓,工作人員可在緩沖室內換氣、凈化空氣、安全撤離;

    3)退出實驗室時可在其內換鞋、脫去外層衣服和手套、必要的消毒,避免內

    層衣服污染或污染其他房間。

    (3)定向氣流:對生物安全三級以上實驗室的要求是保持定向氣流。其要求包括:

    1)實驗室周圍的空氣應向實驗室內流動?以杜絕污染空氣向外擴散的可能,保證不危及公眾;

    2)在實驗室內部,清潔區的空氣應向操作區流動,保證沒有逆流,以減少工作人員暴露的機會;

    3)輕污染區的空氣應向污染嚴重的區域流動。

    以BSL-3實驗室為例,原則上半污染區與外界氣壓相比應為一20Pa,核心實驗室氣壓與半污染區相比也應為一20Pa,感染動物房和解剖室的氣壓應低于普通BSL-3實驗室核心區。

    (4)有效消毒滅菌:實驗室生物安全的各個環節都少不了消毒技術的應用,實驗室的消毒主要包括空氣、表面、儀器、廢物、廢水等的消毒滅菌。在應用中應注意根據生物因子的特性和消毒對象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并應注意環境條件對消毒效果的影響。凡此種種,都應在操作規程中有詳細規定。

    (5)有效攔截:是指生物安全實驗室內的空氣在排人大氣之前,必須通過高效粒子空氣(HEPA)過濾器過濾,將其中感染性顆粒阻攔在濾材上。這種方法簡單、有效、經濟實用。HEPA濾器的濾材是多層、網格交錯排列的,因此其攔截感染性氣溶膠顆粒的原理在于:

    1)過篩:直徑小于濾材網眼的顆粒可能通過,大于的被攔截;

    2)沉降:對于直徑0.3/zm以上的氣溶膠粒子作用較強。氣溶膠粒子直徑雖然小于網眼,由于粒子的重力和熱沉降或靜電沉降作用也可能被阻攔在濾材上;

    3)慣性撞擊:氣溶膠粒子直徑雖然小于網眼,由于粒子的慣性撞擊作用也可能阻攔在濾材上;

    4)粒子擴散:對于直徑小于o.1Um的氣溶膠粒子作用較強,氣溶膠粒子雖然小于網眼,由于粒子的擴散作用也可能被阻攔在濾材上。

    依照上述原理,最不容易濾除的粒子是0.1~0.3/zm的粒子。

    防止氣溶膠的吸入

    盡管采取了上述防止氣溶膠擴散的種種措施,但由于氣溶膠具有很強的擴散能力,還是不可避免地污染實驗室的空氣。所以,實驗室工作人員仍然需要進行個人防護,以防止氣溶膠吸人。


    相關文章

    溫度升高對氣相和氣溶膠相化學影響獲揭示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胡偉偉團隊針對當下世界主流商業化用于探究大氣二次生成的氧化流動管(potentialaerosolmass-oxidationflowreactor,PAM-OFR)......

    溫度升高對氣相和氣溶膠相化學影響獲揭示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胡偉偉團隊針對當下世界主流商業化用于探究大氣二次生成的氧化流動管(potentialaerosolmass-oxidationflowreactor,PAM-OFR)......

    研究揭示二次有機氣溶膠新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江凌和副研究員李剛團隊采用自主研制的基于大連相干光源的氣溶膠質譜實驗方法,研究了α-蒎烯與NOx和NH3的光氧化反應過程,揭示了二次有機氣溶膠(SOA)的形成機......

    科學家揭示大氣氣溶膠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機制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劉玲莉團隊通過在北京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開展了長期的野外研究,揭示了大氣氣溶膠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機制。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于《新植物學家》。工業及汽車尾氣排放、生物質......

    北京水溶性有機氣溶膠化學組成和光學性質的季節變化

    有機氣溶膠(OA)是大氣細顆粒物的主要組分,對空氣質量、輻射平衡和人體健康都具有重要影響。OA的組成和來源復雜,其中水溶性有機氣溶膠(WSOA)是影響OA理化性質的關鍵組分之一。然而目前國內外相關研究......

    235萬張家口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招標采購這類儀器

    一、項目基本情況項目編號:HBDHGY-2024015項目名稱:張家口市陸生動物疫病病原學監測區域中心項目預算金額:2350000最高限價(如有):一包:1500000.00;二包:850000.00......

    粉塵源區氣溶膠遠距離輸送影響關中冬季大氣

    關中平原一直是我國大氣顆粒物污染最為嚴重的區域之一。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氣溶膠理化過程及環境效應團隊于2020年在關中平原華山地區開展了大氣綜合觀測研究,同時收集了華山山腳和山頂大氣PM2.5和分......

    歐航局將發射地球云和氣溶膠探測衛星

    歐洲航天局2月1日在官網發布消息說,計劃于5月發射地球探測衛星EarthCARE,為研究地球大氣層內的云、氣溶膠和輻射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提供新線索。歐航局表示,這顆重約2噸的衛星將攜帶4套先進儀器,包......

    過程工程所提出“鼻內口罩”新策略

    氣溶膠是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的主要傳播方式。近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提出“鼻內口罩”的新策略并創新給藥劑型,在正電荷的溫敏型水凝膠內部嵌合表面高表達病毒受體的微米級囊泡,通過液態噴鼻給藥后,在鼻腔......

    全球大氣氣溶膠云降水觀測網絡啟動建設

    9月17日至19日,以“全球環境變化與遙感”為主題的首屆國際大氣環境遙感學會年會在武漢舉行。會議期間,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簡稱安光所)承辦“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