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虞先濬教授團隊取得了一項關于胰腺癌疾病進展模式的研究新成果。該研究發現在胰腺癌驅動基因SMAD4不同狀態下,細胞轉化生長因子TGFB1所誘導的自噬作用不同,進而影響胰腺癌的增殖及轉移能力。相關研究成果論文以“SMAD4基因狀態決定TGFB1誘導的自噬對胰腺癌疾病進展模式的影響”(TGFB1-induced autophagy affects the pattern of pancreatic cancer progression in distinct ways depending on SMAD4 status)為題,日前發表在國際著名自噬領域學術期刊《自噬》(Autophagy)上,影響因子達11.1分。
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非常高的消化系統腫瘤,而SMAD4則是胰腺癌最為主要的驅動基因之一,約有60%的胰腺癌患者存在SMAD4突變。既往已有研究證實SMAD4的基因狀態與胰腺癌的進展模式有關,然而具體機制并不清楚。相關研究表明,細胞轉化生長因子TGFB1作為SMAD4信號通路中重要的信號分子,參與介導腫瘤的多種惡性生物學行為。
虞先濬團隊從TGFB1入手,首次發現TGFB1參與誘導胰腺癌細胞內的自噬的發生,并且發現這一自噬的發生存在SMAD4依賴途徑和SMAD4非依賴途徑。研究顯示,在SMAD4陽性的胰腺癌細胞中,TGFB1誘導的自噬可以通過阻礙SMAD4入核,進而表現出促進腫瘤細胞增殖,抑制侵襲能力。與之相反,在SMAD4缺失的胰腺癌細胞中,TGFB1誘導的自噬通過調控MAPK/ERK通路的激活,發揮抑制增殖而促進侵襲的能力。
在后續研究中,虞先濬團隊在胰腺癌臨床組織樣本中發現并驗證TGFB1的表達與自噬指標LC3B呈正相關。而在SMAD4缺失的胰腺癌患者中,LC3B高表達人群往往有著較差的預后,進一步也證實了TGFB1誘導的自噬參與影響了胰腺癌的疾病進展模式。
圖為TGFB1在SMAD4陽性及陰性胰腺癌細胞中,通過誘導自噬對胰腺癌細胞增殖及侵襲能力的影響
該研究領銜專家虞先濬教授目前擔任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胰腺外科主任、上海市/復旦大學胰腺腫瘤研究所所長,腫瘤學和外科學雙學科博士生導師,其團隊長期致力于胰腺癌分子分型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在胰腺癌的外科綜合診療及胰腺腫瘤微環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具有創新意義和轉化價值的工作,提高了胰腺癌外科治療的安全性、根治性及有效性。近年來,虞先濬團隊發明胰腸吻合新方法、基于生物標志物實施個體化手術、提出上海復旦版胰腺癌分期系統,在《臨床腫瘤學雜志》(J Clin Oncol)、《外科學年鑒》(Ann Surg)等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30余篇,總影響因子達到550分,在世界胰腺癌診治領域發出了“中國好聲音”。
虞先濬教授表示,該研究有助于胰腺癌診治領域專家更好地理解胰腺癌的分子生物學特征,并為SMAD4缺失的胰腺癌患者治療策略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據了解,該研究得到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面上項目及上海科委“揚帆計劃”的資助。
旦大學 全球卒中研究領跑者、著名臨床神經科學家、世界卒中組織副主席克雷格·安德森(CraigAnderson)日前全職加入復旦大學,成為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類腦研究院)......
當大學對外開放校門,社會公眾的涌入會影響校內體驗嗎?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帖表示,暑期復旦大學校園迎來參觀、培訓高峰,在食堂就餐的校外人士太多,導致本校師生就餐困難。現場實際情況如何?7月18日中午......
超導體因巨大應用潛力備受關注尋找新型高溫超導體是科學界孜孜以求的目標Nature剛剛發布復旦最新成果又一新型高溫超導體被發現!復旦大學物理學系趙俊教授團隊利用高壓光學浮區技術成功生長了三層鎳氧化物La......
·“該發現不僅突破了傳統阿爾茨海默病診斷標志物的局限性,還顯著提高了診斷的準確度。此外,這些新發現的生物標志物不僅限于腦脊液研究,還可能在血液檢測中展現出同樣的診斷潛力。”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
胰腺癌(Pancreaticcancer)是一種高度侵襲性和致死性的惡性腫瘤,在所有癌癥類型中,它是癌癥相關死亡的第三大貢獻者。腫瘤細胞與腫瘤微環境(TME)之間的復雜關系影響著腫瘤的生長和對治療的抵......
復旦大學專家在圓錐角膜交聯原位供氧研究方面獲得突破。圓錐角膜相關研究概念圖。本文圖片均為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供圖7月5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獲悉,近日該院黃錦海、周行濤團隊......
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是育齡婦女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之一。近日,復旦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科學》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青蒿素能夠通過抑制卵巢中雄激素的合成,從根本上解決激素失衡問題,從而對多囊卵巢綜合......
抗日戰爭期間,“雪村突圍戰”是冀中八分區組建后歷時最長、規模最大、戰斗最激烈、損失最慘重的一戰,在戰斗中,政委和司令員雙雙陣亡,大批八路軍指戰員壯烈犧牲。時隔82年,大批犧牲者的遺骸在戰事發生地河北肅......
2024年6月14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湯其群教授團隊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科學)》上發表了題為:Artemisininsamelioratepolycysticovariansynd......
近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普外科孫備教授團隊與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馬平安研究員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可用于雙重抑制葡萄糖和谷氨酰胺攝取誘導胰腺癌細胞焦亡的納米藥物。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