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來,靶向腫瘤代謝異常成為抗腫瘤新藥研發領域備受關注的研究方向之一。當前,針對十余個代謝酶靶點的數十個小分子抑制劑正處在臨床前和臨床研究中。其中,靶向異檸檬酸脫氫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突變的抑制劑已經分別于2017年和2019年被美國FDA批準用于攜帶有IDH2和IDH1突變的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治療,代表了腫瘤代謝抑制劑的率先突破。然而,除IDH抑制劑外,大多數代謝酶抑制劑的治療獲益并不明確,在臨床前研究中抗腫瘤效果就差強人意。GLUT1、MCT1、LDHA、FASN等備受關注的代謝靶點,歷經多年的探索,尚無藥物在臨床研究中取得顯著突破。
腫瘤的代謝異質性(Metabolic heterogeneity)是造成上述困境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代謝異質性是指不同腫瘤或同一腫瘤組織內部的代謝特征的顯著差異,是腫瘤異質性的重要內容,主要受不同基因型或微環境的驅動所致。腫瘤代謝異質性廣泛存在;然而,大多數腫瘤代謝抑制劑在抗腫瘤研究時,缺乏敏感群體遴選依據,導致獲益甚微。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黃敏近年來致力于探索腫瘤代謝抑制劑研發,前期發現了一系列代謝酶抑制劑及相關的用藥方案。在代謝抑制劑研發的過程中,面對代謝抑制劑敏感群體不明的治療困境,提出了從臨床現有的分子分型入手,建立癌基因與代謝依賴性關系的研究策略。與廈門大學教授林樹海合作,團隊聚焦分子分型清晰的非小細胞肺癌,從受體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入手,綜合運用多種穩定同位素標記的代謝組學和轉錄組學技術,闡明了不同RTK驅動腫瘤的代謝依賴性及其轉錄調控的分子機制,系統證實了EGFR突變和FGFR擴增驅動腫瘤的代謝弱點。其中,EGFR突變腫瘤高度依賴絲氨酸合成通路,而FGFR擴增腫瘤依賴乳酸合成。研究還利用人源腫瘤組織來源移植瘤PDX模型,證實了EGFR突變和FGFR擴增作為絲氨酸代謝和乳酸合成抑制劑敏感標志物的可行性,為同類代謝抑制劑的個性化治療提供了重要信息,為代謝抑制劑敏感群體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上述工作于6月20日以Identification of metabolic vulnerabilities of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driven cancer 為題,發表于《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該研究得到科技部港澳臺科技國際合作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和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類)等的大力支持。
FGFR和EGFR驅動的代謝依賴性
輝瑞宣布,高選擇性JAK1抑制劑、創新口服小分子靶向藥希必可?(CIBINQO?,通用名稱:阿布昔替尼片)擴年齡新適應癥正式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用于治療12歲及以上青少年及成人......
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研究所FongChengPan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胰腺癌類器官平臺揭示一種針對突變型KRAS的特異性抑制劑。這一研究成果于2023年12月26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干細胞》......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越來越多地用于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目前評估ICIs治療的臨床試驗大多數針對的是肝功能Child-PughA級患者,然而臨床實踐中許多晚期HCC患者的肝功能為Child-PughB級,這導......
卵巢癌為婦科惡性腫瘤中十分兇險的癌種,被稱為“婦癌之王”。據《國家癌癥中心:2022年全國癌癥報告》顯示,我國每年新發卵巢癌患者5.7萬,發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中位居第3位,死亡率居首位。遺憾的......
9月25日,廣生堂(30.57+1.02%,診股)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福建廣生中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廣生中霖”)于2022年9月23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的關于口服小分子廣譜抗新型冠狀病毒......
9月22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正式批準PARP抑制劑利普卓(奧拉帕利片)新適應癥:奧拉帕利聯合貝伐珠單抗用于同源重組修復缺陷(HRD)陽性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成人患者,在一......
腺病毒(Ad)載體疫苗近些年頻繁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當中,是抗擊新冠肺炎的主力軍。其實,Ad疫苗的“業務范圍”很廣,它在腫瘤治療中同樣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此前已有研究證實,編碼腫瘤新生抗原的Ad載體疫苗......
8月28日,拜耳宣布啟動III期臨床OCEANIC項目,評估口服XIa因子(FXIa)抑制劑asundexian用于房顫患者和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高危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XI因子是血液中......
諾華(Novartis)近日宣布,歐盟委員會(EC)已批準靶向抗癌藥Tabrecta(capmatinib,卡馬替尼):該藥是一種口服、強效、選擇性MET激酶抑制劑,作為單藥療法,用于治療接受免疫治療......
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署(IARC)發布的2020年全球癌癥負擔數據,食管癌是世界年新增人數第8,年死亡人數第6的惡性腫瘤。而且,食管癌在中國尤為突出,全球每年新增和死亡的食管癌,均有超過一半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