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季風區是全球人口分布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季風的異常活動伴隨出現的洪澇和干旱事件對社會經濟發展有著重大影響。火山活動作為自然外強迫中的重要因子,能夠通過噴發產生硫酸鹽氣溶膠,減少到達地面的太陽短波輻射,產生冷卻作用,減弱全球水循環。因此理解火山爆發對全球季風降水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科學和社會意義。
前人研究基于模式模擬指出熱帶火山爆發會使季風區降水減少,季風環流減弱,并歸因于海陸熱力差異的減小。近年來也有研究發現不同緯度的火山爆發會通過影響環流對季風降水產生不同影響,但物理機制解釋仍存在不足。最近,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左萌與其導師周天軍、第二導師滿文敏,通過對多套長時間尺度的重建資料、高分辨率的觀測資料以及過去千年多成員氣候模式模擬結果的分析,指出不同緯度火山爆發會對全球季風降水產生不同的影響。具體來講,北(南)半球火山爆發后北(南)半球季風降水減少,南(北)半球季風降水增加。熱帶火山爆發后全球季風降水均減少。這一結果在重建、觀測和模擬中均有體現。進一步地,他們基于模式結果使用水汽收支和濕靜力能診斷方法對以上現象的機制進行了解釋。研究結果表明與環流變化相關的動力過程在降水響應中起著主導作用。北(南)半球火山爆發后北(南)半球季風區變干以及熱帶火山爆發后全球季風降水的減少是由于季風環流減弱造成的;南(北)半球火山爆發后北(南)半球季風區變濕是由半球間溫差變化引起的越赤道氣流增強導致的。此外,該研究還將分析延伸到極端降水變化上,選取了連續干燥指數和連續濕潤指數表征極端干濕變化。結果表明極端降水在空間分布上與平均降水類似,但在季風區響應更敏感。此外,地表徑流和凈初級生產力的變化在部分子季風區較降水變化更強,這表明除了平均態降水之外,火山爆發也會造成降水結構分布、水資源以及生態系統的顯著變化。
“這一工作的價值之一在于使用了多套重建資料全面揭示火山爆發后全球季風區的降水響應,并使用多集合成員模擬來研究火山強迫造成的氣候響應,有助于有效提取火山強迫信號而抑制內部變率的影響。此外,還使用物理診斷方法定量分析了決定降水響應的因子,這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緯度火山影響季風降水的不同物理過程。”該文第一作者左萌說。“這一工作揭示出不同緯度的火山爆發會通過不同的環流變化過程造成全球季風降水的不同響應,這對CMIP6的年代際氣候預測計劃(DCPP)、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中的注入硫酸鹽氣溶膠試驗具有重要參考意義,在以上試驗設計中應考慮不同緯度的火山氣溶膠強迫造成的不同氣候響應。”該文通訊作者周天軍最后強調。
上述成果近日發表在Journal of Climate。
三類火山爆發后全球季風區的干濕變化及物理機制的示意圖。(a) 北半球火山;(b) 熱帶火山;(c) 南半球火山
據日本氣象廳消息,日本九州地區鹿兒島縣的櫻島火山24日晚發生大規模噴發。日本氣象廳已發布最高級別警報,并要求周邊民眾緊急避險。日本氣象廳說,當地時間24日20時05分許,櫻島南岳山頂火山口發生噴發,受......
氣候是否與一個國家或社會的崩潰覆滅有系統的關聯?此類研究日益受到重視,但同時存在著爭議。擺在研究者面前的難題是,他們很難建立起突發、短期的氣候波動對社會崩潰的影響,因為氣候和社會變化的時間常常沒有得到......
全球干旱區占陸地面積的41%,全球38%以上的人口居住于此。作為對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最敏感的地區之一,理解干旱區對輻射強迫的響應具有重要科學和社會意義。前人研究集中于人為外強迫(如溫室氣體,人為氣溶膠......
全球季風區是全球人口分布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季風的異常活動伴隨出現的洪澇和干旱事件對社會經濟發展有著重大影響。火山活動作為自然外強迫中的重要因子,能夠通過噴發產生硫酸鹽氣溶膠,減少到達地面的太陽短波輻......
對于恐龍滅絕的原因,一種流行的理論認為是約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而美國《科學》雜志近日發布的兩項研究認為,小行星撞擊和大規模火山爆發共同導致了恐龍和其他中生代動物的滅絕。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
近日,霍金針對人類與地球的相依關系再次發出警告:人類在地球上生活的年限僅剩下100年。在未來的100年內,人類必須離開地球,到外太空尋找可能居住的星球,否則將面臨滅亡的命運。如果有朝一日人類終將離開地......
黃石公園火山口“這是美國的末日,這是人類的最后時刻!”面對黃石公園超級火山的爆發,一個叫查理的美國人在電影《2012》中瘋狂喊道。《2012》從美國黃石公園火山爆發開始,演繹了一場毀滅全球的浩劫。最近......
英國科學家對此計算機進行了模擬實驗,如果黃石公園的超級火山爆發,美國三分之二的土地將被巖漿吞沒,3到4天內大量的火山灰就會到達歐洲大陸。火山爆發方圓1000公里內90%的人都無法幸免于難。而火山灰飄蕩......
二氧化碳溶解在火山深處的巖漿中。隨著巖漿噴發,二氧化碳也隨之釋放。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日前一項分析顯示,人類平均每年釋放的二氧化碳實際超出火山噴發的135倍,也就是說,人類在不到3天的碳排放就抵得上全......
人們多年來都認為氣態懸浮物對環境有害。但美國最近公布研究稱,氣態懸浮物——微小的空中顆粒物——在過去十年里似乎減緩了全球升溫的腳步。氣態懸浮物有兩大來源:一是燃燒化石燃料等人為活動,二是火山爆發等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