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細胞的培養可用一般的培養液,如RPMI1640,DMEM培養基。小牛血清的濃度一般在10%~20%,細胞濃度以104~5×105/ml為宜,最大濃度不得超過106/ml。當細胞處于對數生長的中期時,可按1:3~1:10的比例傳代。每3~5天傳代一次。細胞在傳代過程中,部分細胞可能有返祖現象,應定期用8-氮鳥嘌呤進行處理,使生存的細胞對HAT呈均一的敏感性。
(2)飼養細胞:在組織培養中,單個或少數分散的細胞不易生長繁殖,若加入其它活細胞,則可促進這些細胞生長繁殖,所加入的這種細胞數被稱為飼養細胞。在制備McAb的過程中,許多環節 需要加飼養細胞,如在雜交瘤細胞篩選、克隆化和擴大培養過程中,加入飼養細胞是十分必要的。常用的飼養細胞有:小鼠腹腔巨噬細胞(較為常用)、小鼠脾臟細胞或胸腺細胞。也有人用小鼠成纖維細胞系3T3經放射線照射后作為飼養細胞。飼養細胞的量為一般為2×104或105細胞/孔。
2.細胞融合的步驟
(1)制備飼養細胞層:一般選用小鼠腹腔巨噬細胞。
與免疫小鼠相同品系的小鼠,常用BALB/C小鼠,6~10周齡
↓
拉頸 處死,浸泡在75%酒精內,3~5min
↓
用無菌剪刀剪開皮膚,暴露腹膜
↓
用無菌注射器注入5~6ml預冷的培養液(嚴禁刺破腸管)
↓
反復沖洗,吸出沖洗液
↓
沖洗液放入10ml離心管,1200rpm/分離5~6min
↓
用20%小牛血清(NCS)或胎牛血清(FCS)的培養液混懸,調整細胞數至1×105/ml
↓
加入96孔板,100μl/孔
↓
放入37。c CO2孵箱培養
(2)制備免疫脾細胞
最后一次加強免疫3天后小鼠拉頸處死
↓
無菌取脾臟,培養液洗 一次
↓
脾臟研碎,過不銹鋼篩網
↓
離心,細胞用培養液洗2次
↓
計數
↓
取108脾淋巴細胞懸液備用
(3)制備骨髓瘤細胞
取對數生長骨髓瘤細胞離心
↓
用無血清培養液洗2次
↓
計數,取得×107細胞備用
(4)融合
①將骨髓瘤細胞與脾細胞按1:10或1:5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在50ml離心管中用無血清不完全培養液洗1次,離心,1200rpm,8min;棄上清,用吸管吸凈殘留液體,以免影響聚乙二醇(PEG)濃度。輕輕彈擊離心管底,使細胞沉淀略松動。
②90s內加入37℃預溫的1ml 45%PEG(分子量4000)溶液,邊加邊輕微搖動。37℃水浴作用90s。
③加37。C預溫的不完全培養液以終止PEG作用,每隔2min分別加入1ml、2ml、3ml、4ml、5ml和6ml。
④離心,800rpm, 6min。
⑤充上清,用含20%小牛血清HAT選擇培養液重懸。
⑥將上述細胞,加到已有飼養細胞層的96孔板內,每孔加100μl。一般一個免疫脾臟可接種4塊96孔板。
⑦將培養板置37℃、5%CO2培養箱中培養。
(三)選擇雜交瘤細胞及抗體檢測
1.HAT選擇雜交瘤細胞 脾細胞和骨髓瘤細胞經PEG處理后,形成多種細胞的混合體,只有脾細胞與骨髓細胞形成的雜交瘤細胞才有意義。在HAT選擇培養液中培養時,由于骨髓瘤細胞缺乏胸苷激酶或次黃嘌呤鳥嘌呤核糖轉移酶,故不能生長繁殖,而雜交瘤細胞具有上述兩種酶,在HAT選擇培養液可以生長繁殖。
在用HAT選擇培養1~2天內,將有大量瘤細胞死亡,3~4天后瘤細胞消失,雜交細胞形成小集落,HAT選擇培養液維持7~10天后應換用HT培養液,再維持2周,改用一般培養液。在上述選擇培養期間,雜交瘤細胞布滿孔底1/10面積時,即可開始檢測特異性抗體,篩選出所需要的雜交瘤細胞系。在選擇培養期間,一般每2~3天換一半培養液。
2.抗體的檢測 檢測抗體的方法應根據抗原的性質、抗體的類型不同,選擇不同的篩選方法,一般以快速、簡便、特異、敏感的方法為原則。
常用的方法有:(1)放射免疫測定(RIA)可用于可溶性抗原、細胞McAb的檢測。(2)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可用于可溶性抗原、細胞和病毒等McAb的檢測。(3)免疫熒光試驗適合于細胞表面抗原的McAb的檢測。(4)其它如間接血凝試驗、細胞毒性試驗、旋轉粘附雙層吸附試驗等。
(四)雜交瘤的克隆化
雜交瘤克隆化一般是指將抗體陽性孔進行克隆化。因為經過HAT篩選后的雜交瘤克隆不能保證一個孔內只有一個克隆。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有數個甚至更多的克隆,可能包括抗體分泌細胞、抗體非分泌細胞、所需要的抗體(特異性抗體)分泌細胞和其它無關抗體的分泌細胞。要想將這些細胞彼此分開就需要克隆化。克隆化的原則是,對于檢測抗體陽性的雜交克隆盡早進行克隆化,否則抗體分泌的細胞會被抗體非分泌的細胞所抑制,因為抗體非分泌細胞的生長速度比抗體分泌的細胞生長速度快,二者競爭的結果會使抗體分泌的細胞丟失。即使克隆化過的雜交瘤細胞也需要定期的再克隆,以防止雜交瘤細胞的突變或染色體丟失,從而喪失產生抗體的能力。
克隆化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有限稀釋法和軟瓊脂平板法。
1.有限稀釋法克隆
(1)克隆前1天制備飼養細胞層(同細胞融合)。
2)將要克隆的雜交瘤細胞從培養孔內輕輕吹干,計數。
(3)調整細胞為3~10個細胞/ml。
(4)取頭天準備的飼養細胞層的細胞培養板,每孔加入稀釋細胞100μl。孵育于37℃、5%CO2孵箱中 。
(5)在第7天換液,以后每2~3天換液1次。
(6)8~9天可見 細胞克隆形成,及時檢測抗體活性。
(7)將陽性孔的細胞移至24孔板中擴大培養。
(8)每個克隆應盡快凍存。
2.軟瓊脂培養法克隆
(1)軟瓊脂的配制:含有20%NCS(小牛血清)的2倍濃縮的RPMI1640。
①1%瓊脂水溶液:高壓滅菌,42℃預熱。
②0.5%瓊脂:由1份1%瓊脂加1份含20%小牛血清的2倍濃縮的RPMI1640配制而成。置42℃保溫。
(2)用上述0.5%瓊脂液(含有飼養細胞)15ml傾注于直徑為9cm的平皿中,在室溫中待凝固后作為基底層備用。
(3)按100/ml,500/ml或5000/ml等濃度配制需克隆的細胞懸液。
(4)1ml 0.5%瓊脂液(42℃預熱)在室溫中分別與1ml不同濃度的細胞懸液相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