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49年美國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簡稱CAP)首先開始研究臨床實驗室室內質量控制(簡稱質控)問題,美國學者Levery和Jenning于1950年發表第一篇關于使用質控圖的實驗室室內質控,臨床檢驗實驗室的室內質控工作正式拉序幕。
到70年代,實驗室質量控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全面質量管理,推行Good Laboratory Parctice(簡稱GLP)。進入80年代末期,GLP的統一標準產生了,發展到"認證實驗室"管理階段。
全面質量管理的宗旨在于預防差錯的產生。質控圖的統計學質控的目的是檢出差錯。統計學的實驗室室內質控是全面質量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免疫質控室從1988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乙肝標志物檢驗的質量評價活動,一直采用這一套質量評價方法,并在實踐中不斷實踐、提高和完善,希望能找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行之有效的質量管理的道路。
英國 Whitehead 教授建議生化檢驗工作的質量控制分為4 個步驟:最佳條件的變異(OCV);常規條件的變異(RCV);病人結果的統計(SPR);室間質量控制(EQA)。前三個步驟即室內質量控制(IQC)。
在GLP 概念里QC 即指IQC,其定義為:由實驗室工作人員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驟,連續評價本室工作的可靠性,旨在監測和控制本室常規工作的精密度,提高批內批間樣本檢驗的一致性,以確定檢驗報告是否可靠或可否發出的一項工作。
免疫測定方法的靈敏度和特異性要比生化方法高得多,因此QC 手段不能照搬生化模式。分為定性和定量二個方面。
免疫測定方法的定性試驗質量控制
ELISA 定性試驗的臨床意義在于是否檢出病原體,與檢出量無關,因此QC 要保證試驗的靈敏度和特異性。生化的質控圖方法僅能觀察靈敏度而無法監控特異性。
建議使用臨界值血清界定法:將試劑盒所設的陰陽性對照作為內對照指示反應;另設臨界值、高值質控血清,正常人血清作為外對照,與標本同時檢測,臨界值S/C.O≥1,高值質控血清 S/C.O≥10,正常人血清A 值在0.05~0.07 之間。
陽性質控血清失控(臨界值為靈敏度,高值為"HOOK" 效應監控)應重做陰性標本;陰性對照失控應重做陽性標本。
以表格式記錄每塊板的外對照實驗結果,作為QC 資料存檔。
免疫測定方法的定量試驗質量控制
ELISA 定量試驗常見于腫瘤因子(如AFP,CEA,CA 系列),激素類,免疫球蛋白類,這些物質在體內有一定的量(正常范圍),超出這個量才呈病理情況,故需定量測定。定量試驗的質控方法可參考生化方式。
"即刻性"質控:在開始進行質控時,只需要有3 個質控血清測定值即可進行質控。當這組數據擴大到20 次有效值時就可以計算RCV 的X,s。方法:
(1)先將測定值從小到大排列,X1 最小,Xn 最大;
(2)計算X 和s;
(3)計算SI 上限值和下限值。
SI 上=(X 最小-X)/S, SI 下=(X 最大-X)/S
對照SI 表,檢查是否出控,
SI 上、下限≤規定值,在控;
SI 上或下限>規定值,失控。
蘇州宇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測生物)全自動單分子免疫分析儀AST-DxSMD現已進入醫療器械創新產品注冊申請程序。該儀器是國內首個進入醫療器械創新產品注冊申請程序的全自動單分子免疫分析儀,標......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數據,全球生產的食品中近25%被真菌毒素污染。我國大部分地區處于濕熱的氣候環境,農作物受真菌污染非常普遍和嚴重。真菌毒素(又稱霉菌毒素,Mycotoxin)是真菌的次生代......
3月6日,由廈門大學教授夏寧邵團隊和養生堂旗下廈門萬泰凱瑞公司聯合研制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抗體檢測試劑盒(化學發光微粒子免疫檢測法)”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審批,獲準上市。這是全......
2017年11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公布近期收到一份由于生物素干擾而導致肌鈣蛋白測定不準確引起患者死亡的報告,提醒臨床醫生及實驗室工作者:大劑量補充生物素(Biotin)可能會導致實驗室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