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公布164批次監督抽檢結果,涉及糧食加工品、乳制品、肉制品、酒類、水果制品、蔬菜制品、蛋制品、薯類及膨化食品、方便食品、飲料、罐頭、豆制品、糕點、淀粉及淀粉制品、調味品、蜂產品、餐飲食品(復用餐飲具)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18大類。其中不合格樣品9批次,合格樣品155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不合格樣品9批次,分別為:
1. 調味品1批次,大同市華林有限責任公司振華南街超市銷售的標稱由懷仁市綠草地餐飲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火鍋底料(清湯)中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檢出值0.34g/kg,標準規定≤0.05g/kg),生產日期2019年4月10日。檢驗機構為山西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2.肉制品1批次,沃爾瑪(山西)商業零售有限公司運城河東東街分店銷售的標稱由平遙縣佳味佳食品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豬蹄中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檢出值0.784g/kg,標準規定≤0.075g/kg)和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檢出值為10.5,標準規定≤1)超標,生產日期2019年4月9日。檢驗機構為山西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3.蜂產品1批次,運城市益生祥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由山西山屯農副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土蜂蜜中菌落總數超標(檢出值7.1×104CFU/g,標準規定≤1000CFU/g),生產日期2019年5月17日。檢驗機構為山西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4.罐頭1批次,大同市城區盛世陽光土特產超市銷售的標稱由廣靈縣天吉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畫眉驢肉中鎘(以Cd計)超標(檢出值0.3mg/kg,標準規定≤0.1mg/kg),生產日期2019年4月10日。檢驗機構為山西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5. 餐飲食品(復用餐飲具)4批次,抽自太原市迎澤區塞北玉羔羊牛羊肉桃南店使用的方形碗和橢圓盤檢出大腸菌群/50cm2; 抽自太原市迎澤區麥子面館使用的骨碟和湯碗檢出大腸菌群/50cm2,標準規定為不得檢出/50cm2。檢驗機構為山西省食品藥品檢驗所。
6.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批次,萬榮縣易家生活購物廣場銷售的標稱由山西晟浩糧油有限公司生產的精煉棉籽油中溶劑殘留量超標(檢出值339mg/kg,標準規定≤20mg/kg),生產日期2019年3月3日。檢驗機構為山西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合格155批次,具體為:
1.糧食加工品37批次,檢驗項目為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真菌毒素等8項指標。
2.乳制品8批次,檢驗項目為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真菌毒素等16項指標。
3.肉制品8批次,檢驗項目為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等15項指標。
4.酒類10批次,檢驗項目為理化指標、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真菌毒素等11項指標。
5.水果制品5批次,檢驗項目為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等16項指標。
6.蔬菜制品4批次,檢驗項目為檢驗項目為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等15項指標。
7.蛋制品5批次,檢驗項目為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等4項指標。
8.薯類及膨化食品8批次,檢驗項目為理化指標、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等8項指標。
9.方便食品2批次,檢驗項目為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真菌毒素、微生物指標等10項指標。
10.飲料9批次,檢驗項目為理化指標、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指標等21項指標。
11.罐頭1批次,檢驗項目為食品添加劑、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微生物指標等9項指標。
12.豆制品9批次,檢驗項目為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指標等10項指標。
13.糕點20批次,檢驗項目為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等23項指標。
14.淀粉及淀粉制品1批次,檢驗項目為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等3項指標。
15.蜂產品2批次,檢驗項目為理化指標、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獸藥殘留等13項指標。
16.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26批次,檢驗項目為理化指標、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等10項指標。
針對上述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我局已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督導相關市局及時進行核查處置,采取有效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風險,督促企業查找原因,消除隱患。消費者如果在市場上發現被通報的不合格食品,可撥打12315投訴舉報。
備注:
1.二氧化硫殘留量
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原料把關不嚴帶入,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了食品添加劑。二氧化硫殘留量過多,不僅能破壞維生素,還能使鈣形成不溶性物質,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
2.山梨酸及其鉀鹽
山梨酸是目前使用較普遍的防腐劑。山梨酸及其鉀鹽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肉制品和鮮肉的防腐上,它可以抑制病原體,阻止肉毒桿菌霉素和減少亞硝酸胺含量,延長肉制品的貯存期。如果食品中添加的山梨酸超標嚴重,消費者長期食用,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骨骼生長,危害腎、肝臟的健康。
3.防腐劑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
防腐劑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超標原因可能是生產工藝控制不嚴,防腐劑使用未嚴格按照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要求使用。
4.菌落總數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并非致病菌,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菌落總數超標可能由于原料、包材或生產加工過程受微生物污染,生產加工過程中工藝把關不嚴,人員、設備和環境的清洗消毒不到位,產品殺菌不徹底或在儲運過程中未能持續保持儲運條件等原因造成。
5.鎘(以Cd計)
鎘屬于重金屬污染物指標,主要是環境污染帶入原料的,說明生產企業對原料把關不嚴,使用了鎘含量超標的原料,也不排除從生產設備遷移入食品的可能。
6.溶劑殘留量
溶劑殘留常見于采用浸出法加工生產的食用植物油中,用壓榨工藝生產的食用植物油不允許使用抽提溶劑,所以壓榨工藝生產的食用植物油標準規定溶劑殘留量為不得檢出。不合格原因可能是企業生產過程違規對原料或棉餅使用了抽提溶劑,也可能是企業將壓榨油與浸出油混合銷售,虛假標示生產工藝等。
7. 大腸菌群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或餐飲具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復用餐飲具中檢出大腸菌群的原因可能由于產品的清洗、滅菌不徹底,或存放過程中污染等原因導致。
11月20日上午,市場監管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國家認監委主任蒲淳調研組一行深入永新光學,聚焦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開展實地調研。總局質量監督司司長王勝利、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顧文海、寧波市副市長李關定......
2024年8月25日—9月25日,市場監管總局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了“計量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優秀案例和典型案例征集活動。11月15日,市場監管總局網站公布了“計量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優秀案例和典型案......
10月24日,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知識產權局)與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優質品牌保護工作委員會在成都聯合舉辦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宣講專題活動。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知識產權局)黨組副書......
2024年6月10日-2024年6月24日,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持續開展餐飲食品安全大檢查工作,對海淀區32家餐飲門店進行了依法查處,查處情況通報如下:1、北京雅克哈爾餐飲有限公司招牌名稱:雅克哈爾經......
5月26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緊密合作,在新疆國際農機博覽會期間開展知識產權聯合執法檢查和普法工作。活動期間,執法人員向參展商和參觀人員普及商標、......
1月8日,由安徽省委依法治省辦、省司法廳、省法宣辦、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舉辦的安徽省2023年度“十大法治人物”“十大法治事件”評選揭曉。“安徽省牽頭建立長三角地區市場監管統一互認免罰制度”獲評安徽省2......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第二屆市場監管科研成果獎授獎的決定國市監科財發〔2023〕109號國家藥監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總局有關直屬單位: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總局各司局、各直屬單位:中國質量(成都)大會于2023年9月1至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成功舉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出席大會并......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消息,10月14日世界標準日到來之際,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圍繞“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和“數字時代的標準化”主題,發布一批國家標準,這批標準涉及提升生活品質、綠色宜居生活、數......
國家標準管理辦法(2022年9月9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59號公布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總則第一條 為了加強國家標準管理,規范國家標準制定、實施和監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