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8-01 16:29 原文鏈接: 腫瘤新輔助治療效果智能評估研究取得進展

      根據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絡(NCCN)和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最新腫瘤治療指南,手術之前的新輔助治療已成為直腸癌、乳腺癌等多種腫瘤的標準治療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患者通過新輔助治療可實現腫瘤降期,使不可手術患者達到手術條件,特別是可能達到病理學完全緩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pCR),從而可能避免手術。但目前只能通過術后病理對新輔助治療效果進行評估,既無法篩選pCR患者使其免于手術,又不能排除治療不敏感患者使其免于無效的治療。因此,亟需采用影像定量分析的方法,實現對新輔助治療效果的無創評估。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田捷團隊基于醫學影像大數據人工智能分析方法的多年積累,將腫瘤新輔助治療效果智能評估作為團隊重點攻關方向,與國內多家醫院合作,開展了一系列醫工交叉研究工作,在直腸癌、乳腺癌等腫瘤的新輔助治療效果評估上取得系列進展,相關工作發表于臨床腫瘤類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腫瘤影像類期刊Radiothearpy and Oncology、腫瘤外科類期刊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 等一系列腫瘤類國際學術期刊,獲得歐洲癌癥科學院院士等國際權威臨床專家的積極評價以及世界最大的臨床腫瘤學會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教育手冊的引用評價。

      近期,團隊與南方醫院主任醫師陳春林合作在局部晚期宮頸癌新輔助治療效果評估的多中心臨床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柳葉刀(Lancet)子刊EBioMedicine。

      宮頸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術前的新輔助治療能夠減少腫瘤體積,使無法切除的腫瘤具有可手術性,因此,新輔助治療加根治性子宮切除手術正在逐步成為替代同步放化療的治療策略。對于新輔助治療不敏感的患者而言,其接受了不必要的治療和可能產生的毒副反應,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因此,在新輔助治療前預測患者對治療的敏感性對于指導更佳的治療方案具有重大意義。

      該研究與南方醫院、鄭州大學第一、第二附屬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等8家醫院合作,收集了272例進行新輔助治療的局部晚期宮頸癌患者數據,包括多序列MRI(包含T1和T2序列)以及相應臨床資料。從影像中提取患者瘤內和瘤周的定量影像組學特征,在訓練集(由5家醫院組成)上建立了預測模型,并在測試集(由其他三家醫院組成)上進行模型驗證。結果顯示,結合T1、T2序列的瘤內和瘤周特征的預測模型優于單序列影像組合模型。

      該論文由來自貴州大學計算機學院碩士二年級訪問學生孫彩霞作為第一作者,田欣(南方醫院)、劉振宇(中科院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李維麗(南方醫院)為共同第一作者,田捷與南方醫院陳春林、劉萍、貴州大學教授王麗會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組成了一個典型的醫工交叉合作研究團隊,共同完成了相關研究工作。論文的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青促會等的資助。

    相關文章

    中國科學家Nature發文:智能核彈頭精準打擊腫瘤,革新癌癥放射性核素治療

    2024年6月6日,中國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劉志博(LiuZhibo)教授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在Nature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標題為“Covalenttargetedradioligandspoten......

    病由心生!心情影響癌癥免疫治療

    長期壓力大、心情不佳當然不利于健康。那么,壓力大是不是致癌因素,又和癌癥治療的療效有何關聯?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腫瘤中心、芙蓉實驗室教授吳芳科研團隊的一項研究,證實了情緒壓力(ED)與肺癌免疫治療效果密......

    仿生納米粒子,特異性干擾腫瘤代謝

    營養貪婪是腫瘤最顯著的特征之一。然而,營養剝奪產生的臨床益處有限。戈謝病是一種遺傳性代謝紊亂,細胞產生膽固醇-葡萄糖苷,膽固醇-葡萄糖苷在溶酶體中積累,導致細胞損傷。2024年5月13日,南京大學胡一......

    近90%患者腫瘤縮小!創新細胞療法2/3期試驗即將啟動

    今日,Immatics公司在其2024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上公布其在研T細胞受體T細胞(TCR-T)療法IMA203用以治療經治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最新數據。分析顯示,87%的患者實現腫瘤縮小,患者的......

    早篩新技術,可“透視”人體內早期腫瘤細胞

    上海交通大學合肥腫瘤早篩創新技術研究院(腫瘤早篩技術迎來新突破。今年4月,該院研究團隊關于“數字膠體增強拉曼光譜定量技術”的研究成果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上發布,將應用于腫瘤早篩,有望在合肥率......

    研究發現CARM高效再生技術可用于腫瘤治療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教授程濤、沈俊、王建祥團隊及中山大學醫學院教授李昕團隊合作圍繞“效率”和“藥效”,開發了人多能干細胞(hPSC)定向嵌合抗原受體巨噬細胞(C......

    研究提出適用中國人群腫瘤突變負荷檢測技術

    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信息管理與數字健康研究團隊與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提出了一種基于推薦思想的數據特征與檢測策略動態適配的腫瘤突變檢測方法。該方法基于元學習框架,根據測......

    醫療團隊最新發現可精準殺傷腫瘤細胞

    4月30日,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獲悉,該院肝腫瘤內科王鵬團隊注意到了一種通過基因改造后的新型藥物——溶瘤病毒。其能夠在腫瘤組織內選擇性復制,從而感染并殺傷腫瘤細胞或導致腫瘤細胞裂解,而對正常組織......

    荒唐!捏造113個數據NatNeurosci論文被認定數據造假

    腫瘤自主神經支配對腫瘤生長的影響尚不清楚。2019年7月8日,日本岡山大學AtsunoriKamiya作為通訊作者在NatureNeuroscience在線發表題為“Geneticmanipulati......

    瞄準高危實體腫瘤,全球首款多模態腫瘤治療系統開展臨床應用

    全球首款多模態腫瘤治療系統于2023年6月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截圖全球首款多模態腫瘤治療系統率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開展臨床應用,這一系統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工交叉團隊自主......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