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保證腫瘤電泳標本的拍攝質量,就拍攝的條件與方法進行討論。
關鍵詞:腫瘤;瓊脂糖凝膠電泳;標本攝影術;紫外光;紅濾色鏡;寬容度
中圖分類號:R73 - 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4 - 0242(2001) 06 - 0371 - 02
在醫學腫瘤科學實驗中, 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等一些科學實驗, 必須通過腫瘤電泳圖像來加以驗證和評定。實驗的最后結果一旦完成, 就應及時地用攝影的手段把它記錄下來。由于腫瘤電泳標本實驗結果顯現的時間有限, 來不及請專業攝影師的協助。因此實驗結果的拍攝任務, 大多由實驗人員親自操作。由于實驗室工作人員對攝影知識掌握的程度有別, 往往由于腫瘤電泳標本的拍攝失誤而造成整個實驗過程的失敗。為保證腫瘤電泳標本的拍攝質量, 避免因拍攝失誤而造成的損失, 我們對瓊脂糖凝膠腫瘤電泳標本拍攝的方法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討。
1 材料
拍攝腫瘤電泳標本應具備的設備有照像機、近攝接圈、翻拍架、電源穩壓器、紫外光燈箱、紅濾色鏡、快門線等。
1.1 照相機
照相機應具備超近距離拍攝的條件; 鏡頭要有較高的分辨力; 快門機構要有長時間曝光的B 門裝置, 并且要有能安裝快門線的螺孔。一般多使用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如果使用能夠雙倍伸長暗腔機構的相機則效果更佳。
1.2 近攝接圈
若使用單鏡頭反光照相機拍攝, 必須加用近攝接圈。只有加用近攝接圈, 拍攝時才能使腫瘤電泳標本占滿畫面。在使用近攝接圈時, 因增加了機身與鏡頭之間的距離, 照相機自動收縮光圈的機構失效。因此拍攝時應先放大光圈, 進行準確調焦,而后再將光圈調小到所需要的大小進行拍攝。
1.3 翻拍架
翻拍架的主要作用是固定照相機。在拍攝時, 因曝光時間較長, 照相機必須穩定在一定的位置上, 否則就無法得到清晰的影像。因拍攝時的物距很短, 使用翻拍架比使用三角架更為方便。
1.4 電源穩壓器
光源電壓的波動, 直接影響著光源的亮度穩定, 光源亮度的穩定又直接影響著拍攝時曝光值的精度。因此, 為保證腫瘤電泳標本拍攝時曝光的準確性, 最好使用一臺穩定光源電壓的電源穩壓器。在每次實驗結果的拍攝之前, 必須先核實穩壓電源輸出電壓的標準值。電壓如不在標準值上, 就應先進行調整,而后再進行拍攝。
1.5 紫外光燈箱
紫外光燈箱的作用是提供腫瘤電泳標本拍攝的紫外光源。因為瓊脂糖上所記錄的熒光標記條帶, 在通常可見光的透射下是看不到的, 只有受紫外光線的激發時, 熒光標記物在燈箱的暗環境下才能顯示出清晰明亮的橙紅色條帶。
1.6 紅濾色鏡
瓊脂糖上所記錄的腫瘤標本條帶, 只有在透射的紫外光下觀看才能獲得最佳的視覺效果。拍攝使用的全色膠片對藍、紫色光以及紫外光的反應較為敏感。使用紅濾色鏡的主要作用是使腫瘤標本條帶的橙紅色光更多地到達膠片感光面, 拉大腫瘤標本條帶與瓊脂糖表面的密度差, 使腫瘤標本的拍攝獲得良好的效果。
1.7 快門線
因標本拍攝曝光時間較長, 為了避免用手直接觸動相機的快門使相機受到震動,快門的開啟須用快門線來控制。
2 方法
操作時首先在相機的機身與鏡頭之間加上能使裝載腫瘤標本的瓊脂糖充滿取景畫面的近攝接圈, 鏡頭前要加裝上紅濾色鏡。裝好GB21O黑白膠卷, 再將照相機固定在翻拍架上。然后將紫外光燈箱的屏面向上, 平放在翻拍架的平臺上。再將腫瘤電泳的瓊脂糖凝膠平放在紫外光燈箱的屏面上。最后打開穩壓電源的開關,即可進行拍攝。從拍攝的照片我們可以看到, 膠片按比例記錄亮度范圍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最大密度部分已經很濃重了, 而瓊脂糖凝膠與燈箱屏面的交接線很容易辨別。腫瘤標本條帶部分的影調層次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損失, 高光部分的亮度也得到了良好的體現。我們使用上述方法拍攝的腫瘤耐藥基因MDR21 及其他DNA 瓊脂糖凝膠腫瘤電泳標本,可見曝光準確、反差適宜、影調層次豐富、銀鹽顆粒微細、標本條帶清晰。
3 討論
在拍攝腫瘤電泳標本的過程中, 一定要本著嚴謹科學的工作態度去操作。
3.1 照相機的定位要領
在固定相機與標本位置時, 要注意鏡頭主光軸與標本平面的垂直, 標本的中心要擺放在鏡頭主光軸的垂線上。否則將會產生以下兩種現象:
因拍攝時鏡頭的物距超近, 透視作用就必然明顯。鏡頭的主光軸與標本的中心如果不夠垂直, 將會造成因透視作用產生的變形現象。如果鏡頭的主光軸與標本的中心不夠垂直, 標本四周各點到鏡頭前節點的距離就不相等。這樣將會造成拍攝畫面的局部焦點不實。拍攝畫面的局部將會產生影像虛松現象。
3.2 光圈與快門的曝光組合
曝光時要兼顧到有足夠的景深清晰范圍和倒易律失效的問題: 因加近攝接圈拍攝體積很小的腫瘤標本, 鏡頭的物距相當小, 影像的景深范圍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為了保證拍攝影像有足夠的清晰度, 必須收縮一定的光圈級數來提高影像的影深范圍加近攝接圈拍攝, 因像距的增加, 到達感光面的通光量就必然下降; 作為光源的紫外光燈箱的亮度也有局限; 還必須收縮一定的光圈級數來提高影像的清晰度。由于以上多種因素的制約, 曝光的時間就必然要延長。如果曝光時間超過了倒易律的允許范圍, 拍攝畫面的影調層次將會受到損失,影像的反差也會發生變化。
因此, 既要保證影像的清晰度, 又要保證畫面的影調層次, 光圈與快門的組合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拍攝曝光時的光圈一般控制在F4 至F5.6 之間, 曝光時間采取B 門手工控制在2 秒左右(此曝光條件僅供參考) 。
3.3 曝光時值的控制
只有把曝光的時值控制準確, 膠片寬容度能按比例記錄亮度范圍的能力才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用手工控制快門的速度, 就有一個曝光時值的精度問題需要解決。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很簡單。用一個暗室定時鐘, 放在翻拍架的旁邊。曝光時用眼睛看著定時鐘的表盤,當快門撳動的同時,觀察表盤上秒針所走時值刻度來計時。采用這種方法控制曝光時值較為準確。我們經過多次重復曝光實驗, 膠片經過標準
的條件沖洗,沒有發現膠片密度有不一致的現象。
3.4 膠片的選用
拍攝時所用的膠片應選用感光度較高的全色膠片。因感光度高的膠片可提高曝光時快門速度、避免倒易律失效、保證畫面影調層次的顯現。全色膠片可保證標本條帶橙紅色光在膠片上的正確反應。我們使用GB210 樂凱黑白全色膠卷,拍攝效果均較滿意。
因腫瘤標本條帶是橙紅色的, 拍攝時鏡頭前還要加紅濾色鏡, 所以禁忌使用感色范圍狹窄的膠片(分色片、色盲片) 。因此類膠片對紅色光的反應遲鈍,或不反應。
3.5 膠片的沖洗
膠片的沖洗我們選用了D-76 微粒顯影液, 顯影藥溫20 ℃,顯影時間7 分鐘。在沖洗時盡量做到精確的定時定溫,以此來保證膠片沖洗質量的穩定。總之, 腫瘤電泳標本的拍攝質量, 直接影響到實驗研究的結果。為避免不可挽救的損失, 在拍攝時對每一環節的操作都要做到準確無誤, 才能為科學實驗提供高質量的腫瘤電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