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滇科技合作與對口幫扶,源遠流長。多年來,雙方高度重視滬滇科技合作與交流,多措并舉推動合作深入開展,關系日益密切,領域不斷拓寬,合作成效越來越顯著。云南省科技廳根據西部地區引才的劣勢,結合西部地區人才政策發揮優勢,主動爭取,采用“引進來”“走出去”滬滇合作機制,與上海方達成了多項合作協議,實施了一系列的科技合作項目,“赴上海培育一批本土人才、引進一批上海優秀干部和專家、落地一批滬滇科技合作項目”的“三個一批”工作取得實效,走出了一條“借力沿海優勢,補齊西部人才短板”的創新發展之路。
一、上海優勢逐漸融入云南人才和產業發展
1.搭建云南“種子站”,播撒科技富民苗。2001年4月,普洱上海科技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等一批引才平臺落成,相關機構及時成立。“中心”是上海市科委與云南省科技廳共同支持援建的滬滇科技合作項目,建設總投資采取上海幫扶,云南配套的模式。“中心”成立后,積極發揮職能職責,把與上海進行對口幫扶,開展滬滇科技合作與交流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2012年9月,在上海市技術交易所的支持下,在“中心”成立了多個創新驛站”中心立足云南,積極開展對外科技合作與輻射帶動工作。2013年8月,在老撾國家投資部批準,設立了駐外的上海科技服務站,這些機構為中方科技單位、企業與老方開展技術、經貿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提供了大量的服務。滬滇科技合作的種子已在云南、上海、國內其他地區乃至周邊國家生根發芽。
2.施好科技“幫扶肥”,引智招商促發展。20多年來,上海市對口幫扶普洱地區已累計投入大量資金,在帶來資金、項目、技術的同時,也給云南帶來了新觀念、新思路、新技術、新信息,為推動普洱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援助和智力支持。“引智”——人才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上海發揮人才培養優勢,切實做好為云南人才培養工作;“招商”——交流是互通有無的合作基礎。由上海市科委、云南省科技廳主辦的“滬滇科技交流活動”已經成為上海云南交流發展的重要交流支撐平臺,通過該平臺對接洽談,使上海方一大批科技項目落地云南并得到資金和技術支持;2018年4月,中科院上海藥物所、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上海市中醫藥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等生物醫藥專家,在云南舉辦了“滬滇科技合作--科技入滇”生物醫藥活動,上海市生物醫藥科技產業促進中心組織相關專家,在云南舉辦“滬滇科技合作--科技入滇”生物醫藥企業專題培訓活動,由上海方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復旦大學、國家中藥工程技術中心等相關領域專家參加此次專題培訓活動,普洱市生物醫藥大健康領域研發、生產、種植、加工等相單位60多人參加此次專題培訓活動。
3.加強技術推廣轉化“有機肥”,切實增強幫扶成效。滬滇科技合作開展立足于云南豐富的自然環境及生物醫藥資源,充分發揮上海雄厚的技術支持與資金優勢,植根于科技創新平臺的搭建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經過多年通力合作,生物醫藥及民族藥物研究、地道中藥材深加工及特色農副產業發展等方面得到了飛躍性發展。
2012年滬滇科技合作與交流機制,上海魔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云南進行水晶棉的引種試驗種植;墨江海王水產公司積極引進上海食品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學的技術,實施“羅非魚加工廢棄資源綜合利用和增值開發”項目;建立了麥康森院士專家工作站,2013年上海市農科院與云南共同實施的實施《云南大葉茶復合立體生態茶園建設》項目;2018年掛牌成立了上海藥物研究所岳建民院士工作站;2018年4月,中科院上海藥物所、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上海市中醫藥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等生物醫藥專家,在云南舉辦了“滬滇科技合作--科技入滇”生物醫藥普洱專場活動,成立了“上海市生物醫藥科技產業促進中心普洱分中心專家工作站”。
二、進一步深化并鞏固滬滇合作成效
上海是我國經濟、金融、商貿和航運中心,同時是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的重要交匯點,歷史發展的積淀和持續不斷的探索創新使上海的經濟與科技實力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當前,建設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歷史責任,當仁不讓地落實到上海的肩上。近年來,上海搶抓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大戰略機遇,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些成績,為云南的科技發展提供學習標桿。
隨著對口幫扶、東西部協作進一步加強,云南將抓緊機遇,搭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順風車”,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力爭滬滇科技合作取得新成果:加強對口幫扶地區與上海的合作交流。雙方圍繞已建立的雙方合作工作機制,定期不定期地專項開展科技交流活動,在項目、資金、技術、人才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同時與省政府辦公廳等部門滬滇工作整合,統一協調,共同做好幫扶和科技合作工作。充分利用上海的各種優勢資源,尤其是上海技術、人才優勢,加大對口幫扶力度。利用好專項科技項目,以點帶面,發揮科技支撐作用,帶動邊疆民族地區技術進步、成果轉化和產業發展。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充分云南這些年對外開展科技合作與交流工作的基礎,普洱上海科技服務中心等單位都有著與上海及東南亞、南亞合作的基礎,利用好我們與周邊國家建立的各種合作平臺,利用好在老撾、越南、柬埔寨等周邊國家建立的各種合作平臺,加大對東南亞、南亞科技合作與交流,配合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特別是在發揮上海通過云南走向東南亞、南亞過程中,嘗試建立“滬-滇-南亞東南亞”科技合作交流平臺。
關于擬認定2024年度福建省閩臺科技合作基地名單的公示根據《福建省科技創新平臺管理辦法》(閩科計〔2015〕42號)等文件精神,經推薦申報、形式審查、專家評審和我廳研究,現將擬認定的2024年度福建省......
浙江省科學技術廳關于2024年度浙江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擬認定名單的公示根據《浙江省國際科技合作載體體系建設方案》(浙科發外〔2022〕23號)有關要求,擬認定“生物基資源開發與利用浙江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關于發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國內科技合作領域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滬科指南〔2024〕42號各有關單位: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上海市建設......
關于2024年遼寧省國際科技合作計劃擬立項項目的公示根據《遼寧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遼寧省科學事業公益研究基金計劃項目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經有關單位申報、初審推薦、復審核查、專家論證和省科技廳黨......
為引進國(境)外優勢創新資源,支持江西省高校院所、企業等創新主體,共同開展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共建聯合實驗室等方面合作,解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問題,日前,江西省發布《關于組織2024年......
海南省科學技術廳關于2024年海南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認定項目形式審查結果的公示各有關單位:根據海南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的有關規定,現將2024年海南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認定項目形式審查結果予以公示。任何單......
關于2024年度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合作)項目擬立項名單的公示按照有關規定,現將2024年度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合作)擬立項項目通過省科技云平臺(http://cloud.kjt.shando......
關于征集與英國新能源領域科技合作需求的通知各設區市科技局、贛江新區管委會創發局、南昌高新區管委會,省直有關高校、科研院所,各有關單位:為積極引入國際優勢科技創新資源,助力我省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江西......
關于組織申報2024年度山東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的通知各市科技局,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省高水平開放暨高質量招商引資大會精神,加大對外開放合作和國際科技交流,集聚更多海外創新資源服務高質量發展,根......
2月6日,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京會晤德國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會長、歐洲議會前議長馬丁·舒爾茨(MartinSchulz)一行。雙方就加強中德及中歐科技合作等相關話題交流探討。萬鋼對舒爾茨一行來訪表示......